明代 :董纪
我亦西郊有草堂,超然与世欲相忘。兴来得句追陶谢,閒去抄书补汉唐。
东里花开时独往,南邻酒熟每先尝。浮生已是中年后,镜里何嫌鬓发苍。
会昌道中
梭头船子靸鞋轻,逆水上滩三日程。岸回时见虎狼迹,村远不闻鸡犬声。
人事往来何日定,世途登顿几时平。老怀莫为投荒怯,喜有青山绕县城。
与俞原肃
相别相逢二十年,吊生问死各凄然。交游零落无多在,乡里萧条不及前。
荒陇夜闻翁仲泣,废台今见牧儿眠。何须对此空惆怅,见在深杯且共传。
次韵答胡彦恭二首 其二
移家五见岁华阑,海上鸥盟渐觉寒。扼肉虎吭求食易,刮毛龟背物毡难。
樽犹有物吾何憾,甑未生尘妇莫叹。半百光阴驹过隙,试将日晷静中看。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三 忆武功兄
宗亲零落重期功,马首何时得向东。二十年来乡里变,半登鬼箓半称翁。
醉吟四首 其二
日月相代明,西没复东出。昨夜又今朝,四序常不失。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 其一
老骥志千里,蛰龙卧三冬。岁寒知后凋,惟彼柏与松。
所以古君子,韬光养疏慵。时来意气得,叱咤风云从。
开司十日无一人来讼者庭可罗雀书以自诮
十日官衙无讼听,南山相对坐如痴。却嫌事类不鸣雁,宁免人讥孙字碑。
未许公孙能吏事,且容何逊得吟诗。晚来偶纵墙东步,赖有梅花慰所思。
题画五首 其五
门外数株韦偃树,屋头一带巨然山。江南旧日经行处,多有人家似此间。
宋太祖雪夜幸赵普第
风雪开门夜甚寒,此来非但一尊欢。江南果是他家物,岂可容人卧侧鼾。
短歌行次韵俞仲基
君不见朱门空锁春
林泉民为张梦辰二首 其一
背山临水郭东村,竹里茅茨柳下门。种树得书添自注,煎茶知法代僧论。
襄阳何代无耆旧,横浦斯文有子孙。冠盖故家多覆坠,独因为庶至今存。
屏风画意二首 其二
一番雨过一番凉,红藕花开满屋香。四面阑干都傍水,倒看云影度天光。
胡鼎文草堂
别驾山居草作堂,胜如工部百花庄。鹤雏转顶丹砂渥,松木凝脂琥珀香。
月下敲门僧问字,雪中扫径客携浆。林泉足可容真隐,只恐声名自播扬。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九
别时容易见时难,芳草萋萋不忍看。况是春深无雁过,到家谁与寄平安。
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 其五
过雁无凭望欲迷,春波只隔五茸西。相思此夜何终极,月在青天水在溪。
春分日见雪
腊前为瑞竟无多,却向春深渎至和。病后不禁寒料峭,老来偏恶气乖讹。
山阴笑端作故事,江上画意在渔蓑。东君摸棱有如此,莺花寥落奈尔何。
樗散轩为戴彦文
椅桐可琴瑟,楩楠可梁栋。斧斤日相寻,出类先自送。
问之胡为尔,不幸材有用。膏以明受煎,象以齿唤痛。
我生本樗散,何必人器重。规矩既弗就,绳墨谅难中。
雨露极滋长,土力暗培壅。拥肿与拳曲,此意殆天纵。
其下根株连,其上枝叶蓊。风过鸣笙竽,月明舞虬凤。
商丘暨栎社,气势相伯仲。棼槐作奴视,庄椿等儿弄。
并移八千春,同一南柯梦。扫壁醉留题,掀髯对樗讽。
春闺曲
重门半掩梨花院,博山飞烟绕梁转。晓莺啼傍小窗来,只在柳梢看不见。
罗衣单薄恶春风,却要捲帘令燕通。春愁只能清臂玉,何时得消红守宫。
对花强拣花枝折,心事可向旁人说。
晚到豫章闻临江分司船已先过乃胡彦恭也
豫章城下水连空,豫章城头落日红。彭蠡渔歌来隐隐,临江使鹢去匆匆。
珠帘不见滕王阁,铁柱犹存许令宫。南浦西山只如此,古今怀抱几人同。
钱舜举捕鱼图
脱蓑挂船尾,鼓枻坐船头。得鱼既换酒,欸乃扬中流。
妻儿冒短篷,喜无风雨忧。日暮向何处,白鹭古时洲。
董纪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278篇诗文
屏风画意二首 其一
次韵东村舟中夜雨
小山丛竹四首 其三
打姑恶二首 其一
小山丛竹四首 其一
次韵沈文举为凤阳钱文规题画
附宽河书后寄周仲鼒父子二首 其二
凤鸟何不至
子猷访戴图为朱梅雪题壁
美人镜中影
盛叔彰山水
草堂杂兴十首 其二
次韵景辰出东郊之作
次韵俞原举致谢高都官惠锦熏笼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二
集句次韵俞东村四首 其四
閒情二首 其一
夜泊江上
闺思二首 其一
花朝徒步
登天马山
重阳有感
江南多荒山
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 其二
寒江渔者
赵文敏公画马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二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一 自述草堂之陋
集句次韵俞东村四首 其二
晚翠轩
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 其一
次韵张林泉兄弟倡和三首 其一
霸上军
集句次韵俞东村四首 其三
春山晓思图为佥宪林彦恭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三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一
次韵林泉留宿草堂感旧
顾定之墨竹二首 其二
双桂堂为俞伯刚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 其二
次韵答张林泉
集句次韵俞东村四首 其一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八
水竹清深为吕德机
打姑恶二首 其二
次韵俞仲基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六
来鸥亭为姚宗文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六
九月十四日上亲策试赐膳华盖殿西庑下以大行皇后丧设酒不荤
送临濠花仲敷归觐
怀静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