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纪
背山临水郭东村,竹里茅茨柳下门。种树得书添自注,煎茶知法代僧论。
襄阳何代无耆旧,横浦斯文有子孙。冠盖故家多覆坠,独因为庶至今存。
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 其二
摇落空山无茂林,仅馀松柏岁寒心。洛阳闻扫城中雪,只有袁安住处深。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 其四
自蒙人日题诗后,夜夜光辉照草堂。玉石琢磨方是器,芝兰熏染不闻香。
虚名只作寻常事,豪气何分上下床。但恐九霄孤鹗起,老夫拭目仰难望。
次韵答胡彦恭二首 其二
移家五见岁华阑,海上鸥盟渐觉寒。扼肉虎吭求食易,刮毛龟背物毡难。
樽犹有物吾何憾,甑未生尘妇莫叹。半百光阴驹过隙,试将日晷静中看。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别时容易见时难,莫作寻常客子看。二十年来逢一度,四千馀里到长安。
雪煮茶三首 其一
梅雪轩中雪煮茶,一时清致更无加。销金帐底羊羔酒,莫向陶家说党家。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五
别时容易见时难,渺渺春江送木兰。三叠阳关休唱尽,一声凄楚一心酸。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 其二
郊墟鸣吠接,邻曲往来通。好古襟期远,登高眼界空。
鹿肥茸嫩碧,鹤长顶深红。何以扶衰老,君臣药有功。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四 中秋对雨
今夜平分一半秋,可怜兄弟不同游。片云将雨非无意,天上姮娥亦为愁。
斜塘晚泊
路入斜塘日已昏,田家犬吠出篱根。老翁开户惊相问,何处船来夜识村。
子猷访戴图为朱梅雪题壁
清夜开门满山雪,梅云淡锁朦胧月。迸泉走突涧底冰,空谷应声如石裂。
此时此景天好奇,天发人趣人无知。自非子猷杀风景,剡溪寂寥徒尔为。
扁舟乘兴亦草草,兴尽何须见安道。当时不见故云高,若使见时无此好。
高轩素壁莹如练,乃有徐卿涂抹遍。千载山阴一笑端,髣髴于今画中见。
来鸥亭为姚宗文
泛渚眠沙各自如,忘机相对称幽居。意如亲笔惠崇画,迹似古文苍颉书。
春雨兰苕迎翡翠,夕阳葭菼伴舂锄。阑干角畔题诗处,眼界无多景有馀。
别侄董时雨二首 其一
与汝同来汝独归,丁宁语别寸心违。丹阳车子龙江舸,明日东西各自飞。
次韵陈敬德主簿题明心寺壁
秋风过客几华颠,只记曾留短簿船。清话可延僧有供,吾生未到我无缘。
窗间贝叶猿偷看,石上松花鹤衬眠。王播他年访遗迹,碧纱应护旧题篇。
惶恐滩夜泊
天下只闻巫峡险,谁知此处更堪愁。舟穿乱石堆中过,帆向荒山灯下收。
闪闪燐灯随魍魉,啾啾蓬颗聚鸺鹠。滩名惶恐非虚得,一夜令人白尽头。
十月十五日奉天殿早朝
蓬莱日映柘袍黄,宫扇低回翊御床。乐谱总传天上曲,炉烟不是世间香。
九重德意通蛮貊,一统根基轶汉唐。晚进小臣亲得睹,愧无才力赋长杨。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一
月在摄提格,天回甲子春。麻姑多寿算,几见海扬尘。
登天马山
左瞰风波右石湖,云间隐映见浮屠。江山入画今犹昔,岁月撺梭日又晡。
醉笔草书登雪候,征袍旧绣拂天吴。不堪临别多愁思,欸乃声中听鹧鸪。
閒居二首 其一
茂林修竹是吾庐,身已无官也自如。莳药种花筋力倦,北窗高枕教儿书。
渔隐为赖善卿
钓船随处可为生,二十馀年不到城。剩水残山原自在,清风明月有谁争。
元真解后留诗别,甫里寻常载酒迎。南往北来无定迹,恐人情熟渐知名。
芭蕉士女二首 其一
惜春情重减香肌,正及提孩学步时。莫道芭蕉通换叶,已无一笔旧题诗。
董纪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278篇诗文
昌德言小海楼上即席次韵答陆宅之先生并示晏如上人五首 其二
次韵俞仲基对雨二首 其二
醉吟四首 其二
凤鸟何不至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八
次韵沙允恭感怀二首 其一
答陆宅之
次韵林泉留宿草堂感旧
宋太祖雪夜幸赵普第
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 其一
天妃宫次韵王元吉
昌德言小海楼上即席次韵答陆宅之先生并示晏如上人五首 其一
九江道中二首 其二
贺张季自临濠还乡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四
怀季明大政二乡友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二 忆弟季明
题画五首 其三
打姑恶二首 其二
亲戚情话诗
次韵丁和仲
会昌道中
次韵俞仲基对雨二首 其一
次韵答胡彦恭二首 其一
何如野老住深诏二首 其二
次韵荅张拱辰判簿兼柬陆宗善
悼洛客兄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三
春分日见雪
赵文敏公画马
癸酉岁旦
得洛容兄递中报二十韵
钱舜举捕鱼图
小山丛竹四首 其四
次韵答俞季明
曹云西画
自述借俞原举韵
蜡月十日大雪有怀去年在会诸友时临清已死
昔人种树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二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二
沧江送别为吴友仁
送张通山赴杨氏西席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七
修竹芙蓉四首 其三
四时词 其三
芭蕉士女二首 其二
送费彦庄还西蜀
堪笑二首 其一
小山丛竹四首 其三
打姑恶二首 其一
效秦文仲绝句四首 其三
述怀寄张拱辰判簿二首 其一
閒居二首 其二
九月十四日上亲策试赐膳华盖殿西庑下以大行皇后丧设酒不荤
梦茂名兄二首 其一
闺思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