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纪
姑恶何恶怨未终,世人至今无此风。尔啼莫来近我屋,我姑不与尔姑同。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七
官机白苧裁将乐,时样乌纱学在京。当暑着来争道好,不劳挥扇也心清。
林泉民为张梦辰二首 其一
背山临水郭东村,竹里茅茨柳下门。种树得书添自注,煎茶知法代僧论。
襄阳何代无耆旧,横浦斯文有子孙。冠盖故家多覆坠,独因为庶至今存。
游山联句
皇帝十八年,立夏前二日。烟消雨开霁,天朗云献矞。
舞雩咏既罢,兰亭会方毕。农人将勤动,我辈俱暇隙。
良辰每难逢,乐事安可失。放舟中山寺,借榻半云室。
登临人匆匆,历览期一一。凤凰飞不去,干将对相屹。
仗此泉石缘,已我烟霞疾。评诗遇支遁,看画思摩诘。
茗瀹先春芽,香集远方物。空谷应群响,清风生两腋。
庖厨绝荤膻,杯盘示真率。锦棚脱稚子,火剂供崖蜜。
蔬品芥台辣,饼饀藤花馝。点筹督酒令,挑灯检书帙。
赌联弥明句,窘阁侯喜笔。墨枯草书滞,韵险奇语出。
谈禅石点头,促席月在膝。同行尽能作,兹游可无述。
天妃宫次韵王元吉
何年敕赐天妃号,宫阙岧峣入紫冥。龙女来朝多显异,鲛人作市暗闻腥。
黄姑渚阔天通海,丹凤楼高昼陨星。近得瑶池王母约,蓬莱有路到珠庭。
钱舜举捕鱼图
脱蓑挂船尾,鼓枻坐船头。得鱼既换酒,欸乃扬中流。
妻儿冒短篷,喜无风雨忧。日暮向何处,白鹭古时洲。
效秦文仲绝句四首 其一
文渊阁下随朝士,右顺门西待诏人。中使口传銮驾出,各将封事御前陈。
渡船老翁
送人北去又南来,路口垂杨眼见栽。自有此船摇此渡,几回到岸几回开。
送张通山赴杨氏西席
通山父老思仇览,绛帐诸生待马融。要见闾阎他日效,尽知邹鲁味时风。
南船美味来蚶蛤,东阁重茵累豹狨。讲道从容有馀暇,好题佳句寄征鸿。
顾定之墨竹二首 其二
种竹何必多,无则令人俗。萧萧一两竿,清风自然足。
雪煮茶三首 其三
梅雪轩中雪煮茶,无人知此淡生涯。肩舆迎送劳烦主,比似山阴兴不赊。
螳螂捕蝉歌
蜘蛛网破蜻蜓走,燕子穿花避鸦舅。幽人睡起静中观,更有蝉声在高柳。
螳螂捕蝉蝉未知,黄雀又拟螳螂后。儿童调黐欲黏雀,竿动雀惊儿缩手。
须臾螳螂亦引去,彼蝉蚩蚩得无咎。世间万事无不然,人或设机天却否。
莫将閒虑挂眉头,不如且进杯中酒。
怀高都官
凤鸟不鸣吾道微,拟逃名姓老岩扉。襄阳耆旧无多在,洛下衣冠已渐稀。
久望东山安石起,未闻辽海管宁归。马融何必为南郡,只合高堂坐绛帏。
题扇次韵姚比玉
甫里西来笠泽东,扁舟髣髴似龟蒙。旧时记得相逢处,恰与如今画里同。
次韵沈文举为凤阳钱文规题画
一自移家禹会村,十年不出草堂门。旧时桑梓今看尽,夜夜九山劳梦䰟。
短歌行次韵俞仲基
君不见朱门空锁春
画扇二首 其一
世态有古今,江山本无异。相逢俱隐沦,所问知何事。
日重光行
日重光,日日向西没,朝朝出东方。日重光,谁目尔名为太阳。
当时羿射十杀九,如何尔独箭不伤。日重光,浴乎咸池拂榑桑,周天不停照八荒。
人归长夜台,长夜一何长。日重光,混沌初分有盘古,尔今独在盘古亡。
日重光,东方天又明,夜台自冥冥。
晚翠轩
远山沐新雨,秀色如淀泼。红衔日半边,紫带烟一抹。
浮看衣欲染,浅讶眉初刷。彼美轩中人,相望眼开豁。
宿紫阳观次韵故人辛好礼题壁三首 其一
偶然来此问丹砂,坐听松风到日斜。满地白羊都化石,一声黄鹤又还家。
铁炉火暖煨山药,石鼎茶香试井花。壁上旧题皆过客,多留姓字后人嗟。
打姑恶二首 其二
董纪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278篇诗文
除夕立春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一
何如野老住深诏二首 其二
别侄董时雨二首 其一
宅之约余中秋过小海楼不克往
寒江渔者
赣州道中
与张鍊师共饭而双鹤来舞
凤鸟何不至
芦花舟为李孟起
怀季明大政二乡友
次韵张林泉兄弟倡和三首 其一
四时词 其二
次韵沙允恭感怀二首 其一
堪笑二首 其二
效秦文仲绝句四首 其三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八
次韵陈敬德主簿题明心寺壁
梦述圣德诗
友人续弦
十月十五日奉天殿早朝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五
四时词 其四
次韵张景辰别驾过俞建宁故居有感
沧江送别为吴友仁
堪笑二首 其一
子猷访戴图为朱梅雪题壁
次韵答胡彦恭二首 其一
与韦佥宪同登快阁
次韵俞原举致谢高都官惠锦熏笼
别侄董时雨二首 其二
醉吟四首 其二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十
修竹芙蓉四首 其三
效香奁体二首 其一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 其二
美人镜中影
立春日偶书
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 其二
次韵丁和仲
集句次韵俞东村四首 其四
昌德言小海楼上即席次韵答陆宅之先生并示晏如上人五首 其五
醉吟四首 其一
梦茂名兄二首 其一
草堂杂兴十首 其二
西郊晚晴
重登小孤山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六
游观音山简主僧大用并范彦华
书所见二首 其一
奉简陆宅之先生并晏如上人二首 其二
留别华亭尹蒋季和二首 其二
子猷访戴
东村隐居为长州赵伯善
柳下渔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