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纪
郊墟鸣吠接,邻曲往来通。好古襟期远,登高眼界空。
鹿肥茸嫩碧,鹤长顶深红。何以扶衰老,君臣药有功。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四 中秋对雨
今夜平分一半秋,可怜兄弟不同游。片云将雨非无意,天上姮娥亦为愁。
次韵答胡彦恭二首 其二
移家五见岁华阑,海上鸥盟渐觉寒。扼肉虎吭求食易,刮毛龟背物毡难。
樽犹有物吾何憾,甑未生尘妇莫叹。半百光阴驹过隙,试将日晷静中看。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一
月在摄提格,天回甲子春。麻姑多寿算,几见海扬尘。
怀季明大政二乡友
乡里衣冠日渐稀,故人又去着戎衣。塞翁得失皆前定,莫向如今怨昨非。
螳螂捕蝉歌
蜘蛛网破蜻蜓走,燕子穿花避鸦舅。幽人睡起静中观,更有蝉声在高柳。
螳螂捕蝉蝉未知,黄雀又拟螳螂后。儿童调黐欲黏雀,竿动雀惊儿缩手。
须臾螳螂亦引去,彼蝉蚩蚩得无咎。世间万事无不然,人或设机天却否。
莫将閒虑挂眉头,不如且进杯中酒。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二
蛮郎舌作南人语,蛮娘髻效北人梳。新官到任意未惬,禁得满山啼鹧鸪。
除夕立春
今岁将除夜,明年预立春。未能荣及物,但觉老催人。
漏滴时交子,星移月建寅。屠苏来次第,末后亦沾唇。
赠张孟经
长沙太守子孙贤,湖海知名四十年。虎卧杏林监受谷,龙窥丹鼎候烧铅。
胸中议论驱群惑,肘后方书得袐传。我有一生诗酒癖,如何到老不能痊。
顾定之墨竹二首 其二
种竹何必多,无则令人俗。萧萧一两竿,清风自然足。
寄顾典簿谨中
暮云离思隔江东,渭北春天树似篷。大药那能消鬓雪,好诗还可愈头风。
星移物换人何在,古往今来事不同。又是谁家楼上笛,夜深吹向月明中。
次韵答陆宅之兼柬郑有孚
西墅方黔突,东皋复结庐。藏修为上策,覆坠戒前车。
瓜地锄成町,苔矶坐或渔。种花须带土,断竹更开渠。
世俗高无比,林泉乐有馀。傲风凉幕捲,掩月夜窗虚。
故步花称独,清谈每起予。习池存彷佛,蜀道免崎岖。
不见令相忆,那堪叹索居。多烦谷口郑,道甫问何如。
书所见二首 其二
眉扫春山髻绾云,银条纱䙏藕丝裙。倚阑跛立娇无语,手托香腮酒半醺。
梦述圣德诗
祖述唐虞道统长,斯文未丧畏何匡。孺悲欲见尝辞疾,阳货先施亦瞰亡。
夷俟不容原壤踞,楚歌无奈接舆狂。春秋书法多深意,垂训将来示百王。
四时词 其二
象床翠拂潇湘水,碧纱如烟吹不起。珊瑚云枕七宝妆,玉山自倒冰壶里。
荷花鸂鶒银屏光,扇车风来薇露香。佳人雪手捲轻翠,荔枝压浆调蔗霜。
次韵答俞季明
万里题诗寄草堂,此情珍重可能忘。雁归塞北书难托,人到云南阴正忙。
临老光阴催我辈,封侯事业在戎行。流离尚出清新语,不改平生锦绣肠。
次韵俞仲基对雨二首 其一
田家信五行,甲子只祈晴。柱础俄先润,天瓢忽屡倾。
水声寒汨汨,云气白英英。缩手防揫敛,农人奈此情。
修竹芙蓉四首 其四
黄陵庙前湘水深,苍梧人去杳难寻。西风洒遍啼红泪,竹上斑斑恨至今。
天妃宫次韵王元吉
何年敕赐天妃号,宫阙岧峣入紫冥。龙女来朝多显异,鲛人作市暗闻腥。
黄姑渚阔天通海,丹凤楼高昼陨星。近得瑶池王母约,蓬莱有路到珠庭。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八
出焙好茶闽上有,带浆新荔浙西无。异乡美味都尝遍,只欠松江巨口鲈。
送临濠花仲敷归觐
蒲叶青青芦笋长,渡江游子驾楼航。不期去路成归路,却认他乡作故乡。
水涨淮河鱼正贱,花开野店酒初香。倚门望久清明近,急急还家到侍傍。
董纪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278篇诗文
昌德言小海楼上即席次韵答陆宅之先生并示晏如上人五首 其五
送钱文规回凤阳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二 忆弟季明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 其五
雪煮茶三首 其二
梦得洛容兄书
宿紫阳观次韵故人辛好礼题壁三首 其一
送李孟起贡士
斜塘晚泊
登天马山
四时词 其四
曹云西画
水竹清深为吕德机
春山晓思图为佥宪林彦恭
自述借俞原举韵
晚翠轩
答陆宅之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三 忆武功兄
墨菊二首 其二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 其四
梦茂名兄二首 其二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三
春闺曲
次韵沙允恭感怀二首 其一
十月十五日奉天殿早朝
宅之约余中秋过小海楼不克往
薄交行
庚午除夕风雨大作因思壬戌岁除在按察司官舍无异今夕瞬息之间已及 ...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五
渔隐为赖善卿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九
屏风画意二首 其一
次韵陆宅之雪中见示
江南多荒山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六
耕乐图为璜溪杨正茂
芭蕉士女二首 其二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与太常典簿顾谨中题画二首 其二
菊庄为陈孟宣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一
草堂杂兴十首 其九
閒情二首 其一
先君处士哀诗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七
墨菊二首 其一
蜡月十日大雪有怀去年在会诸友时临清已死
重登小孤山
正心斋为许仁民
短歌行次韵俞仲基
予与翁应吕同至赣州府是日各从本道予往雩都翁赴惠州作诗送之时十 ...
效香奁体二首 其二
怀静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