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声声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

声声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

清代 董以宁

琵琶峰下,云雨台边,似曾亲见瑶姬。缥缈氤氲,宛如荐枕当时。

只是先王曾幸,怎襄王、梦里重思。些个事,教针神代揣,欲绣襄疑。

莫问去来何意,更搴帱请御,整佩襄持。但问图中,一行绮语谁题。

好从色丝黄绢,想拈针、少女风姿。恰称得,犊车人、绝妙好辞。

诗人董以宁的古诗

醉春风•索履

清代 董以宁

莲瓣褪苔嫩。移过朱栏近。碎红纤绿点微尖,衬。衬。

衬。为惹春尘,绣来双雀,丝儿微褪。

好向萧郎讯。弓样休难认。香泥踏处记曾量,寸。寸。

寸。愿裹罗襟,携归绣院,教奴褪整。

百媚娘•弈棋

清代 董以宁

小院铜镮双扣。何事堪消残酒。漫拂玉纹楸局子,赌个今宵无偶。

半局便知郎欲覆。先逐康猧走。

若使白头相守。应是橘中仙叟。一緉态盈娘子袜,输与儿家着否。

输罢犹然第二手。好比吴兴柳。

御街行•画廊

清代 董以宁

画廊窗小蝉纱护。彷佛巫山云路。人来花下看模糊。

几把玉郎呼误。一回才是,临风鹤氅,真个花间度。

殢如朝雨浓如雾。多少情怀未诉。脱将锦臂与郎添,早虑归时多露。

一番欢爱,一番惆怅,两两频回顾。

芭蕉雨•本意

清代 董以宁

深锁绿天小院。奈心儿已是、如他捲。添得雨声厮乱。

试问与妾何干,将愁共判。

亸着肩儿一半。凭向曲栏畔。忆粉郎今夜、潇湘远。

还再问、可曾知,须把妾处移将,郎边种满。

夜行船•本意

清代 董以宁

青雀舟来新水泻。正怀人、嫦娥欲下。慧山浜里,黄埠墩前,游子最宜今夜。

邻舫蝉纱窗亚亚。风过处、微闻兰麝。又还听说,月华将近,多半倚栏看也。

沁园春•美人肩

清代 董以宁

此日鸦侵,当年丝覆,格韵偏赊。想向月凭时,削成软玉,将云护着,衬出明霞。

两两同随,双双并比,应羡风流是陆家。愁多处,似相思担尽,绕遍天涯。

每因午倦频加。便侧着、芙蓉自枕他。更昵语羞应,笑时微耸,慵情漫倚,亸处恒斜。

娇若难胜,瘦如欲脱,寒倩萧郎半袂遮。长相并,觉偎红拥翠,胜拍洪崖。

看花回•索琴

清代 董以宁

桐尾鱼纹响欲仙。金线频添。声声报入云空里,敢惊他、鸟醉花眠。

自从人去后,懒拨春纤。

故嗔小婢太痴颠。付与青烟。秦吏袋鱼须寄去,倩郎重整新弦。

归来相对拨,一曲红盐。

忆秦娥•鹦哥

清代 董以宁

猫来也。鹦哥唤道哥哥打。哥哥打。声声忏悔,摩诃般若。

美人怜惜愁偏惹。粉盂喂肉犀帘下。犀帘下。金笼半启,雪衣轻洒。

双调望江南•闺夜

清代 董以宁

和郎坐,閒话说东家。小鸭漫烧宫里饼,香涛滚泼雨前茶。

春去且由他。

和郎坐,妆卸玉簪斜。戏谱新诗题册叶,轻移小盏护灯花。

迟迟入帐纱。

画堂春•烹茶

清代 董以宁

落花风里绿烟轻。听来细细涛声。凭携方曲向茶铛。

蟹眼时烹。

洗处轻攒素笋,尝时小破朱樱。定瓷亲捧更盈盈。

仙掌初倾。

喜迁莺•江口有感和章无恤

清代 董以宁

回肠九折。正我问青天,君歌白雪。吞吐江潮,低徊画艇,分写吟笺几叶。

护说放怀依旧,不禁伤心畴昔。望处见,钟陵初造,将军孙策。

悲咽。君不见,吊古留题,拓遍金山壁。点缀烟涛,横吹芦荻,唤到弓腰初月。

还问千年寒照,曾见几朝兴灭。停舟处,有残山剩水,不堪评阅。

百媚娘•秘戏

清代 董以宁

雨滴桐花鸳甃。风约兰缸如豆。却怪神机枕畔盒,何物将人僝僽。

鱼锁沉沉传玉漏。香浸交红覆。

还把双星私咒。水誓兰期偏久。钗影钏文俱荡漾,光凝红酥欲透。

抱日痴云将做昼。姊妹应来候。

庆清朝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西施浣纱图

清代 董以宁

浪溅轻绡,烟浮素缕,若耶彷佛堪寻。溪畔浣纱人在,倚徙花阴。

秋波接春水,更临风、却似慢沉吟。还恐被、风吹欲湿,小束双襟。

绮窗内,绣床畔,念此时眉际,未有愁侵。只想苏台月晓,香径春深。

自与大夫别后,可曾重捧旧时心。多应向、水晶帘下,几度停针。

眼儿媚•江上鸳鸯

清代 董以宁

初春嫩绿染香溪。鸳鸯作阵飞。迷香曲处,双双三六,若个情痴。

新来怕见离愁事,镇日并头栖。韩朋冢下,窦家机上,不肯相依。

雨中花•幼小

清代 董以宁

幼小未将情字省。偶向着、养娘閒问。道有游郎,曾报香帕,不识他因怎。

见得养娘微一哂。却半晌、低头自忖。再记游郎,重看香帕,满面都红沁。

南乡子•舟次集唐

清代 董以宁

疏雨过春城。夹岸桃花锦浪生。复有楼台衔暮景,新晴。

树里南湖一片明。

噭噭夜猿鸣。野渡无人舟自横。蝴蝶梦中家万里,三更。

行尽江南数十程。

望梅•七

清代 董以宁

奴年两七。比陶家天天,李家七七。风情仙韵知难并,自思量可及,十分之七。

却似天孙、几望断、新秋初七。正閒看北斗,遥挂阑干,云边横七。

空有琴弦五七。更词名天六,歌名一七。奈唱回、残月晓风,难说与韦曲,才人柳七。

简点春风,已花信、今番六七。怕年华、都似顷刻,开花殷七。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十二 除夕

清代 董以宁

日月云除,除不得、心头怆恍。漫说道、两年此夕,痛魂相仿。

去岁荆棺犹得抚,如今已去归泉壤。悔芒鞋、垒土太匆匆,难相傍。

爆竹裂,家家响。岁酒熟,家家赏。只棘人此际,愁偕年长。

有季可持门户事,有儿堪主蒸尝飨。算此身、也是一閒人,随亲往。

点绛唇•江晚

清代 董以宁

去去江舟,烟中山色浑无据。落云迎屿。雁向潇湘去。

晚浦观渔,不辨渔人语。花如絮。月芦深处。那里汀头住。

偷声木兰花•修书

清代 董以宁

云母新笺香粉透。题来险韵多安顿。寄与郎家。好嘱宾鸿新付他。

钉封书样成蝴蝶。小篆模糊难认得。指染红云。缄记须看螺印纹。

董以宁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16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