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段成己
杨茂之志适轩 其一
坐笑行吟困即眠,心游随处莫非天。是中真意何人会,隐几蓬窗正嗒然。
书师岩卿蒲中八咏图后 其一
老大溪山入梦频,聊凭图画写情真。归欤不及身强健,山有英灵恐笑人。
临江仙 田间闲步偶成
木兰花 其二 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 ...
不才自合收身早。一座青山成潦倒。蒙头赢得日高眠,落叶满庭慵不埽。
杀人四海知多少。留住头皮贫亦好。年年种菊待花开,不道看花人渐老。
蒲州八咏 其三 舜殿薰风
烦暑人閒不可支,暂来陊殿独委蛇。南风一拂清如水,犹似当年解愠时。
大江东去 寄卫生袭之
再用杯字韵 其二
人閒声利任渠催,烈烛何尝发死灰。世态翻云悲易变,年华如水挽难回。
惊心旧曲空闻笛,点额新妆不见梅。百转枯肠思一溉,虚名方信不如杯。
蒲州八咏 其五 东林夜雨
烟雨濛濛古梵宫,院庭深悄若无僧。林梢一点荧荧碧,知是层楼供佛灯。
月上海棠 重九之会彦衡赋词侑觞,尊兄遁庵
朝中措 偶出见墙头杏花喜而赋之
无言脉脉怨春迟。一种可怜枝。最是难忘情处,墙头微露些儿。
十分细看,风流却在,一半开时。政要东风抬举,莫教吹破胭脂。
用韵答封张二子 其二
心如堕絮已沾泥,身似惊禽未得栖。壶
乐郎中萱草堂
共道传家以义方,长留春色在萱堂。静宜有寿何须祝,乐自无忧不待忘。
华萼先辉连二妙,琏琳照映列诸郎。要看靴笏床俱满,岁月灵椿未易量。
江城子 东园牡丹盛开二三子邀余饮花下酒酣即席赋之
水南名品几时栽。映池台。待谁开。应为诗人、著意巧安排。
调护正须宫样锦,遮丽日,障飞埃。
晓风吹绽瑞云堆。怨春回。要诗催。醉墨淋漓、随手洒琼瑰。
归去不妨簪一朵,人也道,看花来。
临江仙 其二 暮秋有感
转眼荣枯惊一梦,百年光景悠悠。浮生扰扰笑何楼。
试看双鬓上,衰飒不禁秋。
古往今来多少事,一时分付东流。五更枕上调清愁。
笛声何处起,明月蓼花洲。
临江仙·走遍人间无一事
鹧鸪天 其四 上巳日陪遁庵先生游青阳峡
三月寒潭未起雷。临流照影笑崔嵬。诗无好句颐难解,尊有芳醪手自开。
山下石,水边苔。春风来似不曾来。酒阑偶趁飞花去,路断前溪笑却回。
送冯资深归西山 其五
别离最苦暮年时,百感中来不易支。此去故园行乐处,诗成毋吝寄相思。
再用杯字韵 其一
绿发潜为白发催,赏心未遂壮心灰。已拌事业因循却,又放风光寂寞回。
春意等閒遗病木,晓寒特地妒芳梅。病来止酒人应笑,忍对良辰负此杯。
幽居奉借遁庵尊兄严韵呈隐之润之二英弟一粲 其三
小轩如斗静无埃,面向青山好处开。漫道幽人招不得,一尊今日为君来。
徽宗墨竹
野禽背立岁寒枝,想见当年落笔时。吮墨缀辞俱丧国,九泉笑杀李家儿。
段成己
段克己弟。两人同为(1230)。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181篇诗文
鹧鸪天 其一 上巳日陪遁庵先生游青阳峡
临江仙 继遁庵兄韵
秋日牡丹为友人赋病久无佳思姑作俳语三章以应命对觞一呼卢可也 ...
大江东去 赠答杨生彦衡
鹧鸪天·酒偿春笑二豪
乘兴杖屦山麓值梅始花裴回久之因折数枝置之几侧灯下漫浪成语简诸 ...
幽居奉借遁庵尊兄严韵呈隐之润之二英弟一粲 其一
五和 其二
吕氏用静斋
木兰花 其三 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 ...
木兰花 其一 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 ...
中秋之夕封生仲坚卫生行之携酒与诗见过各依韵以答 其二
寿梦庵张信夫
翌日二子见和复韵以答 其三
和答陈子京 其二
望月婆罗门引 其二
和杨彦衡见寄之作 其五
花木八咏 其三 荷叶露
跋三堂王自写真
幽怀用梦庵张丈韵 其一
临江仙 李山人寿
五月朏日书以自适 其一
月上海棠·老来还我扶犁手
再和 其山
满江红 偶睹春事阑珊,谨用遁庵登鹳雀楼韵
满江红 遁庵兄以闵菊乐府见示,三复之余,
雨后漫成 其一
送王载之
蝶恋花 卫生袭之生朝吾兄作歌词以寿之余独无言生执卮酒坚请不已 ...
漫书 其二
和杨彦衡见寄之作 其三
蒲州八咏 其一 蒲津晚渡
望月婆罗门引 清明后醉书于史氏之别墅二首 其一
和答陈子京 其一
鹧鸪天 其二 重九日敬用遁庵兄韵
鹧鸪天 重九日用遁庵兄韵
蒲州八咏 其八 玉官飞湍
鹧鸪天 再游青阳峡,奉和遁庵兄韵
梅花十咏 其七 浸
花木八咏 其四 葵花日
容安轩
张信夫梦庵 其四
鹧鸪天 其二 上巳日陪遁庵先生游青阳峡
南乡子 薛实臣生朝俱用薛氏实事
行香子 书舍偶成
鹧鸪天 其二 上巳日会饮卫生袭之家园
梅花十咏 其六 嗅
木兰花慢 元宵感旧
水调歌头 山中偶成用遁庵兄韵
赠呼延长原
兰氏晚节轩 其一
浪淘沙 惜花
清平乐 薛子余弄璋
苏氏承颜堂
用韵答封张二子 其三
花木八咏 其七 梅花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