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九七 许文正公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九七 许文正公

明代 孙承恩

尊闻行知,潜心圣道。岂惟堂基,巳及阃奥。司马笃实,伯子粹纯。

考亭之后,见子一人。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城居赠任海村

明代 孙承恩

我厌城中寓,出门即嚣尘。雅情难适散,矮屋莫舒伸。

昔自罹忧日,时当避难晨。虽求淳厚里,竟寡素心人。

择处违前训,安居欲近仁。德惟惭浅薄,化未浃比邻。

伏臈鲜酬与,深藏但袭珍。纷华非夙好,屠贾岂吾伦。

酒熟无朱共,诗成乏阮论。摧颓惟老子,风月伴閒身。

吾子差强意,冲襟雅任真。面交难许故,知契不嫌新。

江馆深秋色,金风吹白蘋。相望路无几,顾我莫嫌频。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二 狄梁公

明代 孙承恩

妖后乱唐,王祚欲绝。批龙扼虎,几蹈祸烈。拨乱反正,捧日再升。

社稷之功,孰能与争。

书扇赠刘生子仁三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我共君家日浮子,同醉当年杏苑春。期尔秋来攀桂后,明年还作探花人。

和沈凤峰閒居述怀四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端居茅屋日常閒,独看云霄倦鸟还。解组悔当迟数岁,移家恨不住深山。

诗哦大雅如承面,门拥清风只自关。不用长生羡蓬岛,神仙元只在人间。

题便面次顾东江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幽人结屋江之湄,占断清风无少时。何日扁舟成独造,为君重和考槃诗。

王母蟠桃图为中丞张明崖母夫人寿六首 其五

明代 孙承恩

宴喜堂中酒满觞,膝前沾洒湿宫裳。平倭伟绩全忠孝,我亦通家与有光。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十九 傅说

明代 孙承恩

道成傅岩,梦感帝赉。启沃数言,学术之大。辅德作圣,媲美烈祖。

庶几阿衡,亦踵其武。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其三 咏村居

明代 孙承恩

幽居自村落,僻远无市喧。禾黍依夕照,桑麻宿轻烟。

深巷荷锄归,儿女迎门豚。鸡豚入栖栅,牛羊下郊原。

邻父有好怀,时来话田园。食力寡心累,浊酒供年年。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六 包孝肃公

明代 孙承恩

面目棱棱,刚气烈烈。势力苞苴,莫我敢敚。严肃者政,苛刻匪心。

非汉法吏,乃古直臣。

园居漫兴 其二十八

明代 孙承恩

无事朝慵起,今朝步月中。呼儿抱瓮出,汲水灌花丛。

早春同友人閒行因过太清道院

明代 孙承恩

乘閒聊复作閒人,竹杖芒鞋趁早春。林下水边时纵步,绝胜都市踏红尘。

园居漫兴 其二十四

明代 孙承恩

启户凉风入,看云称稳眠。昼长人语静,高柳数声蝉。

题画册一十二首 其六

明代 孙承恩

罨画溪山似,扁舟出柳阴。水风浮淡爽,凉月照虚襟。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二六 裴晋公

明代 孙承恩

功在王室,名闻外夷。柱石三朝,系时安危。晚节优游,大雅明哲。

全德始终,永仰风烈。

题杂画册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春雨晚冥冥,烟梢洗更清。鲛人过淇澳,拾得凤凰翎。

留别友人吴春洲六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听雨篷窗夜不眠,焚香剪烛共谈玄。因君忽忆脩文者,回首当时一泫然。

钱塘

明代 孙承恩

钱塘名都会,山林多清妍。层城填华屋,巨栋相钩连。

歌吹日无虚,笙箫间丝弦。通逵接广陌,车骑何喧阗。

我来属清秋,况值升平年。游观邦人士,日醉湖堤边。

维兹盛官僚,地主多时贤。喜予斯文契,邂逅意亦虔。

名山古招提,扳游列芳筵。登临诚雅怀,王事靡敢愆。

万里方此始,心旌日悬悬。顾此简书畏,我行敢淹延。

题百鸟朝凤图

明代 孙承恩

吾闻羽虫三百六十凤为君,贵实以德不以文。天生神异冠众鸟,体统亦似明卑尊。

边生画鸟鸟真似,大小纤浓妙俱至。人间久不观凤凰,此图信美将无是。

但见威仪肃雍羽翩跹,蹈履矩度如折旋。体具众像明可识,凡羽固知难髣髴。

梧冈旭日初曈昽,乃有百鸟纷来集。孔鸾备文章,采色亦璀璨。

鸷鸟雄俊姿,特立伟顾盼。老鹤高亮鸥鹭清,鸿鹄远志雉介贞。

其馀种类总各异,含生毓气纷纵横。或趋而承,或拱而翊。

引脰戢羽无骄矜,俛仰宛如望颜色。吾闻上古有道凤出游,管领众鸟仪虞周。

寻常羽毛世不乏,欲睹此凤将何由。凤鸟不出世愈下,乃独令人看图画。

淮河舟中送乡人南还

明代 孙承恩

淮流渺渺水增波,迢递趋朝别思多。送尔南归还羡尔,丹阳郭里听吴歌。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四 野菊寒泉

明代 孙承恩

幽花照寒泉,秋光翠欲滴。扁舟彼何人,遥遥渡空碧。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