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招戏设席于吴门舟上晚泊虎丘

招戏设席于吴门舟上晚泊虎丘

明代 范景文

歌板初传酒渐催,金阊桥下放船开。香风低散飘罗袂,艳舞轻翻簇锦堆。

渔唱依林吹笛和,莲舟拂水送花来。当场已自销魂甚,莫近生公说法台。

诗人范景文的古诗

礼佛

明代 范景文

坐对寒冰冷热肠,试将消息问空王。翻经手浣蔷薇露,礼佛心澄菡萏香。

累少全家修净土,悟来立地得慈航。安禅容易难持戒,时向花前觅酒方。

和秋禊六首 其一

明代 范景文

春禊何如秋禊佳,高情远致自吾侪。会无常数馀閒日,坐有清流宜水涯。

旧谱翻成添韵事,新题吟去散诗牌。祓除此际知尤快,风淡无尘月不霾。

中秋和介孺韵时桂花未开 其一

明代 范景文

爱杀中秋好月光,竹边清切水边凉。西风吹向花栏过,错认兰香是桂香。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 其四

明代 范景文

神欲取其清,韵格欲取峭。譬如品美人,倾国不关貌。

竞艳抹浓脂,何似天然妙。此亦需解人,细与閒商较。

和北吴歌 其六

明代 范景文

秋水蒹葭绿雨敷,冷香亭外碧澄湖。画船泛月人争看,道是潇湘好画图。

署中有柳状颇类松予深有意焉因为赋之 其二

明代 范景文

亦自随风舞,却闻谡谡声。倩人传异貌,容我寄微情。

春老花飞少,堂深柏并清。萧然常格外,另结岁寒盟。

登雨花台作时偶闻警

明代 范景文

香台环旧刹,踏翠上逶迤。烟草六朝意,春风三月时。

城规开甸服,江线划天维。极目烟尘起,临高漫赋诗。

招戏设席于吴门舟上晚泊虎丘

明代 范景文

歌板初传酒渐催,金阊桥下放船开。香风低散飘罗袂,艳舞轻翻簇锦堆。

渔唱依林吹笛和,莲舟拂水送花来。当场已自销魂甚,莫近生公说法台。

味元堂

明代 范景文

留将何物伴元亭,瘦鹤聊存隐士形。傲骨相看延石丈,閒功好与注茶经。

莳花亦欲成经济,饵术兼能益性灵。道是卧游嫌多事,从教饰壁画空青。

偕华愚公齐越石吕介孺王见卿耿明甫刘敬仲蔡韫先集米仲诏古云山房 ...

明代 范景文

色色南宫肖,唯颠小不如。与秋同淡冷,对酒益清虚。

韵思图中写,微言谑里摅。犹嫌多事甚,商校古人书。

残荷

明代 范景文

雨馀风际费禁持,除却亭亭别有姿。偶忆佳人初睡起,销魂正在欲嫣时。

明孔山偈呈性甫

明代 范景文

怪哉明孔山,灵窦一线白。嵌空彻玲珑,巧似鬼工擘。

人言达摩师,此中曾面壁。眼光不转观,坼此通明石。

我来仔细参,此义了难索。使以眼观空,空将何所坼。

若空可坼时,空亦成滞迹。譬如苍苍天,烁日一轮赤。

谁为舒长眼,点破长空碧。今有看日人,晶华纷相迫。

为是眼射日,为是日所射。欲作如是观,益增万重逆。

腐儒谈道理,谈此曷容易。请君下一语,以之当笺释。

冬月辰叟有湖上之游归来贻予以诗依韵和之

明代 范景文

湖光妙正在秋冬,露尽冰文雪半封。载月停舟应自绝,分烟挂画定嫌重。

眉开远黛工能写,影浸寒梅巧作供。手把新诗清在眼,泠然容我梦相从。

题米家童

明代 范景文

生自吴趋来帝里,故宜北调变南腔。每当转处声偏慢,将到停时调入双。

坐有周郎应错顾,箫吹秦女亦须降。恐人仿此翻成套,轻板从今唱大江。

恭谒孝陵

明代 范景文

孝陵佳气郁葱笼,手辟鸿濛万国从。帝命开天非逐鹿,地因拱圣护蟠龙。

风雷久护存灵瑞,日月同华想圣容。拜罢小臣思作颂,大明丰芑此山钟。

戏赠同波上人

明代 范景文

云心已冷气如虹,坐听鸣泉说苦空。脱下袈裟调骏马,教人错认是支公。

过江抵维扬

明代 范景文

广陵涛起涨秋间,一棹乘潮夜抵关。行李累人因载水,邮符借得好看山。

江乡欲别仍回首,吴唾重听少破颜。惟有兰苕溪上月,领将一路伴人还。

和北吴歌 其五

明代 范景文

石马寒嘶卧古松,地老幽魂向此中。穷杀城南耕瘠土,年年冢畔哭秋风。

同汪未央王太初尝秋茶

明代 范景文

虚窗菊影印疏斜,拣得山泉共试茶。香外微涵岩洞韵,声中小验乳冰花。

水惟取活频看火,洗不嫌多净去沙。似带高秋清冽意,谁誇谷雨剪新芽。

寄李仁常

明代 范景文

李郎好情致,都不关山水。虽尔负才多,渊静无自喜。

两人称淡交,政此元味尔。许日不见时,辄欲生吝鄙。

况是别经年,中怀能已已。把酒读离骚,所思在兰芷。

范景文

范景文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1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