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 其一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 其一

明代 范景文

不是闻莺啭,那知入晚春。时因耽月闰,花作待年身。

扫雪云流树,踏青草作茵。游人拘故事,犹向武陵津。

诗人范景文的古诗

题米家童

明代 范景文

生自吴趋来帝里,故宜北调变南腔。每当转处声偏慢,将到停时调入双。

坐有周郎应错顾,箫吹秦女亦须降。恐人仿此翻成套,轻板从今唱大江。

王季木招饮济上高林堂

明代 范景文

风物何时最爽森,除将秋霁是春阴。客因同调成孤赏,地以高林畅远心。

梅影偏宜灯下取,竹香细向酒中寻。眼前未尽氛埃气,欲掬寒泉洗碧岑。

腊日郭伏生来自敬仲所留饮味元堂同王贞伯

明代 范景文

思对梅花发,重来得友声。人如彝鼎贵,语带水山清。

酒较泉逾澹,灯因雪倍明。听歌悬别赏,微处想诗情。

甲申殉难绝笔

明代 范景文

孤臣空洒泪,天步遂如斯。妖蚀三光暗,心盟九庙知。

翠华迷草路,淮水涨烟澌。故国千年恨,忠魂绕玉墀。

仲冬晦日仁常送迎春花至即邀共赏

明代 范景文

夕照流窗映薄纱,披风竹影妙欹斜。当寒故暖将为雪,未腊迎春谭放花。

雅节和谭敲响玉,清供佐酒剪芹芽。坐拈宗案重重扫,耳用闻香鼻味茶。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 其五

明代 范景文

意思虽幽冷,晴光到即知。前林申后约,明岁卜先期。

冻蕊香弥远,晚芳褪自迟。有辞催艳发,胜作落花诗。

赠米仲诏

明代 范景文

石气将人养,烟霞举体生。何须除绂冕,自不碍孤清。

胜迹矜游具,公閒付冶情。微嫌粘带处,画品并诗名。

秋夕偕仁常汎舟慧上人适至同饮候月

明代 范景文

秋游宜净侣,忽漫却逢僧。韵朗人堪画,言清齿漱冰。

月光从水起,酒力仗茶胜。懒醉通禅意,学参转葛藤。

陪祀长陵 其二

明代 范景文

松风一道泻寒泉,碧瓦鳞鳞白玉栏。一自路荒清跸后,廿年想杀老中官。

秋杪二日招诸友集静远堂分得门字时扈芷天游二上人新至

明代 范景文

共挹高秋色,茗杯远意存。囊云来古涧,绘雪艳耑门。

花影当风乱,歌丝入夜繁。禅参清醉里,听曲莫销魂。

登燕子矶

明代 范景文

天地从来峙此矶,惊涛欲撼石崔巍。长江自昔称天堑,一水于今壮帝畿。

云锁蛟螭澜自倒,山蟠龙虎脉相依。上流形势操全胜,隔岸休传羽檄飞。

辰叟圣符招同介孺看演牡丹亭传奇得三字 其二

明代 范景文

艳事幽情与冶谈,如斯称绝喜兼三。心知境幻终成剧,怕是魂销预戒眈。

听至关情还罢酒,时当隔岁亦传柑。梦残谁可资欢具,闹岁填街鼓正酣。

瓶花影与仲诏同赋 其三

明代 范景文

试参象外花,何若人中景。照壁宁非真,折枝仍作影。

谁云嗅有香,意在浓时冷。但当影子观,个中犹未领。

冬至留未央诸君小饮余时有亡友之痛未央亦久客思归故末及之

明代 范景文

病馀节序几相忘,坐到情生漫举觞。虽在醒中关醉趣,每临欢处动愁肠。

忧天自觉心逾短,测影谁知日渐长。梦苦劳人常畏睡,不分感旧与思乡。

赏新茶

明代 范景文

千钱市茗止争先,才过清明寄自燕。箬叶重封来马上,乳花细沸试铛前。

严亲只饮湖州水,座客还吟顾渚篇。为语兹非官橐物,山泉亦附估人船。

和北吴歌 其二十八

明代 范景文

红亭带柳板桥横,古道西郊送客行。谩道征轮怜下国,彤云咫尺望神京。

招徐辰叟何圣符李仁常饮邸中和韵

明代 范景文

文字虽清事,酒间并可删。时偏宜冷夜,人半似秋山。

防醉茶居胜,矜奇画自悭。欲行君且住,留与月同还。

月夜闻笛

明代 范景文

月白江空露下时,谁家笛傍晚风吹。情深可奈消无酒,景好惟须对以诗。

欲谱新词三弄里,那堪苦调几声悲。将眠又起呼舟子,船过山阳且莫迟。

署中有柳状颇类松予深有意焉因为赋之 其二

明代 范景文

亦自随风舞,却闻谡谡声。倩人传异貌,容我寄微情。

春老花飞少,堂深柏并清。萧然常格外,另结岁寒盟。

过泉林得灵字 其三

明代 范景文

风閒夜静几曾停,百道珍珠泻玉瓶。溅去潭光铺软碧,招来山色答空青。

遥闻互答添松韵,细问深源注水经。妄意飞来峰点缀,一缄书报与山灵。

范景文

范景文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1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