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范景文
廿载流光叹掷梭,乘春无意复相过。清阴不改留孙竹,老树曾经随女萝。
劫历刹随陵谷易,境幽香杂雨烟和。坐来试證无言谛,止水何须问定波。
和北吴歌 其五
石马寒嘶卧古松,地老幽魂向此中。穷杀城南耕瘠土,年年冢畔哭秋风。
恭谒孝陵
孝陵佳气郁葱笼,手辟鸿濛万国从。帝命开天非逐鹿,地因拱圣护蟠龙。
风雷久护存灵瑞,日月同华想圣容。拜罢小臣思作颂,大明丰芑此山钟。
初柳
春情乍被柳相挑,尽费支持不自聊。作意将来令眼媚,关情偏可惹魂销。
瘦犹含态骄梅格,暖故拖寒带雪条。漫教疏黄与深绿,好风吹绽看来朝。
赠米仲诏
石气将人养,烟霞举体生。何须除绂冕,自不碍孤清。
胜迹矜游具,公閒付冶情。微嫌粘带处,画品并诗名。
和北吴歌 其十八
蓟北雪飞十月天,孤村云冻破炊烟。风酸路滑行人绝,犹见老僧驴背眠。
过江抵维扬
广陵涛起涨秋间,一棹乘潮夜抵关。行李累人因载水,邮符借得好看山。
江乡欲别仍回首,吴唾重听少破颜。惟有兰苕溪上月,领将一路伴人还。
和北吴歌 其八
春来多半是风沙,雨后新晴一抹霞。梨白桃红杨柳绿,蘋婆花似海棠花。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 其四
神欲取其清,韵格欲取峭。譬如品美人,倾国不关貌。
竞艳抹浓脂,何似天然妙。此亦需解人,细与閒商较。
与一门上人白云庵共话即用其韵
閒心与山意,秋际更相关。因雨增萧飒,有僧澹往还。
云留翻碍寂,鸟过总归閒。挥麈通顽石,无言并可删。
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 其三
朱楼一带郁嵯峨,阵阵香风榇绮罗。龙烛薰空喧不夜,天街到处月明多。
题陈幼白石浪阁 其四
不学乘桴游,却为鞭石计。凭虚招米颠,花浪沾清袂。
春暮看迎春花
春深方欲去,花始见迎春。避雪迟芳候,攀条怅美人。
分黄邀柳伴,惬赏得茶新。持此留将送,相怜意更真。
夏夜同李仲昌小坐阅邢子愿书
新晴夏夜亦萧森,杯酒寻常觉独深。花为殿春犹恋草,树当趁月上栖禽。
笔锋入处看偏正,诗案翻来辨古今。久坐一庭空似水,无言相对领元心。
春日同雪峤上人游瓦官寺
同未央坐绣研斋
冬足清人意,晴窗亦带寒。石灵香聚晕,研绣墨留残。
披画茶相赏,摘梅雪并餐。鉴凭诗格取,商定可能宽。
送卢德水漕使于京口
奕奕丰棱朗遹云,澄清颂更满江濆。霜飞铜墨骢堪避,疏绘流亡草莫焚。
齐鲁名咸宗泰岱,东南士尽仰河汾。明朝扬子仙帆渡,遥向三山挹紫芬。
赏新茶
千钱市茗止争先,才过清明寄自燕。箬叶重封来马上,乳花细沸试铛前。
严亲只饮湖州水,座客还吟顾渚篇。为语兹非官橐物,山泉亦附估人船。
乙卯十九首 其七
揾泪伤心走穷谷,稚子牵挽跌且仆。眼前饥死不能起,暂作生离委中麓。
闰中秋发自金陵
雨花台畔草茸茸,到处清妍到处浓。诗料携将云满袖,谈资贮得锦为胸。
人贪揽胜难言别,月好逢秋不厌重。明日偏宜江上去,推窗两岸看芙蓉。
登雨花台作时偶闻警
香台环旧刹,踏翠上逶迤。烟草六朝意,春风三月时。
城规开甸服,江线划天维。极目烟尘起,临高漫赋诗。
范景文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191篇诗文
和友人閒居之作
阅江
雪霁月夜同刘从之斋中尝茶
仲冬晦日仁常送迎春花至即邀共赏
和北吴歌 其二十八
送雪藏上人将还匡庐
蕉雨轩尝水
斋中瓶花吹落案间探韵得变字遂成二首 其二
和秋禊六首 其六
秋雨送琴客
送王子云归楚
客有询近状者书此以答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 其五
病来八越月矣起而口占
莲藕付庖人煮熟以进因戏成之
和秋禊六首 其三
山园将辟浚得一泉甚甘
舟行见荷花折插瓶中 其二
和秋禊六首 其四
丁巳再饥 其三
和秋禊六首 其二
王季木招饮济上高林堂
牡丹落几尽矣惟馀一枝垂垂不坠因而赋此
雪峤禅师见过留坐将还径山诗以留之
春日游仲茅爰园 其一
和北吴歌 其三
偕华愚公齐越石吕介孺王见卿耿明甫刘敬仲蔡韫先集米仲诏古云山房 ...
予与方书田相国同时被放舟次维扬饮文昌阁
朝天宫即冶城山
秋夕同王公兆邓未孩何赞否曹愚公小集
赋得月下看影
和北吴歌 其七
送杜开之都督镇浙
寿姜汉洲封君六帙双寿
七月十六日夜邀仁常暨诸子看月语次预衍中秋故末及之
和秋禊六首 其一
偶过王君绳山庄闻其庭中鹤唳
黄公让垣长以言事去国
招戏设席于吴门舟上晚泊虎丘
寿南少司农毕东郊老师
和北吴歌 其四
三月廿七日来道之将归会稽送之桑园别墅
初秋看水中新月 其三
魏仲雪过餐冰斋遇雨
独立大夫松
冬月辰叟有湖上之游归来贻予以诗依韵和之
和北吴歌 其二十五
张九山给谏言事被谪
乙卯除夜 其二
和秋禊六首 其五
生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