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临江仙 自题词卷

临江仙 自题词卷

清代 樊增祥

四五月间多雨,二三伏里尤凉。老来卧起竹方床。

瘦躯如鹤,无意近文鸯。

绮语任妨两庑,禅心何碍西厢。寓言什九爱蒙庄。

从他韩子,一例笑荒唐。

诗人樊增祥的古诗

双调望江南 九日归自青门

清代 樊增祥

重九节,缓辔过华清。菊径红坛肩酒吏,竹梆粉屉卖糕人。

风柳不胜情。

官已解,丝鬓尚风尘。泠口乍移茅店月,渭城初上饼家灯。

皂帽马前迎。

塞垣春 其一 长夏无聊,午睡梦见洗象,起闻黄鹂在柳上鸣,率成 ...

清代 樊增祥

净扫池边地。小雨过、斜阳至。调冰雪藕,洗桐浇竹,多少幽事。

甚无情、碧树新蝉起。侧耳处,琴声细。问冠緌、为何物,暑中真合抛弃。

潇洒北窗人,羲皇上、一种高致。梦到玉河阴,看香象争洗。

苦将人、好梦啼破,浑不解、柳边双莺意。笑谢夏畦客,乃公今倦矣。

虞美人 其六

清代 樊增祥

水仙六出梅花五。豆蔻香苞吐。六宫齐抱紫檀槽。约略朱弦拨动几多条。

盈盈碧玉瓜初破。八字添些个。韦娘双陆六双心。记得两场打罢到如今。

洞仙歌 其一 淇泉姬人归自吴中,君适有北山之役,赋此调之

清代 樊增祥

茱萸绣幰,载青腰玉女,重返鹣巢最深处。正薰炉烟润,一晌偎人,罗袖底、还带江南杏雨。

一年银浦隔,桃叶迎归,重咏白团扇中句。无赖是星轺,北望金城,偏杨柳、青青如许。

但乞取、珂骖早归来,莫忘了云屏,翠眉长聚。

金缕曲 咏八仙宫黄杨,邀湘绮同赋

清代 樊增祥

碧树成连理。记双虬、迎銮伏地,闰年庚子。高不一寻横十丈,展尽壶天彩翠。

刚援得、玉清宫例。太极昭阳留御墨,算杨家、不愧鹅黄字。

还胜似,八公桂。

城东旧是琴得地。二十年、霜柯不改,岁寒交契。树亦犹龙人不测,常见青牛紫气。

早相送、翠华归矣。纵使昆池灰尽黑,更前年、谁见蛟龙死。

人阅世,亦如此。

沁园春 其二 得梦华成都书却寄

清代 樊增祥

西望锦江,其上岿然,现芙蓉城。是当年诸葛,种桑之地,如今冯敬,衣绣而行。

秋思莼菰,老年姜桂,不屑人间画饼名。探花使,二十年春梦,梦断蓬瀛。

年时执手西京。道庾信文章老更成。看和我十联,书题金雁,让卿独步,稿匿红鹦。

朝士贞元,党人蜀洛,肯染髭须事后生。将来事,要夷吾支拄,莫泣新亭。

兰陵王 午诒赋此调寄宝生,奉同一首,后阕为薛四发也

清代 樊增祥

海天碧。春雨江南送客。离筵畔,红杏满枝,转盼新烟过寒食。

衡阳雁向北,不带湘人尺帛。春申浦,波嫩草香,犹认骄骢旧行迹。

高斋未寥寂,纵不见韦三,犹见秦七。碧桃花下黄藤席。

还睥睨当世,酌商千古,西窗残烛一剪蜜,替垂泪何益。

今夕是何夕。且近倚吴歌,遥和湘瑟,吹笙露下双鬟湿。

自薄倖归去,懒亲钗泽。明珠为泪,共夜雨,枕畔滴。

琵琶仙 春莫与子珍饮桐花下

清代 樊增祥

微月黄昏,又恰是、小院青桐如玉。门外芳草成烟,笼灯照香毂。

刚办得、生衣小扇,趁花底、茗香初熟。镜里铅颦,襟边碧唾,前梦应续。

玉阶畔、多少芳心,有一抹朱弦破幽独。都把明妃清怨,付春风一曲。

看满眼、花光做泪,甚杜郎、旧鬓犹绿。惟仗祓恨清樽,照妆银烛。

破阵子 其一 小园花树茂密,欣然有作

清代 樊增祥

欲买松风无价,细参茶理如禅。欠水欠山官阁地,难雨难云小暑天。

北窗当昼眠。

种竹无非君子,灌花多是清泉。培养桂丛丁卯后,开阖莲花子午间。

园丁无日闲。

金缕曲 其一 和石甫咏七娘子

清代 樊增祥

君问心中事。祇瑶池、玲珑碧藕,与侬相似。上到层层金塔顶,天女才堪位置。

闺秀有、竹林风致。合与天孙同日嫁,见乐安、公主还呼妹。

形顾影,一十四。

崔依枚发陈王启。千万言、花交绣错,是儿名字。一砚樱桃香雨嫩,直润琴弦到底。

和鸂

虞美人 其八

清代 樊增祥

锦鳞六六瑶函寄。留取三分二。直须看到楝花开。分付花神十二要重来。

春光九十娇无那。分配难停妥。去年百二十韶华。恰好东风五日一催花。

菩萨鬘 其四

清代 樊增祥

如今依旧秦淮碧。媚香楼上无人迹。燕子说南朝。夕阳朱雀桥。

孔家歌板脆。都是铜仙泪。又似福王时。桃花知未知。

月华风 题余秋室画《晚香玉》便面,为南海叶南雪前辈赋

清代 樊增祥

轻粉钩花,明金簇蕊,九华谁写宫扇。钿朵幽丛,露甃几番曾见。

月上时、玉鬓新扶,风动处、罗帷香满。轻展。看湘筠几摺。

瑶华一面。

老辈风流未远。更密字银钩,和歌风婉。一段秋心,诉与蛩悽蝶泫。

料有人、明玉窗前,暗回忆、素馨斜畔。香暖。记珠江画舸,燕钗敲晚。

洞仙歌 咏栀子

清代 樊增祥

罗衣出浴,傍蕉天苔地。蓦见琪花映雕砌。喜枝枝、缀雪院院闻香,刚五月,新绿池亭晚霁。

娟娟新月上,淡画眉痕,争道素娥比花媚。偷置枕函边,翠被浓薰,休更数亭兰茉莉。

算之子、同心最关人,称缟袂三娘,晚妆簪髻。

金缕曲 其六

清代 樊增祥

一晌檐花暝。界朱廊、轻虹两道,雁行严整。七宝楼台谁嵌砌,雅称红薇画省。

与玉槛、瑶轩同凭。漫说梧桐长短事,视鹤高、松矮皆平等。

庭草绿,鸟声静。

云屏十二遥相并。倩谁传、红情曲折,玉箫吹冷。不许百花弹压汝,只恐花心未肯。

便风雨、漂摇何损。合与芳梅同写照,看水边、月下横斜影。

闲倚玉,玩清景。

罥马索 其二

清代 樊增祥

人言灞水清如剑。离肠总到桥边灵。柳弱不胜蝉。夕阳青可怜。

霸城门外路。那是灵和树。残月晓风时。微寒马上知。

女冠子 其二

清代 樊增祥

薰香傅粉,匀染十分齐整,楼屏帷。莲子杯行酒,桃花纸写诗。

鬓松临水见,柳嫩上楼知。一握丁香核,欲谁贻。

菩萨鬘 其一 梁髯属题叶南雪所摹李香君小像

清代 樊增祥

桃花扇点桃花雪。桃花命度桃花劫。斜倚小桃柯。微霞生脸波。

身非根与叶。心是缃桃核。谁是核中仁。金梁桥畔人。

临江仙 伯熙答诗有“盆梅已落菊花来”之句,再拈此词

清代 樊增祥

人寿花红冬月半,寒香岁晚长留。相邀陶令过罗浮。

水边篱下,彼此识累州。

高士累朝应合传,海宁新句重搜。一年佳日并春秋。

野王二老,瓶拂足风流。

齐天乐 己卯春初寄子珍都门

清代 樊增祥

雕轮试碾瀛洲路,萋萋又生芳草。锦树垂灯,冰河试艇,约略春回琼岛。

花砖步早。看袖拂宫黄,御烟微袅。苑柳依依,认人犹是旧时貌。

离人江上望极,倩青禽寄与,芳绪多少。解玉烟皋,传梅水驿,别是新来怀抱。

风情渐老。自小别吴江,便疏歌笑。回首瑶京,碧天云缥缈。

樊增祥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33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