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金缕曲 其六

金缕曲 其六

清代 樊增祥

一晌檐花暝。界朱廊、轻虹两道,雁行严整。七宝楼台谁嵌砌,雅称红薇画省。

与玉槛、瑶轩同凭。漫说梧桐长短事,视鹤高、松矮皆平等。

庭草绿,鸟声静。

云屏十二遥相并。倩谁传、红情曲折,玉箫吹冷。不许百花弹压汝,只恐花心未肯。

便风雨、漂摇何损。合与芳梅同写照,看水边、月下横斜影。

闲倚玉,玩清景。

诗人樊增祥的古诗

念奴娇 用前韵自题六十一岁小像二首 其二

清代 樊增祥

此翁六一,是追陪洛下,耆英时节。少与浮荣多与健,马上飞腾休怯。

如意天花,官袍芳草,全与人殊别。樊南遗事,西都士女能说。

应笑老去韦郎,玉箫安在,长忆人如月。本领何关歌曲事,宛转渭城三叠。

一范临关,百坡照颍,朝士都心折。清朝看镜,一痕霜在吴发。

临江仙慢 第二体

清代 樊增祥

巷陌太平鼓,千门爆竹,并作春声。少年事、朱楼系马弹筝。

新正。有金船酒,银桥月、气象承平。逢人日,看定王红萼,别有风情。

香清。韦郎昼寝,一晌茶熟诗成。好栽培芳树,待燕停莺。

飞觥。对昆池水,南山雪、老眼常明。江南路,又杏花春雨,迎接先生。

虞美人 其九 回文

清代 樊增祥

窗红倚睡春人美。见梦双蛛喜。镜菱来照皱罗衣。久坐绣帘风飏小花飞。

飞花小飏风帘绣。坐久衣罗绉。照来菱镜喜蛛双。梦见美人春睡倚红窗。

踏莎行 其一 代石甫寄琴客

清代 樊增祥

舞袖双回,歌珠一串。瑶台月下时相见。惺忪言语已魂销,更禁一再秋波转。

万口同夸,千人争看。几曾独对桃花面。近来心事冷如簧,时时欲就朱唇暖。

齐天乐 己卯春初寄子珍都门

清代 樊增祥

雕轮试碾瀛洲路,萋萋又生芳草。锦树垂灯,冰河试艇,约略春回琼岛。

花砖步早。看袖拂宫黄,御烟微袅。苑柳依依,认人犹是旧时貌。

离人江上望极,倩青禽寄与,芳绪多少。解玉烟皋,传梅水驿,别是新来怀抱。

风情渐老。自小别吴江,便疏歌笑。回首瑶京,碧天云缥缈。

忆秦娥 沪上遇京师故人

清代 樊增祥

当年乐。豹钱骢子黄金络。黄金络。锦貂玉貌,少年京洛。

今年海上东风恶。旗亭携手罗衣薄。罗衣薄。相逢又是,江南花落。

沁园春 其二 萤

清代 樊增祥

咄尔小明,一阖一开,如皭火然。且入帘消领,罗衣香泽,照书缔结,文字因缘。

星飐花梢,电流竹外,莫近桃根团扇边。休矜炫,入碧纱囊底,欲出应难。

群飞隋帝宫檐。当碧血青燐一例看。算有功暑夕,食蚊都尽,流晖歧路,策马难前。

暗处偏明,明边转暗,好在烟昏雨暗间。真阴象,竟不知世有,白日青天。

鹊桥仙 壬子七夕

清代 樊增祥

绛河如故,鹊桥如故,添得女牛闲话。去年相见尚新秋,怎今岁、中秋过也。

千秋万岁,一年一度,也胜蟾宫月姐。月轮天上有圆时,最可念、人间孤寡。

虞美人 题余秋室《美人麟镜图》

清代 樊增祥

愁春一柳宫颦浅。笑转秋波眼。镜菱如月绿鬟松。粉扑玉如娇面晕霞红。

红霞晕面娇如玉。扑粉松鬟绿。月如菱镜眼波秋。转笑浅颦宫柳一春愁。

上江虹 其一

清代 樊增祥

探手香怀,无奈是、红墙遮隔。还偷觑、娇儿吮乳,绯霞界雪。

腰襻密围金缕带,领巾连缀鱼文缬。罩淡罗、衫子越分明,桃花色。

花露洒,香球爇。芳汗透,冰肌贴。话三山旧事,佩纕亲结。

书字一缄苏蕙锦,泪痕双寄鄜州月。愿展为、绣被覆鸳鸯,通身热。

玉楼春 元夜旅中

清代 樊增祥

陌头红杏尚娇小。三五月明灯事好。梅落还开烟九迟,柳黄未绿鞦韆早。

莫敲画鼓损珠络,欲破黄柑思鸟爪。今夜并州似故乡,红莲烛下春愁少。

高阳台 其一 吴县中丞视陕学时,酷好毡蜡,艳一石工妻,以访碑 ...

清代 樊增祥

陇上轺轩,江南裙屐,瘦骢闲访青珉。堕策山邮,小家碧玉窥门。

流莺苦劝东风住,有莲花、玉盏酬春。论轻柔、弱柳随风,飞鸟依人。

茅檐纸槅香泥笐,祇桃花曾见,崔护来频。毕竟风流,毡槌亦解温存。

后来开府珠江上,甚兰舟、不载桃根。到今朝,谁念师师,白发青裙。

浪淘沙 雨中闷书

清代 樊增祥

轻雨绿如烟。满地苔钱。唤人鹦鹉不胜寒。金凤花开还又落,边凭东栏。

来去画屏边。暗触筝弦。西楼旧梦远于天。壁上蟏蛸心上事,各自缠绵。

转应曲 其十九

清代 樊增祥

蛩语。蛩语。梧叶堕阶如雨。西风昨夜新寒。不卷绯罗绣帘。帘绣。

帘绣。珍重兰猗菊秀。

黄莺儿 本意

清代 樊增祥

芳春归去樱桃紫。又是朱檐碧瓦,新晴垂杨,依依晓寒如水。

谁唤起画楼人,泪落连珠子。细听才是莺儿,一味绵蛮,芳树阴里。

声细。似怯玉笙寒,竞道金衣媚。已催梅熟,又唤蚕红,天生恁般娇殢。

看噀雾两柑黄,过雨双林翠。待把斗酒携来,为汝花前醉。

最高楼 灯夕书感

清代 樊增祥

人日过,春在绣帷中。银烛影,落梅风。灯屏尽画桃花马,帘旌双绣柳条龙。

可怜宵,切莫放,玉尊空。

消尽也、红檐霜与雪。且料理、铜街花与月。休更忆,凤城东。

金莲宣赐知何日,金鳌缥缈是何峰。又三年,浑不见,软尘红。

踏莎行 其四

清代 樊增祥

卿是桃花,侬为锦浪。相逢相识春江上。生时长伴藕花居,死时也傍梅花葬。

万遍思量,千番惆怅。几时同梦流苏帐。愿将身作锦薰笼,玉人倚到纱窗亮。

江城梅花引 其二

清代 樊增祥

一枝新菊鹤翎黄。玉台旁。紫毫双。浓笑泼茶不减向时狂。

赌记唐诗金粉事,凭检取,第几篇,第几行。

垂帷初进玉莲汤。背银釭。解明珰。换也换也,换新式、窄袖衣裳。

更把唇朱亲酒试温凉。从此祇嫌兰麝俗,微醉后,款谈时,觉口香。

卜算子慢 春夜月下寄杭州故人

清代 樊增祥

银塘浸月,香灶禁烟,淡泞白梨花影。拂槛遮楼,蜀柳一株端正。

明润。念疏疏、暖雨江南杏。奈久对霜台,列柏戟乌总恋西省。

北去金鞍整。料卅六闲鸥,圣湖相等。未到孤山,早寄六桥梅信。

疏俊。是金貂队里林和靖。待细说、西都旧事,与越溪人听。

樊增祥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33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