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陆君重 其二

送陆君重 其二

元代 方回

谓世无廉吏,吾犹见此人。政声口碑在,阴德□□新。

薄俗难开眼,亨途易致身。一清当百浊,端肯混光尘。

诗人方回的古诗

七十翁五言十首 其十

元代 方回

紫阳山下住,问字足儒生。鲜果枝头熟,新醅瓮面清。

学师朱仲晦,诗友许宣平。焉得孟能静,沧浪共濯缨。

红云亭即事五首 其四

元代 方回

江湖垂老死,天地忽风尘。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

此亭聊著眼,数口仅容身。鸡犬桑麻里,侯王愧小民。

予丁亥生壬寅年七十六留杭十二年

元代 方回

吾生已是三分过,此地胡为一纪留。
万事无心偶然耳,久将身世付浮休。

大雪约程以忠不至次日以诗问之

元代 方回

禦寒时著火文武,等醉岂拘杯圣贤。土润春应萌有日,尘清野更洁于天。

谁呵冻笔诗能画,独上高岗意欲仙。剩有篱根未消处,试裒枯筱取茶煎。

赵氏鄮山书院诗

元代 方回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追次仇仁近韵谩成三首

元代 方回

儒冠谁使首,何至动言贫。
此事须吾党,相期到古人。
衰颜犹可镜,短发仅堪巾。
举世无知者,孤灯夜独亲。

又雨

元代 方回

霞红疑太早,果不是晴天。
市涨危侵户,村流喜入田。
昏昏邻寺鼓,滃滃晚厨烟。
明日应犹雨,宵甜一枕眠。

万山堂呈史察使

元代 方回

□□□□□□□,□□□□□□□。□□□□□□□,□予年事冷盈头。

药岩夏冷水泉润,茗屋午香窗户幽。相过端能坐终日,微吟清啸两无求。

送陆君重 其二

元代 方回

谓世无廉吏,吾犹见此人。政声口碑在,阴德□□新。

薄俗难开眼,亨途易致身。一清当百浊,端肯混光尘。

同杨明府华父夜宿鸬鹚源

元代 方回

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

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城南登小舟,仅阔六七尺。

岸人观不退,莫知孰主客。西风篙工喜,布被当帆席。

青蔬南豆乳,滩转灶釜仄。更觉气象古,酌酒瓷盏碧。

千山霜叶红,绵绮天组织。郊坰有此奇,阛阓苦未识。

明府眼力高,心赏寄绝壁。指似挂篰岩,茅屋拟便葺。

老夫今十年,往来钓台侧。汗颜不敢登,人品霄壤隔。

夜宿鸬鹚源,荦确陟危石。吾家三拜公,晚唐老诗伯。

衣冠世不坠,奕叶绍桂籍。避地馆者谁,一僧年八十。

呜呼穷谷中,亦复有马迹。纪事聊此吟,续烛借纸笔。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元代 方回

戍垒儿郎意气雄,群腰刀斧薄榛丛。
寻真亭仆长松少,礼斗坛荒苦竹空。
菜色可怜穷道士,樵歌不见旧邻翁。
存亡得丧知何极,天地悠悠感慨中。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其六

元代 方回

六年三潦困馀黎,谁识他年旧浙西。靡有孑遗何可忽,不知归去屋安之。

属方理屋又闻漏,垂欲出门仍畏泥。家在穷山乱云外,自惭无策救儿饥。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二

元代 方回

献岁亦未春,骤暖似炮烙。衣汗欲索扇,一变雪霰作。

头岑万钧重,喉棘痰屡壳。旬日不能出,如虎坐受缚。

脱或死客中,何异纥干雀。

五月十一日生朝三首 其一

元代 方回

浊醪儿辈尚能谋,且勿惊忧且勿愁。不肯前朝峨豸角,可于当世较蝇头。

永无紫绶金章梦,甘与青鞋布袜休。旦夕贼平岁中熟,茅柴杯外更何求。

梅雨大水

元代 方回

积年梅雨动兼旬,咎证源源殆有因。
狐假虎威饶此辈,鼠穿牛角念吾民。
涎流白饭难侥幸,汗滴青秧浪苦辛。
曲许乖龙啖梁燕,何如饥溺拯穷人。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元代 方回

蕨拳欲动茗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中望吴山下一汀是为杭州

元代 方回

秦皇系缆北山头,一抹江边海变洲。
百万生人无葬处,蜗争蚁战不如休。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其一

元代 方回

月馀不浴不梳头,垢服埃巾独倚楼。万古事销閒里醉,一年春向雨中休。

天时才暖又还冷,人世少欢多是愁。治乱无穷如纠缠,华山高卧最为优。

阻雪留丹阳苦寒

元代 方回

雪没无行路,风吹欲倒人。
岂堪犹作客,忍负不赀身。
似水惊衣被,如金议炭薪。
从来无许冷,此际岂宜贫。

初夏六首 其二

元代 方回

梅熟枇杷肥,山寒更衲衣。爨童锄菜去,饥雀入厨飞。

湖海归来晚,亲朋乱后稀。可容无定力,事事与心违。

方回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63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