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方回
谓世无廉吏,吾犹见此人。政声口碑在,阴德□□新。
薄俗难开眼,亨途易致身。一清当百浊,端肯混光尘。
七十翁五言十首 其十
紫阳山下住,问字足儒生。鲜果枝头熟,新醅瓮面清。
学师朱仲晦,诗友许宣平。焉得孟能静,沧浪共濯缨。
红云亭即事五首 其四
江湖垂老死,天地忽风尘。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
此亭聊著眼,数口仅容身。鸡犬桑麻里,侯王愧小民。
予丁亥生壬寅年七十六留杭十二年
大雪约程以忠不至次日以诗问之
禦寒时著火文武,等醉岂拘杯圣贤。土润春应萌有日,尘清野更洁于天。
谁呵冻笔诗能画,独上高岗意欲仙。剩有篱根未消处,试裒枯筱取茶煎。
赵氏鄮山书院诗
追次仇仁近韵谩成三首
又雨
万山堂呈史察使
□□□□□□□,□□□□□□□。□□□□□□□,□予年事冷盈头。
药岩夏冷水泉润,茗屋午香窗户幽。相过端能坐终日,微吟清啸两无求。
送陆君重 其二
同杨明府华父夜宿鸬鹚源
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
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城南登小舟,仅阔六七尺。
岸人观不退,莫知孰主客。西风篙工喜,布被当帆席。
青蔬南豆乳,滩转灶釜仄。更觉气象古,酌酒瓷盏碧。
千山霜叶红,绵绮天组织。郊坰有此奇,阛阓苦未识。
明府眼力高,心赏寄绝壁。指似挂篰岩,茅屋拟便葺。
老夫今十年,往来钓台侧。汗颜不敢登,人品霄壤隔。
夜宿鸬鹚源,荦确陟危石。吾家三拜公,晚唐老诗伯。
衣冠世不坠,奕叶绍桂籍。避地馆者谁,一僧年八十。
呜呼穷谷中,亦复有马迹。纪事聊此吟,续烛借纸笔。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其六
六年三潦困馀黎,谁识他年旧浙西。靡有孑遗何可忽,不知归去屋安之。
属方理屋又闻漏,垂欲出门仍畏泥。家在穷山乱云外,自惭无策救儿饥。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二
献岁亦未春,骤暖似炮烙。衣汗欲索扇,一变雪霰作。
头岑万钧重,喉棘痰屡壳。旬日不能出,如虎坐受缚。
脱或死客中,何异纥干雀。
五月十一日生朝三首 其一
浊醪儿辈尚能谋,且勿惊忧且勿愁。不肯前朝峨豸角,可于当世较蝇头。
永无紫绶金章梦,甘与青鞋布袜休。旦夕贼平岁中熟,茅柴杯外更何求。
梅雨大水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中望吴山下一汀是为杭州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其一
月馀不浴不梳头,垢服埃巾独倚楼。万古事销閒里醉,一年春向雨中休。
天时才暖又还冷,人世少欢多是愁。治乱无穷如纠缠,华山高卧最为优。
阻雪留丹阳苦寒
初夏六首 其二
梅熟枇杷肥,山寒更衲衣。爨童锄菜去,饥雀入厨飞。
湖海归来晚,亲朋乱后稀。可容无定力,事事与心违。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636篇诗文
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五首 其三
题孙元京近诗
至前偶书
再赋倚梅观雪以前诗太哀故
次韵宾旸张考坞观茶花
梦觉闻舂
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 其三
次韵恢大山拟古三首 其二
秀亭秋怀十五首 其六
饮孤山六一泉有感亭以太湖石为柱梁
腊月菊
赠寿昌墨客叶实甫
旅闷十首 其八
次韵仇仁近暑中二首 其一
再赋惜小骢二首
赠孙元京近以诗见示二首
春晚杂兴十二首 其八
馀生
真定路教授鹿泉李君丁亥五月十二日已翁生紫
真定路教授鹿泉李君丁亥五月十二日已时生紫
上南行十二首 其四
舟中观马目乌龙山
黄蔷薇花
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十三
赠砚工杨全
喜宾旸再来三桥次旧韵二首 其二
赠送李显之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 其四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其四
再次韵赋飞雪数片
写心五首 其五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 其一
闻笛叹
秋日古兰花十首 其八
追次仇仁近韵谩成三首 其二
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八首 其三
叹笑
月月红花
赠吕肖卿三首
次韵徐赞府蜚英八首 其六
雨馀早起五首 其二
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 其三
太湖观雪
次韵康庆之秋雨喜凉书怀五首 其一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其六
清湖春早二首 其一
拟古五首 其三
初凉
日长至寓杭 其一
赠相士雷月篷
丹阳道中大雪
后秋思五言五首 其三
小雪日观残菊有感
雪后小园
学诗吟十首 其八
张楧仲实见惠江阴丘本
中秋前夕三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