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壬午正月自瓜洲渡江至丹徒镇即景

壬午正月自瓜洲渡江至丹徒镇即景

清代 方仁渊

日出海门曙,西风送客还。帆樯江上市,楼阁水中山。

地势控三楚,涛声撼百蛮。扁舟图画里,天险渡重关。

诗人方仁渊的古诗

游石壁精舍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云中双鹤去,松际一僧归。日暮游人尽,钟声出翠微。

赠别昊星渚同门

清代 方仁渊

阔别无端岁月更,入门一笑两忘情。君忧兰玉皤双鬓,我为烟霞误一生。

话到深宵杯再暖,感来旧事眼愈明。梅花无语勤留客,云水相违意自倾。

癸未四十述怀八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犹忆童年志学初,红巾扰攘少宁居。全家奔走风尘里,四壁烧残劫火馀。

弟妹无依须觅食,饥寒交迫废攻书。贼氛方静严亲弃,最是穷愁逼岁除。

馨吾王君六十寿辰赋诗徵和仆一时未能应命,补祝两律呈正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六十年华日正斜,晚晴天气衬朱霞。一生风度三春柳,两世交情二月花。

静对古人翻卷帙,闲寻野老话桑麻。吟诗饮酒消馀日,避世何从觅汉槎。

辛丑九月十三夜伏枕不寐,忆前年咏菊诗款惬意,续赋二律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不贪春色自生香,独占园林殿众芳。谈到诗情陶靖节,老无俗韵杜秋娘。

轻烟细雨重阳路,斜日西风隐士庄。手劈双螯佳客至,一樽相对话秋光。

刘石香来虞,留宿旬日,握手言欢,因作古歌赠之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明月出天涯,清光常皎洁。来照庭户间,令我心怡悦。

独念素心人,会少多离别。离别不足忧,但忧鬓成雪。

君今惠然来,狂喜屐齿折。美酒倾百壶,新诗吟满箧。

持诗发啸歌,清商惊月窟。欢会既不多,归思毋切切。

赠冯钝吟先生四首 其三

清代 方仁渊

伊谁香火有前缘,秋谷才名竟世传。独向牙琴托心契,墓门焚刺一凄然。

赠庞郦亭先生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卅年清德畏人知,投绂归来两鬓丝。犀首岂为无事饮,虎头终属有才痴。

笑谈枕石宜佳客,点缀虞山要好诗。世乱莫嫌竹乐晚,春风杖履步迟迟。

赠冯钝吟先生四首 其四

清代 方仁渊

我生已晚愿难偿,望古徒思爇瓣香。愿学昔贤私淑意,频将诗律细评量。

赠冯钝吟先生四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歌哭穷途若个知,独清浊醒自言痴。美人香草多哀怨,半出行吟泽畔时。

赠冯钝吟先生四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荒草离离空自春,一抔谁复吊诗人。山隈幸有遗碑在,姓字依稀古逸民。

不和三叠戏作三绝句呈培才一噱 其三

清代 方仁渊

叠韵从来是蔗渣,笑他坡老作尖叉。先生尽有惊人句,莫向时人学画蛇。

潘幼南比部任扬州教授六年矣,一毡坐冷,鸡肋难归,今春寄诗述其 ...

清代 方仁渊

一江遥隔水盈盈,佳句开缄四座惊。芳草难萦孤客梦,落花留恨豆人情。

聊将红豆传衷曲,寄到珍珠照眼明。为报平安眠食好,年来心节喜双清。

秋晚由香麓至虞山即景

清代 方仁渊

惘惘辞家去,西风送短桡。碧山新过雨,红树晚归樵。

短发经秋落,华年逐水消。他乡如可托,敢畏路迢遥。

乞梅词

清代 方仁渊

谢庭疏影已横斜,玉树先开绿萼花。愿乞一枝清供养,春光分插到寒家。

游虞山八咏 其四 剑门

清代 方仁渊

此门何日辟,宝剑掣风雷。石状白云乱,崖分青嶂开。

奇峰从地起,灵穴透天来。欲写崔嵬势,惭无谢朓才。

客游十载,竟无可述,年来寄迹虞山,时往来尚湖之滨,途中有感, ...

清代 方仁渊

游子客为家,妻孥不相顾。年年尚湖滨,行尽虞山路。

夕阳明水村,沙岸摇烟树。山光扑面来,水势随船去。

山水若有情,来往诚何故。踪迹溯鸿泥,可以浮生悟。

秧歌光四野,众绿洗一雨。愿得买山钱,筑室此间住。

遐哉葛天民,不为饥驱误。

赵君坚兄属题瑞莲图勉成两律即希指正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昔年莲蕊满池中,斗艳争妍向晚风。清风已生双璧合,名花喜放两心同。

携来天上都佳种,开到人间见化工。应是趺跏将钵咒,碧泉也幻紫荆红。

寄锡山石香刘君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道子丹青工部诗,生花双管一人持。瓣香雅愿低头拜,集益多师是我师。

次韵答王简修

清代 方仁渊

浪浪注雨掩晴光,闷对兰陵酒嫩黄。岭上湿云飞乱絮,船头流水霁幽簧。

天开晚霁增春色,人读新诗沈墨香。和罢阳春还自改,逢窗清兴为君长。

方仁渊

方仁渊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风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13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