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冯钝吟先生四首 其二

赠冯钝吟先生四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歌哭穷途若个知,独清浊醒自言痴。美人香草多哀怨,半出行吟泽畔时。

诗人方仁渊的古诗

雨后作

清代 方仁渊

早起焚香坐,窗前雨乍晴。半庭红日漏,满径绿烟生。

身世云无定,功名梦未成。枝头多好鸟,得意自飞鸣。

馨吾王君,于壬寅年造新宅市东静地,落成赋移居诗嘱和,次韵奉寄 ...

清代 方仁渊

移居天气正新晴,地远尘嚣心自清。儿绕画屏书绕屋,砚为沃产笔为耕。

一庭和气开红芍,九代书香放紫荆。耕读传家应最久,三槐堂构属先生。

刘石香来虞,留宿旬日,握手言欢,因作古歌赠之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庭前有丹桂,绿叶发华光。一任春风吹,不共桃李狂。

桃李先秋雕,丹桂乃含芳。草木有本性,亦期耐久长。

忆昔游梁溪,时登君子堂。见君心欢悦,别君心徬徨。

同心木离居,落月梦屋梁。古人车笠盟,斯道今已亡。

愿言持赠君,永矢毋相忘。

刘石香来虞,留宿旬日,握手言欢,因作古歌赠之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明月出天涯,清光常皎洁。来照庭户间,令我心怡悦。

独念素心人,会少多离别。离别不足忧,但忧鬓成雪。

君今惠然来,狂喜屐齿折。美酒倾百壶,新诗吟满箧。

持诗发啸歌,清商惊月窟。欢会既不多,归思毋切切。

寒食上冢感怀

清代 方仁渊

寒食携樽上墓庐,纸钱飘飏满郊墟。松杉厌长春风外,邱垄犹残劫火馀。

地下先灵应责我,眼前诸弟转愁予。宁知作客终无补,悔不渔樵老故居。

赠冯钝吟先生四首 其四

清代 方仁渊

我生已晚愿难偿,望古徒思爇瓣香。愿学昔贤私淑意,频将诗律细评量。

早出小东门至藕渠镇

清代 方仁渊

晨起驾柔橹,宿雾犹冥冥。晓日冲波白,遥山带郭青。

鱼盐喧小市,鹜雁聚寒汀。自笑谋生拙,孤舟未敢停。

寄锡山石香刘君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入秋雅兴竟何如,不见东来双鲤鱼。为问先生诗酒外,搜奇近日读何书?

锡山秦缦卿方伯家遇雪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轻于柳絮白于盐,远树瑶阶取次添。最好大千银界里,九龙都化玉为尖。

庚寅立春日移居草堂新宅即事成诗二律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婚嫁何曾了向平,数椽聊作菟裘营。儿孙贤否凭谁料,松菊栽培待我成。

广厦秋风怜子美,素心旧雨契渊明。莫嫌隙地园林少,容膝初安白发生。

与君静玉圃培才石梅小酌归后却简

清代 方仁渊

重碧轻红泛酒卮,江乡幽景胜花时。日卸晚岫生奇态,风约微波起令姿。

造物有情留我狎,虚名何意待人知。清游却少倪迂画,且写闲怀入小诗。

癸未四十述怀八首 其七

清代 方仁渊

磨墨人翻为墨磨,韶华一掷疾如梭。家贫爱读书常借,身贱论交友不多。

下士于今无北海,和歌谁信少东坡。羞将长铗干时贵,一任苍苍待我何。

吴儒卿先生来寓读述怀诗蒙赠大篇成绝奉答

清代 方仁渊

飒飒西风洒面凉,新诗吹到木樨香。樗材也荷如椽笔,应是先生善善长。

馨吾王君,于壬寅年造新宅市东静地,落成赋移居诗嘱和,次韵奉寄 ...

清代 方仁渊

弃材只有老烟梦,宠辱无心气自和。宿学犹如伏枥马,新才好似月天鹅。

一年风月宜人少,百代诗文厌世多。安得清秋明月夜,棹舟携客学东坡。

培才再和叠韵奉答

清代 方仁渊

东陵多妙句,气压鲍参军。旗鼓知无敌,推敲兴不群。

君方歌白雪,天亦酿彤云。三复盥薇罢,芬芳齿颊曛。

咏菊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霜里精神雨里姿,西风料峭挺寒枝。不分花淡还人淡,直信开迟亦落迟。

品逸最宜松作友,节高只许竹相师。南山近日多佳色,看罢归来月满墀。

乞梅词

清代 方仁渊

谢庭疏影已横斜,玉树先开绿萼花。愿乞一枝清供养,春光分插到寒家。

癸未四十述怀八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壮不加鞭老可知,行年四十竟如斯。韩休卖药人犹识,刘向传经子已迟。

誉至莫欣非胜侣,毁来加惕是良师。读书空负平生愿,静闭衡门且待时。

馨吾王君六十寿辰赋诗徵和仆一时未能应命,补祝两律呈正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六十年华日正斜,晚晴天气衬朱霞。一生风度三春柳,两世交情二月花。

静对古人翻卷帙,闲寻野老话桑麻。吟诗饮酒消馀日,避世何从觅汉槎。

虚廓园海棠烂若朝霞,归有感呈园主人三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翠袖朱唇日暮时,纷纷桃李尽无姿。夜深应梦烧银烛,春影婆娑系我思。

方仁渊

方仁渊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风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13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