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众妙堂

众妙堂

宋代 方信孺

妙处常存道岂高,个中得意自陶陶。
空堂寂寞丰碑在,观裹何人复种桃。

诗人方信孺的古诗

题龙隐岩

宋代 方信孺

春波饱微渌,斗柄函空明。
方舟贯岩腹,鹅鹳相酬鸣。
仰窥穹窿顶,宛转百怪呈。
仅余鳞甲碎,不见头角狞。
下闯清泠渊,演迤万顷澄。
但同鱼鸟参,勿遣蛟龙惊。
抉苔抚奇篆,倚棹看题名。
三将标殊勋,自与山不倾。
谁欤赘小筑,正恐山灵嗔。
南涧更幽绝,仙佛依峥嵘。
太虚可为室,岂复资药楹。
乳泉助茗碗,中有冰雪清。
何须骖鸾去,此即白玉京。
鼎来不速客,抱琴忽逢迎。
爱此无弦曲,岩溜同一声。
为君洗尘耳,唤我诗魂醒。
祗愁白衣至,好句亡繇成。

朝汉台

宋代 方信孺

倔强难除结尚椎,筑台北望欲何为。
大夫自载千金橐,谁念韩侯十万师。

十贤祠

宋代 方信孺

晋唐相望已千年,香火如今数十贤。
不见古人空再拜,祠堂西去有贪泉。

赵台井

宋代 方信孺

古甃寒潮百尺清,伪王题品老佗营。
渴来不饮盗泉水,特地翻为达磨名。

鹤舒台

宋代 方信孺

危台老石寄层巅,鹤驾逢迎不记年。
今日归来应一笑,山川城郭故依然。

西七寺

宋代 方信孺

文殊千佛显真乘,水月光中见定林。
昭瑞当时连集福,咸池今日应奎参。

南海庙

宋代 方信孺

官阙参差海上开,吐吞波浪起风雷。
英灵万古无宗社,奚丑区区何足摧。

三城

宋代 方信孺

三城不断郁相望,千里长江势渺芒。
蛮獠传闻亦胆破,从知岭外有金汤。

走珠石

宋代 方信孺

底事明珠解去来,当时合蒲已堪猜。
贾胡不省何年事,老石江头空绿苔。

庆远龙隐洞

宋代 方信孺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中分路口三。
飞鹤叫云声自远,懒龙悭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苍壁,太史高风拂翠岚。
百尺岩前清绝处,道人先我著茅庵。

清秀山

宋代 方信孺

寻遍洞天三十六,苍灵独闭此岩扉。
旋除野草开新径,遮莫寒藤刺客衣。
岁月偶同题壁字,烟霞似不放人归。
把茅欲作开山主,已落瞿昙第二机。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 其一

宋代 方信孺

岩前绿水无人渡,洞里碧桃花正开。东望蓬瀛三万里,等閒飞去等閒来。

达磨石

宋代 方信孺

葱岭初无一字传,名山到处即为禅。
只今石上留公案,面壁何须更九年。

金牛山

宋代 方信孺

金牛去后久凄凉,好景乾坤亦祠藏。
沧海无穷月无尽,从今收拾入诗囊。

还珠洞

宋代 方信孺

归舟多载小江春,重访东岩旧屐痕。
插水峭崖犹有路,垂天怪石本无根。
金华仙伯真知已,薏苡将军足断魂。
安得北山公可作,倩渠移取向家园。

笔授轩

宋代 方信孺

制止遗踪底处寻,相传笔授此丛林。
毗庐四万八千卷,正要墨池如许深。

抱旂山

宋代 方信孺

面势翩翩天外山,彩旂常在翠云间。太平官府无公事,尽好高牙相对閒。

波罗蜜果

宋代 方信孺

累累圆实大於瓜,想见移根博望槎。
三百余篇谁识此,世间宁复有张华。

珊瑚井

宋代 方信孺

可怪仙翁亦世情,珊瑚还许至殷勤。
波神不是赵佗客,即是前身石季伦。

相对冈

宋代 方信孺

海门高并两峰寒,大艑轻帆自往还。
安得百灵移一岛,却教尘世看三山。
方信孺

方信孺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 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