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听曹刚弹琵琶

听曹刚弹琵琶

唐代 薛逢

禁曲新翻下玉都,四弦掁触五音殊。
不知天上弹多少,金凤衔花尾半无。

诗人薛逢的古诗

早发剡山(一作赵嘏诗)

唐代 薛逢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馀封识嵊州。树色老依馀舍晚,
溪声凉傍客衣秋。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
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

送司徒相公赴阙

唐代 薛逢

丞相衔恩赴阙时,锦城寒菊始离披。龙媒旧识朝天路,
鸡树长虚入梦枝。十载殿廷连步武,两来庸蜀抚疲羸。
莫愁中土无人识,自有明明圣主知。

九日郡斋有感

唐代 薛逢

白日贪长夜更长,百般无意更思量。三冬不见秦中雪,
九日惟添鬓畔霜。霞泛水文沈暮色,树凌金气发秋光。
楼前野菊无多少,一雨重开一番黄。

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

唐代 薛逢

昔记披云日,今逾二十年。声名俱是梦,恩旧半归泉。
朱绂惭衰齿,红妆惨别筵。离歌正凄切,休更促危弦。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

唐代 薛逢

云绕千峰驿路长,谢家联句待檀郎。手持碧落新攀桂,
月在东轩旧选床。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孔门多少风流处,不遣颜回识醉乡。

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时恩门相公镇山南)

唐代 薛逢

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人倚绣屏闲赏夜,
马嘶花径醉归时。声名本自文章得,藩溷曾劳笔砚随。
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春晚东园晓思

唐代 薛逢

剑外春余日更长,东园留醉乐高张。松杉露滴无情泪,
桃杏风飘不语香。莺恋叶深啼绿树,燕窥巢稳坐雕梁。
也知留滞年华晚,争那樽前乐未央。

观竞渡(一作刘禹锡诗,一作张建封诗)

唐代 薛逢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内,
江上已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时,
两龙跃出浮水来。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江上人呼霹雳声,
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标示输赢赏,
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竟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所各休去,
会到摧舟折楫时。

杂曲歌辞 凉州词

唐代 薛逢

昨夜蕃兵报国雠,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题黄花驿

唐代 薛逢

孤戍迢迢蜀路长,鸟鸣山馆客思乡。
更看绝顶烟霞外,数树岩花照夕阳。

夏夜宴明月湖

唐代 薛逢

夏夜宴南湖,琴觞兴不孤。月摇天上桂,星泛浦中珠。
助照萤随舫,添盘笋迸厨。圣朝思静默,堪守谷中愚。

送庆上人归湖州因寄道儒座主

唐代 薛逢

上人今去白蘋洲,霅水苕溪我旧游。夜雨暗江渔火出,
夕阳沈浦雁花收。闲听别鸟啼红树,醉看归僧棹碧流。
若见儒公凭寄语,数茎霜鬓已惊秋。

上吏部崔相公

唐代 薛逢

龙门曾共战惊澜,雷电浮云出浚湍。紫府有名同羽化,
碧霄无路却泥蟠。公车未结王生袜,客路虚弹贡禹冠。
今日垆锤任真宰,暂回风水不应难。

题春台观

唐代 薛逢

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垂露额题精思院,
博山炉袅降真香。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
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

送刘郎中牧杭州

唐代 薛逢

一州横制浙江湾,台榭参差积翠间。楼下潮回沧海浪,
枕边云起色溪山。吴江水色连堤阔,越俗舂声隔岸还。
圣代牧人无远近,好将能事济清闲。

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

唐代 薛逢

乘递初登建外州,倾心喜事富人侯。让当游艺依仁日,
便到攀辕卧辙秋。容听巴歌消子夜,许陪仙躅上危楼。
欲知恨恋情深处,听取长江旦暮流。

醉中闻甘州

唐代 薛逢

老听笙歌亦解愁,醉中因遣合甘州。行追赤岭千山外,
坐想黄河一曲流。日暮岂堪征妇怨,路傍能结旅人愁。
左绵刺史心先死,泪满朱弦催白头。

嘉陵江

唐代 薛逢

备问嘉陵江水湄,百川东去尔西之。
但教清浅源流在,天路朝宗会有期。

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唐代 薛逢

两地交通布政和,上台深喜使星过。欢留白日千钟酒,
调入青云一曲歌。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平津万一言卑散,莫忘高松寄女萝。

潼关河亭

唐代 薛逢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
橹声呕轧中流度,柳色微茫远岸村。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薛逢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79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