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子 其一

梅子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梅子黄时雨未停,论筐分饷再丁宁。人间别有酸心处,浸透曹公醋一瓶。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寄答陈梦石明经

清代 丘逢甲

床头莸草参诗草,门外松声答水声。坐对溪山安砚席,方田如罫赋春耕。

新宁刘小芸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大江北去是黄河,饥旱频年菜色多。泪尽伯鸾心尚热,西风自唱五噫歌。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一代风骚起海湄,千秋忠愤剩荒祠。兴亡并作斜阳色,如此江山合赋诗。

侍香集题词为孝女许曼仪作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碧城缥缈驻飞鸾,弄玉吹笙翠袖单。夜半赤龙萧史去,满天明月凤台寒。

酥醪观

清代 丘逢甲

醉携神女跨双龙,重向元丘访旧踪。露是酒香云酒气,月明上界第三峰。

游西樵山六首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五岭夹江行,西江在其南。江南亦连岭,分派由滇黔。

送江直至海,排空起瑶篸。是为西樵山,海气霏烟岚。

谁掷青莲花,照耀天光蓝。我来写秋心,佳处未遍探。

樵山作山樵,何年留茅庵?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女墙残月度钟声,捉鼻微吟笑洛生。不信风流今歇绝,夜乌啼雨过春城。

元夕无月

清代 丘逢甲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夕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书事叠前韵

清代 丘逢甲

逍遥文字谢庄周,墨潘都成涕泪流。凄绝三闾香草意,秋江人赋畔牢愁。

接天烽火迫残年,孤负铙歌制凯旋。依旧元戎窦车骑,更无人与勒燕然。

何事悲天祗自悲,寒斋倚枕苦寻思。书生怅作封侯梦,愁煞黄粱饭熟时。

都卢场辟万人观,民力东南近已殚。不惜水衡钱浪掷,汉家恩赐结呼韩。

故人塞外有书还,惆怅江天对白鹇。见说汉边瓯脱尽,秋风胡马满阴山。

黄河如带负前盟,满地洪流秋未清。东海茫茫尽鱼鳖,可悲不独是彭城。

薤露声哀秋气凉,出关有客更投荒。刊章钓尽甘陵党,流祸居然到吕强。

剑外音书屡滞留,西风愁说锦江游。黄巾破败连三郡,更遣刘焉牧益州。

战云黯黯遍天西,江上行吟夕照低。还向夔巫苦奔走,草堂空筑浣花溪。

漫诧榑桑旧挂弓,残棋欲著与谁同?东风吟冷英雄泪,海外扶馀局未终。

留别晓沧,次题行教图韵

清代 丘逢甲

南风吹大海,日轨走南陆。我行君尚留,慷慨念时局。

神方置不用,谁起国病笃?同抱救世心,栖栖行海曲。

空言要何补?长身祗食粟。此来已三月,共惜流光速。

群山送我行,海气清而肃。眷念君平生,抱道过王蠋。

临歧为我歌,高响振林木。林中双异鸟,飞鸣正相逐。

勉哉保令名,何必愧异服。

忆上杭旧游 其十五

清代 丘逢甲

三年不负题诗约,十日曾为置酒留。如此溪山归未得,眼前沧海正横流。

岁暮与晓沧游西湖山作六首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十万人家山作屏,濛濛入望海云青。更无老铁风流笔,冷坐乘风待月亭。

次韵陈汝臣见赠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漠漠寒云雁叫群,哀吟楚些怨湘君。乾坤牢落诗人老,何日苍头起异军?

珠江行乐词

清代 丘逢甲

马鞍山头紫云起,脂香粉腻珠江水。脂雄儿女满襟泪,只合王郎为情死。

江头日日呼画船,珠歌翠舞年复年。安知海上东风起,摧花折柳尘迷天。

尊前莫话风波恶,豪竹哀丝方间作。自是风流魏晋人,醉死梦生恣行乐。

生不愿作蛮夷大长汉老臣,亦不愿作朱明洞主秦仙人;

但愿珠江排日泛花舫,花光照海海不尘。噫嘻乎!

人生悲欢离合无不有,江上看花速呼酒。

岁除日与晓沧登金山

清代 丘逢甲

一年三百六十日,祗馀此日谁能閒!城人十万閒者两,短衣杖策登金山。

寒光万里动西极,青山也作岁除色。中原一发苍茫间,独有雄心除不得。

王晓沧将之官闽中赋别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海山莽莽送君行,海水茫茫无限情。未敢宝刀轻脱赠,恐教添作不平鸣。

游罗浮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天下十洞天,朱明次居七。福地七十二,泉源亦其一。

洞天福地间,云古神仙室。如何古仙人,一去不复出。

古来神仙传,传者疑非实。我不求飞升,但愿充隐逸。

吐吞云与霞,沐浴月与日。四百卅二峰,峰峰有屐迹。

一峰住十年,一笑吾事毕。

病中赠王桂山四首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无力能消古劫尘,愧君卖药济斯民。千金妙有神方在,著手先成海上春。

刘郎歌赠伯端

清代 丘逢甲

刘郎年少何翩翩?诵诗喜我罗浮篇。我今苍苍已在鬓,但觉年少如神仙。

龙蛇出地星坠天,欲持劫运惭我孱。罗浮烧丹寻稚川,仙丹九转童我颜。

会当携手出劫外,重话开明龙汉年。

赠慈善会诸女士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笙簧鼓吹文明气,不让娲皇止水功。起陆龙蛇消劫运,黄金先铸女英雄。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