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西樵山六首 其六

游西樵山六首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五岭夹江行,西江在其南。江南亦连岭,分派由滇黔。

送江直至海,排空起瑶篸。是为西樵山,海气霏烟岚。

谁掷青莲花,照耀天光蓝。我来写秋心,佳处未遍探。

樵山作山樵,何年留茅庵?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题画梅石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瘦石护寒梅,盎盎回春意。借君铁笛声,吹起群山睡。

东山感春诗,次己亥感秋韵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歌残汾水雁秋飞,北望胡尘泪满衣。愁对春风吟水调,六龙西幸不曾归。

惠州西湖杂诗 其七

清代 丘逢甲

何处飞来脱劫尘,准提阁上祝能仁。谁从玉色毫光里,真见如来瑞相身。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春潮欲上水松阴,春梦迷离不可寻。人去堂空帘不卷,碧阑干外昼沉沉。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一代风骚起海湄,千秋忠愤剩荒祠。兴亡并作斜阳色,如此江山合赋诗。

侍香集题词为孝女许曼仪作 其八

清代 丘逢甲

蟠桃高会集灵媛,六甲飞符叩上元。凤篆螭章开秘笈,授书还念玉芝园。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十

清代 丘逢甲

寒钟声送暮云飞,铜绣桥边客棹归。极目隔江烟树里,峡山孤塔上斜晖。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七

清代 丘逢甲

宋南遂不北,有将而无相。哀哉赵元镇,牢落南荒放。

误识猢狲王,谪禦鹦鹉瘴。五年住潮州,间复遭谗谤。

此老终倔强,气作山河壮。潮人爱居士,既去犹景向。

大书得全字,揭榜讲堂上。遗址今何存?烟蔓苦难访。

睒睒箕尾光,中夕劳怅望。

泊秋溪作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黯黯秋容落照边,清溪一曲客停船。东云出月西云电,各自流光占半天。

兰史为洪银屏校书作红豆图徵诗,为题四绝句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笛里偷声换字工,明珠入掌比玲珑。剧怜生小相思骨,如此情人合姓红。

东山感春诗,次己亥感秋韵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难遣故宫禾黍恨,春灯和泪写王风。

题友卿鸾箫集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开卷江郎一序存,文章知己共论昏。安知梦里潇湘雨,筠管斑斑有泪痕。

调颂丞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梅花开送隔林香,郁郁寒松色半苍。若解嫦娥爱年少,龙宫先检染须方。

菊枕诗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繄余昔龆龀,嬉戏慈母旁。开园种秋菊,寒花映书堂。

殷勤慈母心,采菊缝枕囊。祝儿蠲宿痾,祝儿好容光。

垂垂手中线,宛宛生清香。人生嬉戏时,此境安可常!

堂北萱草花,萎谢惊秋霜。峨峨大宛山,阡表齐泷冈。

前年菊花时,登高作重阳。墓门一瞻拜,宰木寒烟苍。

去年菊花时,奔走为戎装。枕戈待旦心,力筹保鲲洋。

今年菊花时,故园成战场。不及哭墓行,寸草心徒伤。

空山此高卧,哀泪沾秋裳。

送张别驾之官黔中

清代 丘逢甲

一官万里黔中去,并马看山有侍儿。重认摩围小时月,满帘花影唱新词。

新乐府四章

清代 丘逢甲

薙发令行二百年,乃有断发新少年。奈何当断不断、后垂长尾而留短鬣当其前。

嗟汝半边头,笑杀蓬头仙。蓬头仙人刘海蟾,匪仙而妖、不女不男,匪蟾而兔一笑堪。

雄兔扑朔、雌兔迷离,妾发覆额为天下雌;郎发亦覆额,问郎将何为?

新乐府四章 其四 济良所

清代 丘逢甲

济良所,济几何?长安落花日日多。不忍落花付流水,欲落不落扶之起。

今日园中桃,昨日道旁李,还汝自由自今始。噫戏乎嗟哉!

羲轩子孙奴隶矣;更复漂流海外作人豕,可哀岂独儿女子。

济良所,奈何许!

罗浮中秋

清代 丘逢甲

仙山来作中秋节,月比人间分外圆。我与罗浮同不睡,坐看明月过中天。

黄田山行

清代 丘逢甲

黄田山下寒飙肃,白发老妪当道哭。问妪何事何愁蹙?

妪言有儿昨伐木,遇虎于山饱虎腹。兹山往昔安樵牧,年来有虎伤人畜。

啸侣呼群食而宿,狼藉满山飞血肉。犬豕未能餍所欲,近村噬人今五六。

谈者色变谁能逐?空山辗转穷无告,残年自悲成老独。

嗟哉妪悲良足悲,惜尔不遇陈公网鳄时!鳄杀儿,诉公知,公杀鳄,偿孤儿,鳄且可杀,虎何能为?

妪乎!今则将安之?妪悲妪徒悲,不如勿悲妪且归。

妪若不归虎将来,寒云黯黯白日颓。

五叠前韵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珠江从古号繁华,都付斜阳万点鸦。霸主宫庭馀断柱,仙郎河汉歇浮槎。

黄金铸橘公孙树,碧海栽桑子母沙。欲写美人香草恨,秋芜满地素馨斜。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