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甄山、晴溪

寄甄山、晴溪

清代 丘逢甲

甄山访我山中庐,山云漠漠空回车;晴溪访我溪上居,溪月照读寒支书。

人生一见亦缘法,欲取前因论梵夹。何时著我山溪间,一角南天开世业。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秋日藕华枉过山居,次元韵四首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天冠山下野人居,除却渔樵少往来。今日谪仙劳过访,看山还费赋诗才。

扶风君有私印曰「黛玉性情、香菱遭际」,钤之牍尾,意有所感,书 ...

清代 丘逢甲

悼红轩里笔花忙,院本重翻玉茗堂。王是觉华仙警幻,可怜袍笏未收场。

题画四绝句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遮天浓碧老梧桐,曾种前皇旧上宫。凤鸟不来人事改,箫声閒度月明中。

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 其七

清代 丘逢甲

动地春江走怒流,秀才心事惯先忧。越兵屡入灵胥眼,孔履同焚逆莽头。

白马沸唇呼跸至,青牛弭耳化胡游。最怜十万横磨剑,炼作人间绕指柔。

题忽来道人荡寇志后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摧倒天罡地煞碑,文心绝世正而奇。九层宝塔圆光里,看取参仙起慧儿。

梅花观

清代 丘逢甲

青山断处碧云遮,不见罗浮旧酒家。我是出山更回首,雪天重约访梅花。

游罗浮 其九

清代 丘逢甲

满山皆奇石,欲拜不胜勤。满山皆甘泉,欲品难为分。

无泉不成瀑,无石不生云。飞瀑下云间,处处声相闻。

九百九十瀑,云气常氤氲。置身云瀑间,独立谁为群?

云出瀑霖雨,瀑下成溪源。非无济物功,同颂罗浮君。

为问泉与石,宁复本性存?

灵光寺晚眺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般若台荒噪暮鸦,香炉峰冷挂残霞。夕阳尽作燕支色,染出秋林树树花。

次韵答晴皋自桂林东下舟泊阳朔见寄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瘦石寒花几度秋,十峰轩畔客淹留。鏖诗屡逐中原鹿,入世难驯大海鸥。

杨柳关河游子泪,芙蓉旌旆美人愁。枫青月黑相思夕,此境空劳梦里求。

九月二十九日十八叠韵寄伯瑶

清代 丘逢甲

江天漠漠纸鸢舞,秋入三阳霁无雨。寒斋独客温乡语,海上桑田农谚古。

客中谁念悲秋人,天涯芳草歌伤春。平生绮习刬除尽,冷落过岭东坡身。

岭外有人吟感遇,丹橘满林写佳句。秋心不冷冬心暖,待起群阳斡元气。

叠前韵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落叶声中酒不辞,海天遥韵托琴师。无边风月供伤别,如此江山合赋诗。

五夜壮心消鼓角,九秋残影失虹霓。相看但作凄凉色,难向芙蓉忏绮思。

南还抵汕头埠,闻琰儿、球儿殇耗,哀感书此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扁舟劫外侍东还,投劫安知在此间。阿弟六龄兄十六,九泉风雨念家山。

牛山炮台访梅

清代 丘逢甲

牛山曾约看花来,万树梅花绕将台。昨夜军书报梅信,弄寒花已五分开。

惠州西湖杂诗 其七

清代 丘逢甲

何处飞来脱劫尘,准提阁上祝能仁。谁从玉色毫光里,真见如来瑞相身。

惠州西湖杂诗 其十五

清代 丘逢甲

卧庭双柏老成僵,坠石蓬莱事渺茫。元妙欢中寻二妙,笔花残梦吊江郎。

题菊花诗卷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宁向枝头死抱香,不曾吹坠北风凉。如何海上新花样,化作东夷大宝章。

洞天

清代 丘逢甲

洞天清回销烟霞,欲访仙踪兴倍加。每到山溪幽绝处,水边林际见梅花。

短歌赠沈星桥叟

清代 丘逢甲

长星劝尔一杯酒,天下不如意事十八九,我亦厌闻何况叟?

沈叟来自万壑千岩间,行年七十犹童颜。活万人封古闻此,封之大郡宜酒泉,还其浑浑未凿之真天。

人间万伪一真少,一笑相逢海天小。有时醉墨写真意,沉沉海夜天初晓。

南海秋风一事无,为我手作罗浮日出图。赶却残星赶却月,赤日行天万物苏。

新池石阙篇

清代 丘逢甲

女贞之木木有节,种向新池双石阙。千秋石上名不灭,问年三七下弦月。

女者朱,妇者胡,夫者谁,癯而儒。榴花红,缝嫁襦;菊花黄,药满盂。

灵药返魂魂不起,菊花一夜抱香死。下弦月,照流黄,舌端血化青莲光。

都人士女啧啧赞叹,佥曰宜褒扬。小吏陈书、大吏上章,言之天子旌其乡。

吁嗟乎!广长舌,开法界,惟妇之舌长是戒。谁知巾帼有常山,三寸舌前万灵拜。

天倾地陷石不坏,君不见女贞之木木有枝,峨峨双阙标新池。

阮生行

清代 丘逢甲

五丈原头大星坠,司马家儿遂成帝。黄沙烈烈生胡风,俯仰人天两同醉。

阮生乃亦以醉传,更以途穷传其泪。世间善哭固有人,阮生之泪胡云异。

一醉愁难千古消,聊借穷途写其意。纷纷竖子成名易,英雄用武乃无地。

古今成败那足论,大业岂真人力致?阮生喜哭复喜叹,哭声叹声两不废。

当时驱车临广武,迫促刘项无位置。魏晋之间无事无,更何人物容臧否?

当哭叹馀惟醉宜,为青白眼尚多事。同时诸子谁能贤,斯人将毋吉狂类。

吁嗟乎!阮生乃以狂得之,妙出语言与文字。礼法之外容置身,酒杯之中可避世。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