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还闻柳州破道阻将溯江

还闻柳州破道阻将溯江

元代 傅若金

交阯方通使,宾州忽被围。还闻山路塞,径就水程归。

上府空金椀,前军老铁衣。谁能平政化,不事总戎机。

诗人傅若金的古诗

牧牛去题袁庆远经历所藏画

元代 傅若金

牧牛去,千山复万山。上山日出愁起晚,下山日入苦行难。

手中鸲鹆牛伴侣,养来多日能人语。纵牛不牵绳自垂,听他行食母苦之。

欲归尚忧牛不饱,更近前溪多水草。但愿年年牛尽肥,主翁足食身足衣。

农家养牛国所赖,恶少城中杀牛卖。

棹歌六首 其二

元代 傅若金

朝朝风雨送船行,白日无晴夜有晴。东岸□灯西岸见,中间犹自不分明。

立春日对雪

元代 傅若金

帝城东风作春雪,千花堕地吹还灭。云气微分五凤楼,日华稍动苍龙阙。

天涯对节每思亲,况复愁中数见春。坐忆高堂献生菜,朝来说著远行人。

赋得秋夜长送方叔高二首 其二

元代 傅若金

秋月皎皎夜何长,念君客游思故乡。当垆美人惜年芳,长夜起舞歌清商。

歌清商,送急管。为君酌美酒,请君勿辞满。夜长迢迢漏未终,离思比之何时断。

离思长,夜犹短。

入室二首 其一

元代 傅若金

妆阁闭长夜,幽兰坐复春。犹疑挑锦字,不见掩罗巾。

故物空在目,萧条生网尘。

书阳罗堡

元代 傅若金

微雨萧萧湿行李,马头即见长江水。烟浦明侵白鸟边,风帆乱入青天里。

故人南北久离居,况复经年无素书。明日重吟汉阳树,何须不食武昌鱼。

剑门图

元代 傅若金

剑门天下险,亦复天下壮。峥嵘扼西南,气欲轧万象。

石壁摩往来,风湍束奔放。深蟠虚无底,峭出日月上。

二仪含崎嵚,万古设眺望。一夫或当关,强敌不敢傍。

胡为蟠人国,恃此亦倾丧。圣朝今无外,皇化极浩荡。

势狭秦汉争,治同唐虞让。乃知不在险,六合德可王。

前年南中行,其地少平旷。悬车度重隘,束马下叠嶂。

翻疑蜀道坦,剑阁固殊状。及此观画图,间关愁西向。

浮云从中来,日暮一惆怅。

双剑图歌

元代 傅若金

莫邪干将古神剑,得水化作双龙翔。斗间宝气入江灭,波里金鳞翻日光。

道人笔锋如剑利,亦能化龙致神异。黑风屃屃涛欲立,白日阴阴雨将至。

忽然逢之不敢窥,爪甲云气常淋漓。便愁中夜雷霆怒,两龙乘云尽飞去。

寄王君实

元代 傅若金

北望衣冠忆省郎,又随车驾幸滦阳。苑中苜蓿空骐骥,池上梧桐起凤凰。

中使有时传送酒,近臣何处避含香。上林此日无来雁,吟罢题诗欲断肠。

题画松

元代 傅若金

遥忆商颜松色青,女萝枝上醉眠醒。自从四皓安刘后,岁暮何人采茯苓。

题山家山景二首 其一

元代 傅若金

万壑苍苍云气昏,石泉斜落古松根。前林欲暝僧归晚,应听钟声到寺门。

归舟阻风

元代 傅若金

洞庭十日风势号,沙头客舟如系匏。沅湘九道白波立,衡霍千峰玄雾交。

神龙欲蛰无定窟,黄鹄将归愁故巢。咫尺城楼不得上,何因一望楚江郊。

古杨花怨

元代 傅若金

杨花白如雪,无事学高飞。莫作浮萍草,漂零不肯归。

题家山小景 其一

元代 傅若金

浴凫飞鹭聚寒塘,落雁归鸦映夕阳。忽忆湖南烟树里,倚栏秋思正茫茫。

寄题进士宋翔仲书室 其一

元代 傅若金

淳安县东金紫峰,宋公旧隐隔云松。山人采蔗应常到,溪客寻花或未逢。

送奎章阁广成局副杨元成奉旨之徽州熟纸因道便过家钱唐二首 其二

元代 傅若金

绿槐五月高云冷,行人辞阙瞻乡井。奎壁秋回帝座深,斗牛夜隔天河永。

君今衔命出江关,却到徽州几日还。天上应须朝绛节,湖边何得爱青山。

潞县舟中寄京师杨上舍诸公四首 其二

元代 傅若金

二月和风满上林,忆君时复走相寻。夜来见月肠堪断,城锁千门碧柳阴。

又上人求母沔阳

元代 傅若金

开士辞家早,慈亲割爱深。倚门思一见,飞锡到相寻。

雁度云移寺,乌啼月照林。此时忧白发,长路政关心。

题山家山景二首 其二

元代 傅若金

雁起秋空树色遥,行人江上驻归桡。海门东去应千里,白日微茫见落潮。

孙伯大山水图

元代 傅若金

斋居胡为见云壑,白日虚岚满秋幌。何水深蟠地底回,层崖险历空中上。

苍茫不知开辟始,咫尺须论数千丈。林湍远岫微有无,岩畔精蓝蔚萧爽。

杂树悬罗拂轻黛,寒松覆谷含清响。仙源或在人间世,洞口孤舟欲长往。

嗟我平生最漂泊,中年万事何鞅掌。忆昨征行多所经,至今绝境怀幽想。

雷霆半夜山忽至,风雨三春石应长。对坐聊歌隐士芝,无因一试仙人杖。

傅若金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170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