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傅若金
故园兄弟总相思,久客怀归屡失期。司马却惭题柱早,东方翻恨上书迟。
都门树暗愁中见,乡国花繁别后知。昨日南桥访春水,望云回首独多时。
楚渔父渡伍胥辞剑图歌
江有阻兮路有岐,时将迫兮来何迟。子弗渡兮我心悲,既渡子兮我何以剑为,吁嗟行兮子毋我疑。
棹歌六首 其五
去年船里逢端午,今年船里又端阳。九节菖蒲本仙药,如何曲曲似愁肠。
题山家山景二首 其二
雁起秋空树色遥,行人江上驻归桡。海门东去应千里,白日微茫见落潮。
送蒙古潘学士
奎宿凝华协帝符,龟图呈画照坤舆。衣冠治定通重译,竹帛文词变六书。
分教已从官独冷,致身宁论术犹疏。朝来鼓棹潇湘去,处处秋粳荐白鱼。
奉题陈参议溪山四雅图
陈公退食一事无,开閤示我溪山图。晴林当昼发烟雾,顷刻松阴生座隅。
恍闻鸣琴动疏竹,一亭宛在清溪曲。树下风声出舸船,石间水影摇棋局。
隔溪高堂郁森爽,丈人避世嗟长往。嗜书无论终日读,读画时更临风赏。
可怜九老幽致同,欲往从之不可通。我贫何时见此屋,怅望林壑生清风。
棹歌六首 其四
攀柳莫攀当路柳,系船须系上风船。当路人行无好树,上风浪小得安眠。
中秋有感四首 其四
翠华游幸地,怅望感清尘。洒竹啼宫女,持弓泣野臣。
金盘残月露,玉座倚星辰。独有龙鸾气,长令草木春。
题墨蒲桃
上苑根株少,风沙道路长。也知随汉节,终得荐君王。
伤哉行
伤哉何伤哉,出门闻天语,掩袂不敢哀。道傍行者但踯躅,使我寸肠为之摧。
呜呼上天生下民,下民何多灾。玉龙驾若木,奄忽复西回。
吾闻女娲断鳌立四极,胡不使之万古不动长崔嵬。
天高苍苍不可及,下民号之空仰泣。
棹歌六首 其三
待船日日恨船迟,船头水声无断时。昨夜天清好新月,谁家学得画蛾眉。
潞县舟中寄京师杨上舍诸公四首 其三
生来不识酒中味,忆昨故人常见招。不是多情能度曲,樽前恨杀董娇娆。
金竹道中书题桃花驿
征南万里使,行道畏蹉跎。平壤踰淮少,青山入楚多。
田依深谷转,路迫断崖过。后夜南楼月,羁离奈尔何。
归舟阻风
洞庭十日风势号,沙头客舟如系匏。沅湘九道白波立,衡霍千峰玄雾交。
神龙欲蛰无定窟,黄鹄将归愁故巢。咫尺城楼不得上,何因一望楚江郊。
金人击鞠图
古来北方善骑射,材力往往矜豪雄。吾观《金人击鞠图》,意气已欲横土中。
黄旗雕羽指天黑,绣柱龙鳞掀日红。鸣鞭纵辔捷一发,左回右折如旋风。
流星迸乱旗衣里,飞电翕忽生马鬃。极知此艺较轻矫,驰骋亦似观成功。
后来唇齿不自惜,纵习武勇终亡国。当时得失争一丸,百岁安危复何益。
送杜德常御史赴西台 其一
御史才华旧省郎,翩翩云路起鹓行。天回紫阁明奎壁,地切乌台动雪霜。
分陕定存周礼乐,过秦犹有汉文章。欲因巡郡还搜访,别酒临风意独长。
安南使馈香分送诸公
南越名香屑异才,远人持赠比璚瑰。采经铜柱秋云湿,薰对珠崖夕照开。
入朝喜见朱鸢定,充贡还随白雉来。久忆诸公喜分送,却愁薏苡误相猜。
送姚子微
双阙除书下玉阶,三湘回棹拂珠厓。天垂铜柱南低海,地入金陵北近淮。
江国雁来秋肃肃,驿楼鸡动晓喈喈。大家定有东征赋,鲑菜随船慰老怀。
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因怀旧游
题方叔高归羸集后
凤凰城中木落时,空斋独夜把君诗。最怜庾信肠堪断,常思阴铿鬓蚤垂。
和危山臞寄弟四首 其一
天子开朝策治安,近臣每入漏初残。香飘紫殿回金雀,仗下彤庭度玉鸾。
御苑纵田春正乐,边城吹角夜犹酸。腐儒未省经邦计,直道休歌《行路难》。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170篇诗文
寄河间赵运使
答别龙州萧从事韶
双剑图歌
简杨好问
古杨花怨
八十里山行
同孔学敏游仙游观
送林彦广祠南北镇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 其五
戏简张伯贞
送苏伯修侍郎分部扈跸
咏大树答靳御史
孙伯大山水图
题张齐公祠
立春日对雪
汉江衔山图
六月二十八日至京
题苏氏耕乐堂
浑沌石行
和孔学文从奏延春閤
奉题仇工部壁间古松图歌
九鹭图
用王著作见寄韵奉题其所寓听竹轩
送贺尚书致仕后赴召
和危山臞寄弟四首 其三
江州社日阻风
入室二首 其二
延津渡河
涿州楼桑村先主庙
和危山臞寄弟四首 其四
题章存诚十三马图
棹歌六首 其一
秋日怀揭翰林二首 其一
和陈宗道元夕怀江南绝句
过故妻墓
潞县舟中寄京师杨上舍诸公四首 其四
棹歌六首 其六
平安驿
送孙伯起掾岭南
却侍姬
萨天锡画屏
寄题进士宋翔仲书室 其一
长芦
棹歌六首 其二
闻张吏部督海运归咏怀奉简
次孙伯刚鹤雏诗韵
题书船入蜀图送黄尚质赴夔州蒙古教授
题松庵上人墨蒲桃二首 其一
会通河伯祠晚眺
寿王左丞
题张天彝山水卷
送何时学游湖南北
戏效子夜歌体六首与达兼善御史同赋 其三
群雁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