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酬金近山夜坐怀颖江少谷二子 其二

酬金近山夜坐怀颖江少谷二子 其二

明代 符锡

秋思何关客,忉忉逆旅边。凤城高士远,鲸海一旌悬。

勋业非吾事,文章岂世传。终当谢明主,相就白云眠。

诗人符锡的古诗

寄题水阳山二亭 其二

明代 符锡

静爱山亭好,青枫远市居。林秋万籁□,郊月四窗虚。

客访弹琴谱,儿雠种树书。传闻建溪叟,莫浪比经畬。

题梅谷次太守韵

明代 符锡

不见寒花破,风传何处村。写真诗落眼,牵梦客消魂。

谷口度春雪,城头掩竹门。幽芳抱终日,渠共尔忘言。

舟过南昌有怀谢李诸子 其二

明代 符锡

若在仙人馆,章门首重回。会风归翼喜,冲雨莫帆开。

契阔成何事,艰难况此来。新诗故满眼,相对不能裁。

静观徐先生挽卷

明代 符锡

两傅名藩事巳非,府中懿范见应稀。金枝重系兰苕在,风雨龙丘有□归。

送上舍孙氏叔侄还镇江 其二

明代 符锡

霜落寒城听晓钟,客帆无计又江东。风花不作飘零态,春色还看点缀同。

御史直声光汉册,贤良曲学愧辕公。若将途径分泾渭,末路何人令始终。

奉和曾宪长瑞鹤诗三首 其二

明代 符锡

华表归来志虑空,可曾回眼向鸡虫。风标自合群仙使,胎孕难将百鸟同。

立傍宪台严候吏,声闻江省濯清风。何时引子丹霄上,两两和鸣恊舜桐。

再游吕园奉次帻峰道长四首 其二

明代 符锡

未得酒中趣,难言我独醒。小儒初问道,达士岂徇名。

南郭昼多雨,西郊阴复晴。行厨频供客,何处异乡情。

风雨观桥于河西遂观莲于吕将军园亭嘉宾胜会与是用乘奉次骝山道长 ...

明代 符锡

质扑始兴郡,尚遗文献风。版图秦塞阁,韶奏舜台空。

二水城中启,千峰剑外雄。壮观聊纪实,得句不求工。

风风宿弥陀寺有怀双州大守偶颂桂洲公壁问隹制适相感发用韵一首

明代 符锡

滹陀冬日何清凄,美人相忆临故堤。山僧肃客钟鼓发,风雨横天旌旆迷。

父将身世等幻泡,岂复萍梗论东西。回首遥瞻紫宸近,卿云五色裁龙旗。

送陈上思思慎

明代 符锡

思州新剌史,为别意何长。职贡通南海,声闻过越裳。

凿蹄怀折坂,刷羽忆朝阳。麟凤应希有,将能滞一方。

舟阻真州戏柬其九诸同志 其一

明代 符锡

为问东风缘不发,江涛吹雪却西来。龙江咫尺无由渡,病酒愁衿那共开。

前韵奉答李慱厅二首 其一

明代 符锡

斋坛古杏半欲折,院柳庭花他自春。岂有桃蟠千岁实,只同枝作武陵薪。

生荑忽复缘何事,逸态频临畏损神。只尺天阶多雨露,可能抛掷任风尘。

送王方南守泉州

明代 符锡

郡符岩芣重,闽海足兴思。斋阁论心旧,都亭载酒迟。

苑边花蔟马,坐上雨催诗。何物堪持赠,遥传纪政碑。

茅亭避暑酬赵莲塘

明代 符锡

飒飒西风古壝傍,茅亭息马沐新凉。青林细管空悲切,杲日野池虚映光。

引客同心聊对酒,屏人独坐迥思乡。诸君莫自骄残寇,早晚还看靖一方。

与僧贞广

明代 符锡

象教弥将坠,何僧礼独虔。法轮无住脚,因果再生缘。

万劫身非有,千灯佛自传。惭予素餐客,负尔太平年。

买菊叹

明代 符锡

节前菊花贵,节后菊花贱。清霜萦故枝,不逐凡卉变。

伊何此世人,遽为眼青白。婉恋东市头,徘徊西城陌。

万事何不然,徒尔增凄恻。

六英歌

明代 符锡

至人炼金液,拂拭瑶台居。青鸟不烦使,六英游自如。

为问六英游,六英不可攀。洪涛倒海浮雪山,隐约仙人之华馆兮,日月照耀乎其间。

左拂沉香亭,右瞰□壶岛。五岳誇洞天,恍焉觉卑小。

请看桃李蒙春熙,晴霞散入仙源晓。仙源踣窅世莫穷,云水迢遥重复重。

绮窗朱户映深竹,曲槛回廊荫古松。有时云中隐隐望花光,云是六英之仙子摇佩莲渚傍。

行随双白鹤,坐对紫鸳鸯。纤手弄柔翰,繁弦响清商。

南山愿祝君王寿,千秋长此进霞觞。进霞觞,奠邦域,昔日尝闻穆天子神骏游八极。

后来服食者,纷纷竟何益。乃知大圣本无为,道本无为荷天祜。

尚愿英谐恊凤鸣,雨旸时若昭兹土。

庆坦翁七十诗

明代 符锡

习隐城西见草堂,坦翁徵寿与川长。鹿门耆德容何忝,璧水宾筵重有光。

松菊雅谁论壮节,朝衫老我愧行藏。悬车可待仍兼倚,把酒风鸢看并翔。

登芙蓉峰次铁峰先生韵

明代 符锡

双旌日晏渡河西,绝顶芙蓉路不迷。石臼竹竿泉袅袅,风檐露井树萋萋。

龙山事往怜吹帽,渔父言欺笑掘泥。谷口尚堪留一醉,黄花香衬马头低。

奉酬稽勋吕思泉写怀喜雪二首 其一

明代 符锡

仙郎天上访春来,文藻偏承景运催。大液镜中行度马,上林花底坐倾杯。

寒霾九土依稀尽,瑞霭千门次第开。何似伤秋悲宋玉,令人重忆楚兰台。

符锡

符锡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4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