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高濂
移来蜡国小黄香。似梅妆。胜梅妆。月中弄影,嫩色澹鹅黄。
较密更鲜溶腊润,妖冷艳,倚琼枝,立水傍。水傍。水傍。
傲雪霜。抱紫囊。幻行藏。化作黄姑,好颜色、金缕衣裳。
一段清幽,雅素道家妆。炼出庚辛丹灶火,金丹就,色吐金丹,满树香。
清平乐 其三 秋
树红云白。秋冷山衔碧。十二桥边霞影花。摇落芙蓉堪惜。
孤舟荡破深烟。日日看花水边。花下闲容白发,杖头剩有青钱。
长相思 怀人
雨声长。雁声长。信隔三秋泪两行。听来应断肠。
见时忙。别时忙。会少离多天一方。说来空感伤。
风入松 其四
荷花十里水浮香。夏日初长。披襟散发云深处,能教肌骨生凉。
折得碧筒劝酒,还堪荷叶为裳。
举杯浮白醉红妆。潦倒壶觞。山青不改年年色,无心云出云藏。
懒逐风尘炎日,且看烟树斜阳。
谒金门 黄葵
心倾日。一点孤忠默默。冷艳寒姿香酿蜜。向慕怜朝夕。
一任风欺露涤。愧人剩有心赤。可是不同春有色。开落谁曾惜。
惜分钗 美人
新妆束。人如玉。眼底波圆秋水绿。立娉婷。步轻盈。
风流前世,潇洒今生。软。软。
金莲软。香尘浅。燕子身裁花样剪。性儿潜。意儿甜。
同心比翼,恩爱沾黏。鹣。鹣。
醉桃源 夹竹桃
小桃红粉竹边匀。想见酒家春。翠烟低压澹霞痕。
照眼色偏新。溪畔路,误渔人。花底翻令忆避秦。刘郎一去隔芳尘。
梦绕渭川云。
醉公子 朱槿
路口西风媚。夕阳红欲醉。才放又惊残。荣枯朝暮间。
含露篱边泣。何人问颜色。百年如梦中。一晨花较同。
浪淘沙 其七
山冷白云秋。翠暖烟浮。黄花红叶满林邱。或驾轻车以寻壑,或棹孤舟。
禾黍刈田畴。芋栗全收。村村赛社竞歌讴。饱暖不知朝市贵,何忮何求。
重叠金 金钱
花镌红玉开日午。长恨宵分付尘土。模铸竟谁成。金钱旧得名。
人作樗蒲竞。共喜得花胜。旧说解通神。争怜不济贫。
惜分钗 金雀
花叶碎。枝条媚。软软扶风欲成醉。郁金香。剪鹅黄。
钗横鸾雀,枝插鸳鸯。双。双。
枝头羽。风前舞。个个轻盈欲飞去。睡朦胧。鬓髼松。
淋漓夜雨,飘泊东风。茸。茸。
卜算子 吉祥草
嫩叶暗青云,幽花分紫绶。不改阶前霜雪姿,此意君知否。
入坐眼生明,小算人同寿。南华瑞霭绿云铺,白石和悠久。
江城梅花引 蜡梅
高阳台 重九
黄菊擎霜,紫萸带雨,年华又早重阳。风喧病叶,夜来声满书窗。
晓看日放些儿影,渐云收、青吐山光。为怜戏马应弦,还忆穿杨。
芒鞋竹杖荷裳。快扳萝扪壁,峻岭崇冈。纵目流观,平沙雁落长行。
糗糕菊酒迎凉脯,且鲸吞、沉醉何妨。尽幽闲,佩萸力健,落帽人狂。
杏花天 杏花
抹红匀粉墙头面。轻烟混、垂杨金线。半落半开春眷恋。
掩映青旗村店。透韶光、初番娇颤。看上苑、酒酣芳宴。
不禁风剪剪,雨带花飞一片。
浣溪沙 夜坐
台厂高虚夜色凉。木樨开散月痕香。坐深风露湿衣裳。
心寂已无长短梦,身阅便出是非场。人间何处是仙乡。
遐方怨 怀友
云滚滚,雨霏霏。乡泪灯前,不信今番不湿衣。声声杜宇唤春归。
偏不向、客窗人卧,枕边啼。
天仙子 风仙
茸茸花颤秋深浅。金凤斜飞满庭院。摇弄西风故敢开,解桃愁,分杏怨。
不让春光红一片。
玉人松却黄金钏。绕丛攀折黄昏倦。捣向金盆色更奇,傍夜深,争笑卷。
朝看玉指猩红撚。
秋蕊香 水木樨
风露薄秋光暖。柔翠枝头花软。细蕊娇香凝笑眼。分得金波色浅。
木樨开落闲庭院。香风扇。未许西风卷。向露草还舒展。
青玉案 玉璁
轻烟低拂游丝倦。门掩昼长庭院。绿暗红残帘羃静。
夕阳影里,芳草丛中,一种花娇颤。
翠铺锦簇蝶身裁,看轻盈、还怜飞燕。舞向东风争得意,玉剪玲珑,枝横缭绕,娇砌开应遍。
眼儿媚 笑眼花
闲倚东风笑未休。巧倩抵轻柔。云衣雪面,月眉星眼,白玉搔头。
长条无计撩春住,朵朵似含羞。飞共丁香枝上,杨花风里,乱惹闲愁。
高濂
明浙江钱塘人,字深甫,号瑞南。所著《遵生八笺》成书于万历十九年,对养生保健等方法,收辑甚备。另有《雅尚斋诗》。► 152篇诗文
梅花引 红梅
四园竹 秋怨
四园竹 石竹
天仙子 其五 煮茗
鹧鸪天 闺情
醉春风 题情
风入松 闲适十首 其一
隔浦莲 金莲
东风齐着力 花朝
惜分钗 怀友
斗百花 紫菊
梅花令 茶梅
惜分飞 杨妃茶花
满江红 芙蓉
女冠子 玉簪
夜游宫 银木樨
人月圆 粉团
天仙子 其十 种花
高阳台 自述
荷叶杯 白莲
长相思 鸳鸯菊
天仙子 其六 谈棋
桃源忆故人 怀友
风入松 其七 晴湖
贺圣朝 红葵
天仙子 其八 吟诗
风入松 其四 冬湖
满江红 春感
小重山 棠棣
瑞龙吟 端午
江月晃重山 蓼花
海棠春 海棠
恋绣衾 夜合
点绛唇 红榴
清平乐 其二 夏
鹧鸪天 代作
醉花阴 垂丝海棠
瑞鹤仙 祝寿
风入松 其二 夏湖
鹧鸪天 闻筝
风入松 其十 雪湖
石州慢 春暮
汉宫春 牡丹
月照梨花 梨花
一箩金 黄菊
巫山一段云 琼花 一名玉蕊
早梅芳 梅花
新荷叶 红莲
豆叶黄 菜花
醉红妆 玫瑰
祝英台近 金灯
明月棹孤舟 茗花
洞天春 蕉花
蝴蝶儿 秋海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