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鹿门遗隐 其二

鹿门遗隐 其二

明代 顾清

江海收身五十馀,青山不改旧园庐。人来欲问遗留计,孙子躬耕又读书。

诗人顾清的古诗

将游佘山先寄北野先辈

明代 顾清

北山长羡草亭幽,有愧山灵欠一游。明日扁舟下横浦,只愁烟雨漫林丘。

送何溥之西川

明代 顾清

西望蜀川千万山,美人莲幕暂栖鸾。云连剑阁春前度,天近青城雪后看。

今日筹边宜得士,古来行道不论官。务閒好课戎郎学,拭目秋风振彩翰。

敬亭和赏菊联句至十月未觉次韵奉谑且为芍药寻盟二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开缄奕奕见风神,百过赓酬意转新。栗里黄花偏耐晚,谢庭红药觉含春。

追攀未觉亭台夐,题品时应翰墨亲。指屈东风宁几日,只愁无地著吟身。

芙蓉金菊间开

明代 顾清

时至园林百卉芳,纷纷紫绿间青黄。芙蓉不带春风面,依旧寒花一处香。

是日晚独酌小吴山下 其二

明代 顾清

圣主湛恩宽雨露,美人嘉赠比琳琅。一杯自劝忽成醉,明日扁舟真故乡。

邹邦辅求诗为塾师吴晋卿寿

明代 顾清

邹阳书里见吴融,曾记江楼一笑同。华发西风吟别后,碧山寒雨梦游中。

六千甲子春方始,再世门生道愈隆。拟折梅花寄君寿,杖藜行遍鹤桥东。

席间呈诸公

明代 顾清

一月十日雨不休,壶藤瓜蔓生蜗牛。情知春旱已无麦,所可复望秋田收。

寄巢燕子湿两翅,四散飞落谁家楼。句法清雄卢柱史,意气剧为苍生忧。

能言有笔断有子,多少阴妖凭社丘。

江中阁浅次金缓斋韵 其一

明代 顾清

浦口停帆换小舟,故人家近不须愁。竹林隐约分岐路,禾廪高低见有秋。

即事和三江

明代 顾清

尘沙日日起春阴,纵有红芳未许寻。正尔眼前怜蛱蝶,双飞无地不园林。

题姜少卿廷宪墨竹

明代 顾清

草草临池墨,萧萧落叶风。高情不可见,怅望越江东。

师邵复以诗送酒副双尊之句仍以一壶情所寄四句意能多散于篇内因效 ...

明代 顾清

一室环潦水,壶尊空倚墙。情驰北邻彦,所谓天一方。

寄我五字吟,四返意弥长。能许冲泥过,多哉招杜康。

五月十七日有感

明代 顾清

起望青山一浩歌,茫茫天意竟云何。百年正惜流水短,双鬓其如感慨多。

墨客有情悲素茧,阳侯无计挽颓波。愁来转觉渔郎好,白首烟江只钓蓑。

题吴子南梅花扇

明代 顾清

一枝清绝傍瑶池,消息须从雪里窥。待得玲珑开满树,狂蜂浪蝶已能知。

有草名雁来红者茎叶如鸡冠而无花得霜红甚俗呼老少年或画以贻樗翁 ...

明代 顾清

凉风过林薄,众绿俱以萎。嫣然丛苇间,见此春花姿。

物变理趋朽,化工岂其私。老螳缘其颠,顾盼如有思。

物情怜晚荣,予亦怀安期。因之发孤咏,持玩惜芳时。

题画送都指挥袁君归河间

明代 顾清

江海三年拥使旌,江风不动海波宁。瀛州可是垂纶地,万里燕然要勒铭。

为任芸轩题画兼以识别

明代 顾清

先生家住南村头,草堂占绝林塘幽。阴森竹树交户牖,屏居终岁忘春秋。

家藏旧书三万轴,子孙百世犹堪读。渔乡松乡及薇庵,后先声价遥相属。

先生读书不为书,春秋四十犹閒身。弹琴赋诗足真趣,壶矢终日留佳宾。

晴窗时临硬黄帖,铁画银钩照箱箧。广平老宋何足誇,高意直与钟王接。

新编古制收不遗,珊瑚宝树琅玕枝。人言一字不充饱,先生把玩恒忘饥。

鲰生忝是龙门客,十载过从如一日。天风吹人不得留,只尺遂成千里隔。

离筵示我古画图,画景彷佛南村居。青山九点遥相映,浅水平桥接芳径。

桥上人来知为谁,安丘横云远莫定。山林朝市不可偕,临图使我心悠哉。

便须立效报天子,还此同歌归去来。

杂书五首 其五

明代 顾清

妾本田家女,出身事蚕桑。十三学抛梭,十五成文章。

二十嫁夫婿,上堂奉姑嫜。伯姒调鸣瑟,小姑弄金簧。

清声激四坐,欢乐殊未央。回眸忽自失,羞涩归下房。

明灯发图史,彤管有遗芳。先哲岂予侮,永矢期勿忘。

秋夕露坐作

明代 顾清

玄天大无匹,要亦有穷处。不知穷处外,旷莽复何寓。

茫然仰太虚,㗳尔消万虑。规规尘网中,龌龊焉足谕。

骢马吟送同年于器之副宪浙江

明代 顾清

骢马行,骨权奇。连钱被体玉琢蹄,绣衣五采金带围。

据鞍顾盻生光辉,临发长鸣振金羁。振金羁,向江东,吴山飞度越岭重。

眼中自不见豺虎,敢有狐鼠留行踪。狐鼠空,豺狼伏,骢马行,来乎复。

汉家烽火照甘泉,昨日单于栖上谷。范生揽辔,志在澄清,我爱张子,埋轮都亭。

君不见天闲尚有未纯驷,可使骅骝长地行。

为卢悦清题竹四首 其三

明代 顾清

风吹楚云去,一半在君山。帝子不可见,江空闻佩环。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