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廿一日夜坐忆亡儿 其二

廿一日夜坐忆亡儿 其二

明代 顾清

视不成形举目存,青灯一盏近黄昏。彭殇竟是谁分出,妄使瞿昙欲断恩。

诗人顾清的古诗

题画赠寓馆罗翁及单希贤 其一

明代 顾清

京华相识半乡人,潞渚逢君意更亲。认取画中山好处,草堂归访故园春。

忆家园廿六首 其九 银杏

明代 顾清

鸭脚当年自一时,瓦盆雕砌影毰毸。黄封不遇头纲使,争得淩云百尺姿。

海棠四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屑玉涂坯艳一丛,内园开处锦屏幪。何人错认杨妃醉,泪湿春风忆梦中。

六言 其六

明代 顾清

霄汉九重云日,江湖万里风烟。田父相逢偶语,今年大是丰年。

题子渊内翰所藏画册 其一

明代 顾清

高树带秋色,扁舟移晚凉。兰桡经过处,细细白蘋香。

夜梦为人作幽居诗得二句嫌其寂寞而止既寤因足成之

明代 顾清

苔生井干草生阶,不见马蹄门外来。风月满庭书满架,一尊时对碧山开。

周世贞父六十

明代 顾清

海山金桃几年熟,天台灵源流水速。仙翁六十自世间,老圃西风终日閒。

凤雏衔书赤霄上,五彩朝阳烂相向。云中有路不可归,春酒盈尊独惆怅。

瓢笙四管寸脍鱼,咀羊城下梅花初。锦衣他日拜家庆,人看相如驷马车。

三日对客语

明代 顾清

田农仓积起耕耘,蚕女机丝粲五纹。万化流行视家政,百灵趋走听心君。

墦间醉酒妻孥恨,暮夜辞金天地闻。此外有占吾弗问,直须亲与见羲文。

再用翰林诸公韵 其一

明代 顾清

人间行路古来难,亦有南山与北山。莼菜可能羊酪美,张翰不共窕机还。

云林窈窕时孤往,蓬户寻常夜不关。翘首群龙会霄汉,沧洲天放老夫閒。

赋僮仆欢迎贺叔武尊人都宪致仕

明代 顾清

陶令还家日,欢迎走仆僮。人间长见画,林下复添公。

物色殊相近,遭逢夐不同。飞腾会明盛,扬历践昭融。

苕水犹遗爱,横山早息戎。全归渠亦喜,远涉路何穷。

指点桑榆茂,传观里巷空。挽衣参稚子,扶杖杂村翁。

黄菊霜前约,青山雨后功。行藏自吾道,消息任天工。

晚景看如此,皇恩信有终。丹青如解写,何羡洛城东。

前题次周北野韵

明代 顾清

城中每见说三亭,城外红阑此日凭。多事只从春梦起,好诗今作画图称。

金沙玉涧交旋拥,布袜青鞋稳降升。百年如此良不恶,陇头休问鹤书徵。

两峰书屋

明代 顾清

青山相对起,我屋住中间。读书有时倦,曳履看青山。

峰头云气来,飞翠入窗户。相逢载酒人,却度前冈去。

摊书石床上,偶坐窗前树。微风山半来,松花落无数。

斜阳度西岭,返照松下石。莓苔新雨过,灼烁炫金碧。

湖东海月出,山半竹窗虚。斜白棂间壁,分明见蠹鱼。

明月照前峰,影向北峰落。幽人夜启扉,惊去松梢鹤。

湖头三尺雨,峰顶云一寸。雨止山依然,琴书得馀润。

自有两峰来,几人此高卧。掩卷问青山,岩花向人堕。

试后待榜题桂花期顾时亨次舜和韵 其二

明代 顾清

忆从年少看花谱,数到红梅已厌迟。入手天香笑今日,秋风己过第三枝。

题孙良辅所藏小景四幅 其二

明代 顾清

坛杏无花到水莲,中间辽阔二千年。窗前风月湖边景,只恐丹青未易传。

同年宋良佐巡按得代以书留别赋此寄赠 其一

明代 顾清

黄叶柴门忆驻鞍,瓜期屈指又秋残。玉尊不及沙头饯,明月长留海上寒。

南村约庵雨中过访喜新街成饮平胃散酒是日谈论间多可慨者别后赋此 ...

明代 顾清

白云本是青云侣,今雨依然旧雨人。舆力竞誇新路稳,酒奴还说近方醇。

纷纷且置人间事,皦皦谁全物外身。毕竟浮生几两屐,欲将泰华等游尘。

别驾高君解绶归众皆叹惜竞为诗以送之予亦继作

明代 顾清

听鹤亭前酒一卮,柳条花萼共依依。也知物色皆天予,但觉风光能愿违。

羁绁可能长客路,云山从此谢尘衣。漻然冰玉脂膏地,犹喜吾人有是非。

斋居 其一

明代 顾清

日暮浮云尽,瑶空湛虚明。北辰俨中居,列宿环四营。

搀抢既不动,彗孛亦潜精。朗月行中街,垂辉彻洞冥。

感此念畴昔,忽如初梦醒。泠然遂忘寐,整冠候鸡鸣。

辛亥感兴六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秦皇肆吞噬,王白亦雄哉。汉祖仗黄钺,韩彭后先来。

仁暴虽异趋,戡定各奇才。悠悠千载下,文胜武略颓。

貔貅百万辈,孰是长城材。虎卧不脱爪,天行不废雷。

干羽悠有苗,兹运久未回。

辛亥感兴六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六籍无孔孟,诸子竞为书。班马雄两汉,韩柳后驰驱。

斯文虽未丧,元气久已殊。云胡后来者,每变日下趋。

靡然事华藻,琐甚雕虫鱼。杳眇乱人耳,黄钟委路衢。

时无欧阳子,谁为扫其芜。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