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顾炎武
曾提一旅制黔中,水蔺诸酋指顾空。入楚廉颇犹未老,过秦扁鹊更能工。
风高剑气蛉川外,水沸茶声鹤涧东。桥畔相逢不相识,漫将方技试英雄。
孝陵图
钟山白草枯,冬月蒸宿雾。十里无立椔,冈阜但回互。
宝城独青青,日色上霜露。殿门达明楼,周遭尚完固。
其外有穹碑,巍然当御路。文自成祖为,千年系明祚。
侍卫八石人,祗肃候灵辂。下列石兽六,森然象卤簿。
自马至狮子,两两相比附。中间特崒嵂,有二擎天柱。
排立榛莽中,凡此皆尚具。又有神烈山,世宗所封树。
卧碑自崇祯,禁约烦圣谕。石大故不毁,文字犹可句。
至于土木工,俱已亡其素。东陵在殿左,先时懿文祔。
云有
淮北大雨
秋水横流下者巢,踰推百里即荒郊。巳知举世皆行潦,且复因人垂苦匏。
极浦云垂翔湿雁,深山雷动起潜蛟。人生只是居家惯,江海曾如水一坳。
瓠
瓠实向秋侵,呺然繫夕林。不材留苦叶,槁死亦甘心。
偶伴嘉蔬植,还依旧圃寻。削瓜输上俎,剥枣逊清斟。
卫女河梁迥,泾师野渡深。未须惊五石,应信直千金。
作器疑无用,随流谅不沈。试充君子佩,聊比国风吟。
拟唐人五言八韵 其二 高渐离击筑
神州移水德,故鼎去山东。断霓夫人剑,残烟郭隗宫。
身留烈士后,迹混市儿中。改服心弥苦,知音耳自通。
沈沦馀技艺,忼慨本英雄。壮节悲迟晚,羁魂迫固穷。
一吟辽海怨,再奏蓟丘风。不复荆卿和,哀哉六国空。
亡友潘节士之弟耒远来受学兼有投诗答之 其一
生平不拟托诸侯,吾道仍须历九州。落落关河蓬转后,萧萧行李雁飞秋。
为秦百姓皆黔首,待汉儒林已白头。何意故人来负笈,艰难千里愧从游。
赴东六首 其六
天门詄荡荡,日月相经过。下闵黄雀微,一旦决网罗。
平生所识人,劳苦云无他。骑虎不知危,闻之元彦和。
尚念田昼言,此举岂足多。永言矢一心,不变同山河。
赠于副将元凯
尝笑苏季子,未足称英俊。雒阳二顷田,不佩六国印。
当世多贤豪,斯言岂足信。于君太学髦,文才冠诸生。
怅然感时危,遂
亡友潘节士之弟耒远来受学兼有投诗答之 其二
十年离别未言还,楚水枫林极望间。野雀暮归吴季庙,寒涛秋拥逝胥山。
人琴已逝增哀涕,笠屩相看失壮颜。独有士龙年最少,一朝词笔动江关。
华下有怀顾推官
秋风动乔岳,黄叶辞中林。策杖且行游,息此空亭阴。
伊昔吾宗英,赋诗一登临。尔来阅三纪,斯人成古今。
邈矣越石啸,悲哉嵇生琴。钟吕久不鸣,乾坤尽聋喑。
为我呼蓐收,虎爪持霜金。起我九原豪,狝彼田中禽。
下见采薇子,旧盟犹可寻。神理傥不暌,久要终此心。
钱翁
和扁日以遥,治术多瞀乱。方书浩无涯,其言比河汉。
彭铿有后贤,物理恣探玩。耻为俗人学,特发仁者叹。
五劳与七伤,大抵同所患。循方以治之,于事亦得半。
条列三十馀,有目皆可看。略知病所起,可以方理断。
哀哉末世医,误人已无算。颇似郭舍人,射覆徒夸诞。
信口道热寒,师心作汤散。未达敢尝之,不死乃如线。
岂如读古方,犹得依畔岸。在汉有孝父,仁心周里闬。
下诏问淳于,一篇著医案。如君静者流,嗣子况才彦。
何时遇英明,大化同参赞。
赠李贡士嘉
居然汉代表遗民,犹向甘陵说党人。久矣泥涂嗟绛县,不妨渔钓亮河滨。
花香元亮篱前酒,雨垫林宗野外巾。此日耆英谁得似,饮和先作一方春。
寄潘节士之弟耒
笔削于年在,英灵此日沦。犹存太史弟,莫作嗣书人。
门户终还汝,男儿独重身。裁诗无寄处,掩卷一伤神。
和陈芳绩诗 其四
九尺身长鬓正苍,儿孙森立已成行。才过冰泮烹鱼馔,未到秋深摘果尝。
绕院竹光浮茗椀,透帘花气入书床。只应洁疾犹难化,莫学当时费长房。
寄刘处士大来
刘君东鲁才,颇能䆒经传。时方浑九流,发愤焚笔砚。
久客梁宋间,落落无所见。弃家走关中,自结三秦彦。
便居公瑾宅,直上高堂宴。忆昨出门初,朔风洒冰霰。
独身跨一驴,力比苍鹰健。崎岖上太行,彳亍甘重趼。
一过信陵君,下士色无倦。赠别宝刀装,宾僚陪祖饯。
麾楫渡蒲津,骏马如奔电。上下五陵间,秦郊与周甸。
花残御宿苑,麦秀含元
黄侍中祠
侍中祠下水云昏,有客悲歌叩郭门。古木夜交贞女冢,光风春返大夫魂。
先朝侍从多忠节,当代科名一状元。莫道河山今便改,国于天地镇长存。
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
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山回路转不知处,到今高士留空言。
太邱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
曾作诸生三十年,老来自种溪前田。四百甲子颜犹少,有与疑年但一笑。
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熳皆天真。酒酣却说神光始,感慨汍澜不可止。
老人尚记为儿时,烟火万里连江畿。斗米三十谷如土,春花秋月同游嬉。
定陵龙驭归苍昊,国事人情亦草草。桑田沧海几回更,只今尚有遗民老。
语罢长谣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与君同是避秦人,不醉春光良可惜。
春非我春,秋非我秋。惟有桃花年年开,溪水年年流。
为君酌酒长无愁。
詶王生仍
故国羁人怨诽深,感君来往数相寻。都将文字销馀日,难把幽忧损壮心。
演易已成殷牖
谒孟子庙
古殿依邾邑,高山近孔林。游从齐魏老,功续禹周深。
孝弟先王业,耕桑海内应。期应过七百,运岂厄当今。
辩说千秋奉,精灵故国歆。四基冈上柏,凝望转萧森。
过朝邑王处士建常
黄鹄山川意,相随万里翔。谁能三十载,龟壳但支床。
不去 其三
欲投海岛问田横,却恨三齐路不平。记作安平门下客,当时曾见火牛兵。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
永平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
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笃在陈君上年署中
义士行
悼亡 其四
上路光禄太平
三屯营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
邯郸
海上(四首)
广昌道中二首 其二
摄山
大行哀诗
重至京口
拟唐人五言八韵 其一 申包胥乞师
秋风行
霍北道中怀关西诸君
王官谷
将远行作
昌黎
春半
岁九月麌令伐我墓柏二株
三月十九日行次嵩山会善寺
古隐士 其二
古北口 其一
詶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古北口 其三
海上行
和陈芳绩诗 其三
赠林处士古度
杭州
送归高士之淮上
友人来坐中口占二绝 其一
赋得秋柳
赠刘教谕永锡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 其三
偶来
八尺
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 ...
重至大同
双雁
郝将军太极滇人也天启中守沾益余于叙功疏识其姓名今为医客于吴之 ...
衡王府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 其二
瞿公子元錥将往桂林不得达而归赠之以诗
华阴古迹二首 其一 平舒道
上吴侍郎阳
土门旅㝛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
王家营
居庸关 其二
汉三君诗 其二 光武
秋山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