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管讷
官柳乌啼曙色催,满衣风露早朝回。归期想在重阳后,为报黄花缓缓开。
阅耕轩
瑶溪一曲绕田庐,日对耕耘自读书。淳俗无虞那佩犊,丰年有梦每占鱼。
倾筐敬馌朝烟里,短杖徐行夕照馀。最爱后昆勤播穫,始知经训在菑畬。
和吴教授夜饮二首 其一
短鬓灯前白,衰颜酒后红。光阴百年内,谈笑几回同。
礼乐雍熙日,衣冠揖让风。吾侪逢盛际,何得在蒿蓬。
墨桃花
武陵仙子绛绡裳,爱向春风试艳妆。一自别来颜色改,可堪憔悴见刘郎。
咏菊八首 其八 御袍黄
花比宫袍一色黄,上林开处占中央。临轩长荷君王赏,带得天家雨露香。
咏菊八首 其七 紫金团
一簇奇花上苑栽,綵云堆满辟寒台。应将重价论千饼,买断秋光二色开。
髹几
髹几承恩赐,书堂便老臣。始知离荫室,终得近华茵。
简牍从多积,尊彝可间陈。色侵书叶冷,光映墨花新。
坐次移来稳,吟边倚处频。芸香微隐雾,梅影暗横春。
赤舄应难儗,乌皮讵可伦。量心知并洁,鉴貌信能真。
独对怀殊遇,相依愧此身。赋成青玉案,欲报谅何因。
钦赋大将征回
圣念苍生重拓边,王师奏捷凯歌旋。千营列栅天笼野,万灶连山地涌泉。
鱼海于今归版籍,狼荒从此靖风烟。华夷一统文明日,共祝吾皇亿万年。
参侍征南道中 其一
一溪水清石可数,千峰雨来云乱行。马蹄踏踏秋风里,无数好诗吟未成。
鹰鸡行
白日中庭忽风过,鹰攫鸡雏半空堕。谁家失之无处寻,家奴拾得如拳大。
毛血淋漓殊可伤,性命幸脱饥鹰肠。山妻丁宁勤喂饲,爱护真如孤凤凰。
锦毛渐长双冠耸,可爱花阴斗时勇。我虽老馋不尔烹,留取年年作雏种。
过芜湖望天门山
扬帆下芜湖,梁山在吾目。大江从西来,天门势如束。
川日波上明,野树烟中绿。良朋有佳制,每愧貂难续。
顾兹欲忘言,何以慰心曲。
松窗听雨为西安杨公圭赋
草堂千个种长松,好雨时来紫阁峰。声到风枝惊睡鹤,势回云壑起潜龙。
暮樵邻父归应湿,晨汲家僮出更慵。且喜官閒清两耳,逢人莫说大夫封。
患足行
晚朝骑马归,风雨忽萧瑟。中涂虽泥泞,马稳幸无失。
到家下马灯火明,妻子见我欢相迎。开筵举酒饮未已,刁斗城头敲二更。
我因良马蒙君赐,长恐官奴疏喂饲。欢槽刍粟夜频看,恩极那能有全寐。
促灯下堂催上刍,泥滑失脚嗔人扶。苍黄不知骨已折,始信人间无坦途。
乌乎生死固有时,祸福岂无命。塞翁塞翁勿复论,卧看杨花风不定。
华亭钱全庆馀先生奉别廿馀年尝辱垂问因寄谢之
乡里衣冠独老成,秪将清白度平生。著书己续云间志,卖药宁逃歌上名。
斗酒长歌心自适,孤灯细字眼逾明。愧余窃禄王门下,千里何勤月旦评。
赠洪山霖藏主
上人典藏东岩阁,阅尽西来贝叶书。秋水莲花千百亿,一莲花上一真如。
九月廿五日值余初度诸友以诗酒见寿于舟中赋五言长律一首以谢云
老去逢初度,
次陆伴读风雨舟中
客路三秋雨,江帆万里船。惊鸥离急浪,去鸟没荒烟。
白日长歌里,青山薄醉前。新诗虽寡和,缓笔待重编。
送程彦明归扬州分韵得愁字
离人江上发,归思满芳洲。客路烟中树,春帆雨外舟。
青山千里别,白首十年游。应有璚花咏,还将慰远愁。
过乌沙夹答诸僚友二首 其一
晓过乌沙夹,秋风万斛舟。青天云际雁,白浪水中鸥。
兄弟皆良会,江山足胜游。行行红日近,佳气蔼皇州。
题奚瑛鹄山书屋
黄鹄山家城里居,一城金帛走商车。老夫独数贤兄弟,闭户齑盐读父书。
七夕饮谢氏偪侧轩
偪侧轩中饮,彬彬列俊髦。上庖行盛馔,大瓮出新醪。
香霭雕盘雾,茶鸣石鼎涛。主人能倒屣,我辈复同袍。
诗险才应捷,杯长兴愈豪。良时偏易迈,嘉会岂频遭。
有幸陪清赏,无惭赋老饕。厌厌归已夜,河鼓在林皋。
管讷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时敏。少即能诗。洪武中征拜楚王府纪善,迁左长史,事王二十余年,以忠谨闻。年七十余致仕,楚王请留居武昌,禄养终身。有《蚓窍集》。► 209篇诗文
和吴教授晚泊大信阻风
题胡长史雪舟卷
丁丑仲春闻兄勉翁因门役从军不知戍所有忧而作
李哥行
送乐长蒋法宏母忧南还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 其十九 石头口
病足二首 其二
舟中写示萧雷二伴读
素堂
清明感怀二首 其二
审理正蔡原辅遣子还天台省亲
答僧南洲写梅见寄 其二
和季翔韵简洪山海禅师还山
和陆伴读泾江晓行
弹琴小景
来德堂为中都国学分教林敬伯赋
参侍平靖州诸蛮次季翔韵
咏菊八首 其二 黄牡丹
赠别乡友孙汝达
送仓使杨宗彝回沔阳
敬和画碧桃诗韵
山水便面
送武昌太守王德芳入觐
晓发泾江
送李云仲之蓬莱丞
墨窗为越人赵撝谦赋
伴读周庠求题其师叙南游克成先生双溪草堂
行马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 其三 安江
送进士奚瑛服阕赴京
谢赐虎肉馒头
京中怀季翔 其二
辛巳中秋
观射柳赠陈佥卫琰
赠洪山龙门海禅师侍者真净
春江捕鱼图
敬赋白鹰
送僧溥天渊东归
少小从行伍二首 其一
竹鹤图为医士仵思道题
吴农四时歌 其三
和季翔梦与海禅师看牡丹之作
江行 其四
分题得三槐亭送凤阳知府李文为弟极刑还乡
礼部颁王府文官诰敕次审理王敬德韵
丙子秋八月偶书
送曹公启
毗陵薛黉自号渊泉求铭其室
哭钟伯纪先生
九曲山房为宁波史孝子赋
答僧南洲写梅见寄 其一
和鹤年先生访补衲和尚诗
题中书舍人朱孟辩墨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