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偶成四绝 其三 乞贷

偶成四绝 其三 乞贷

明代 归有光

西窗睡觉日方曛,坐见青山起暮云。剩得少年狂易在,向人犹自说刘殷。

诗人归有光的古诗

驰驿

明代 归有光

密殿朱衣客,圆牌金字符。恩光留日月,歌吹渺江湖。

百馆牙盘馈,千夫锦缆呼。何如乘一叶,来往似飞凫。

东房夹竹桃花

明代 归有光

奇卉来异境,粲粲敷红英。芳姿受命独,奚假桃竹名。

昔来此花前,时闻步屧声。今日花自好,兹人已远行。

无与共幽赏,长年锁空庭。昨来一启户,叹息泪纵横。

金陵还家作

明代 归有光

自从出门口,预言相见期。西风扬子渡,犹嫌归棹迟。

于今对寒月,芭蕉露漓漓。一儿县城西,一女松江湄。

心情两萦系,有如蛛网丝。

丙辰自南宫下第还避倭往来无定居亲交少至独

明代 归有光

江乡卜筑又城皞,春去秋来似雁臣。
总是寂寥扬子宅,如何更有问奇人。

琼州张子的与余同年俱为县令江南子的自建德

明代 归有光

岭表生异人,始兴最开先。
余公亦崛起,屹屹天圣闻。
圣代丘文庄,富学迈昔贤。
忆余童丱时,尝听家君言。
吾郡有桑生,恃才颇轻儇。
公见即识之,进奖席每前。
夫人出佩玉,珍馔罗绮筵。
当时吐哺风,与古能比肩。
公文根理要,不肯事纤妍。
奈何浮薄子,辄尔论议喧。
子的来公乡,年往志愈坚。
共余曲江宴,面带鲸海颜。
问公石屋在,世业存遗编。
君今为县吏,宦辙如邮传。
庙堂亦无意,何以不少怜。
使君自天来,万里往复旋。
君才岂不办,古道多屯邅。
叹息时所尚,为废循吏篇。

题周冕赠任别驾卷 其三

明代 归有光

东仓白昼静城闉,烟火连天豺虎嗔。忽驾回潮趋海道,传呼尽避瘦官人。

甲寅十月纪事 其一

明代 归有光

沧海洪波蹙,蛮夷竟岁屯。羽书交郡国,烽火接吴门。

云结残兵气,潮添战血痕。因歌祁父什,流泪不堪论。

恨诗二首 其一

明代 归有光

清辉比秋月,游魂散朝霞。首丘言犹在,易箦意何嗟!

平生丈夫志,寄死宫人斜。曾参为原母,杜氏岂无家。

偶成四绝 其三 乞贷

明代 归有光

西窗睡觉日方曛,坐见青山起暮云。剩得少年狂易在,向人犹自说刘殷。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七

明代 归有光

任公血战一生馀,莲碧花桥村坞虚。义士刘平能代死,吴门今不数专诸。

碛砂寺

明代 归有光

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
莲宇已燹荡,土墙何迤逦。
淡淡远天色,梅花带寒雨。
溪回竹树交,风吹鸟雀起。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

甫里天随寺

明代 归有光

偶过白莲院,为寻绿鸭池。僧开虫罥户,人到鸟惊枝。

斜日半庭雨,清风数卷诗。空门住遗像,千载尔为思。

火鱼

明代 归有光

水畜非昔种,火鱼自新肇。仅以数寸奇,忽见五色皦。

勺水停渊澄,方池恣回绕。春雨生绿萍,秋风梦红蓼。

真于盆盎中,独觉江湖淼。每看银鬣起,时睹宝尾掉。

濡沫蹄涔宽,吞舟坳堂小。少年共咄叱,穷日相戏嬲。

饲虫疲僰童,汲泉困王媪。海上家尽然,吴中时仿效。

谁思闻鹤唳,直比象龙扰。此物多变幻,为状异昏晓。

鲜妍骇羽化,憔悴怅色皫。物理呈怪象,天宇信奔鸟。

何者为妖祥,何者为吉兆?天子今万年,皇图日绵绍。

沧海竟清晏,小夷悉刳剿。周山进白鹿,霜毛何皎皎。

会当长此鱼,贡之跃灵沼。

宋康王乘龙渡河

明代 归有光

大漠风悲青盖遥,七陵烟雨暮萧条。康王若得真龙驭,肯向钱塘问海潮?

光福山

明代 归有光

十载重来古寺中,布衣犹似昔年逢。山僧却记吾名姓,不击阇黎饭后钟。

过兴济

明代 归有光

河水迢迢去路赊,春风不住捉飞花。行人共说前朝事,指点当时戚畹家。

奉酬冯太守行视西山关隘次宋庄见弃田有作

明代 归有光

云代搏胡兵,千里羽书亟。
戒邻畏明牧,循山转危踬。
通谷数行周,在所皆行至。
猃狁虽匪茹,中国亦有备。
所悲《云汉》诗,余黎靡孑遗。
今岁洪水割,怀襄颇不异。
巨浪落高崖,排蹙万石坠。
周原昔禋禋,一朝化碛地。
野老向天哭,前古所未记。
迢迢孤岭绝,习习阴风吹。
月明清霜白,虚馆不成寐。
何计恤疲氓,赋诗以言志。
往往展卷读,纸上见残泪。
昔闻《舂陵行》,今人岂轩轾。
余亦忝禄食,空尔徒叹愧。

丙辰自南宫下第还避倭往来无定居亲交少至独有一二同志时来问学

明代 归有光

江乡卜筑又城皞,春去秋来似雁臣。总是寂寥扬子宅,如何更有问奇人。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二

明代 归有光

二百年来只养兵,不教一骑出围城。民兵杀尽州官走,又下民间点壮丁。

吴山图记

明代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9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