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郭谏臣
散衙行市里,正值暮秋时。露冷芙蓉老,林疏橘柚垂。
西风鸣画角,细雨掩青旗。书去乡关杳,悠悠千里思。
舟次凤凰山对月有感
凤凰山下系孤舟,坐爱冰轮涌碧流。雨过柳塘凉入夜,风生荻渚景疑秋。
鬓华老去知难再,心赤年来愧未酬。十载风霜淹宦辙,凄凉风木使人愁。
暮抵雄县
鼓乐喧阗震耳鸣,远劳车马出郊迎。平沙堤上留行辙,弱柳风前拂去旌。
添我腰黄诚异数,误人头白是虚名。从今勘破人间事,好向湖山续旧盟。
夜泊南桥移樽桥上玩月
湖上风生席,帆收月满船。桥临芳树杪,酒送白云边。
春老花将尽,宵分客未眠。故人同话旧,潦倒醉青毡。
晨登大茅峰
肩舆涉险到仙源,一路泉声入耳喧。岩畔苍松千岁古,洞前瑶草四时繁。
龙潜幽壑生云气,龟断荒碑积藓痕。便欲飘然避尘世,采芝何处访东园。
赠别张郡理应召北上
英妙终军蚤弃繻,吴中佐郡日悬鱼。秋风祖道仙踪远,满路棠阴拂使车。
太宜人卧病兼程夜归
何事促归心,孤舟入夜深。霜飞北堂冷,日薄西山阴。
坐久时长啸,愁来还独吟。每思断机训,不觉泪沾襟。
夏日卧病村居
幽栖仍卧病,终日掩柴扉。竹圃莺啼倦,苔阶客到稀。
松风清入幕,梅雨细沾衣。向晚诸僮仆,西郊种豆归。
吴江道中二首 其二
扬舲过笠泽,回望是姑苏。驿路分南北,烟帆半有无。
孤城临巨浸,平野插浮图。今夜长桥月,清光映玉壶。
上方流云亭小坐
日浴湖光净,山含秋气深。白云迷古寺,黄叶坠疏林。
水送亭中色,峰移石上阴。相逢此佳景,杯酒醉还斟。
秋日登滕王阁
高阁崔巍入太清,閒来登眺不胜情。开帘山向樽前落,俯槛云疑衣上生。
夕照霞飞红欲敛,秋江水涨绿初平。乾坤纳纳堪容我,愧缚悠悠世上名。
早发南行口占
泽国春寒花事迟,行人临发又愆期。今朝放棹梁溪去,处处东风飐酒旗。
早发进贤过罗溪湖上
山城侵晓发,花露湿星轺。日浴湖中水,虹飞堤上桥。
柳塘风渐起,荻渚雾全消。传食真堪愧,何能答圣朝。
自赣抵万安舟中遣兴
一棹春江上,东归似季鹰。自怜同白璧,忽尔避青蝇。
非是嫌官缚,多应免盗憎。海天鸿独举,万里任鶱腾。
早春日晨起遣怀
斗帐孤眠怯晓寒,起看红日已三竿。谁怜病后腰肢小,自觉閒来晴境宽。
柳色弄晴烟未散,梅花破冷雪初残。从教春满西郊外,绕路芳菲簇锦鞍。
夜泊严墓镇灯下闻歌
客路黄昏后,移舟近钓矶。夜长频剪烛,露冷欲添衣。
桑落浮杯绿,车螯入馔肥。醉馀闻妙曲,响遏白云飞。
赵州怀古
长杨夹道引鸣驺,夜宿燕南古赵州。草满丛台非旧日,月明泜水处空流。
也知此处荆蓁地,多是当年歌舞楼。陵谷变迁人不在,关河烟锁古今愁。
柏乡遇铨司旧吏时为县尉赋此
客途逢故吏,知我旧铨郎。作尉同梅福,之官在柏乡。
严城勤斥候,传舍盛供张。更向虞君问,云何去庙堂。
送董太仆归省华亭
十年抗节戍蛮荒,仗剑归来鬓未苍。赤胆朝天时共瞩,锦衣归昼里生光。
秋高淮海鸿飞远,月满华亭鹤唳长。知向故园晨省处,好将莱綵慰高堂。
夏日放舟过蠡东别业
扬舲过蠡口,言往习池游。竹径红尘远,柴门绿水流。
一樽时遣兴,竟日可消忧。坐久凉风发,林塘六月秋。
元旦圣节口占二绝 其二
晨夕严装上帝都,聊从远地效嵩呼。方今天子真明圣,夏启周成得似无。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晓发赣城江行下省
午过皂口驿
夏日书斋二绝 其二
秋夜起坐
晨起遣兴
送马宪副同年之楚
雨后独坐漫兴二绝 其二
春日访方司训二首 其二
冬夜与诸友同集冯郡伯园亭分得栖字
晓发娄江将访王棘卿元美
将往赣南治行二首 其一
瑞州公馆月夜有怀
经韩信旧城
金陵下第东归
舟中晨起
毗陵别伊仪部同年北上
竹梧书舍晓起
送王司业同年北上三绝 其二
送王大参同年南还二首 其一
永城太邱驿
春日睡起
赠别张明府二绝 其二
送王古庵侍御之夜郎
斋居夜坐
钱塘江上起行
赠别王少府擢任比部
吴城夜归
冬日与客游西山
斋居二首 其二
雨中自南康回赣州作
晚过内邱
安仁道中漫述
晚过蠡西旧宅与客小坐二首 其一
南园口占二绝 其一
春日吴郡侯枉顾山庄奉寄二首 其一
送王大参同年南还二首 其二
春日游石湖因登张幼于浮黛楼
十六夜抵虎山桥
赠方司训子静次许太仆韵
回过滁阳重别太仆三省丈
雨后南园晓望
春晚省中书感简许司封同年
雨中与客游石湖同饮盟鸥亭二首 其一
峡江舟中晚坐二首 其一
晓渡漕湖
毗陵舟中
都门与王比部马宪副申内翰三同年叙别二首 其二
王庄驿遇同年刘宪副
天街月夜
上巳日与客同登虎邱二首 其二
蠡东别业
赠别同年李侍御补郡
看童子种豆
蠡溪秋夜
十四夜与方司训金进士临水玩月
新夏日访钱文学兄弟
途中有怀灵殿寺梅花三绝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