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万户手卷

题万户手卷

元代 郭奎

江东子弟义为兵,万户新承紫绶荣。吴楚故都形胜在,春秋国士射文并。

五花习射宛西马,细柳连屯霸上营。闽海百蛮犹未服,几时整旅又从征。

诗人郭奎的古诗

寄陈教授敏 其二

元代 郭奎

松树连檐翠色多,南湖春水澹生波。习家旧宅云林在,明月满船听棹歌。

寄从弟贞 其一

元代 郭奎

水殿春深宝帐开,云中箫鼓下瑶台。女巫定索迎神曲,玉字泥缄着意裁。

题裕约之圆通旧隐

元代 郭奎

匡庐最佳处,石耳两峰齐。寺有圆通阁,亭馀苏子题。

万壑飞霞满,千松积翠迷。愿结莲花社,从师过虎溪。

题无相庵

元代 郭奎

尚书塘上寺,宝树雨花多。说法龙曾听,谭经鹿更过。

灯影悬晴塔,香烟散晓坡。空门真乐国,浮世欲如何。

金陵简刘仲修昆玉

元代 郭奎

姑孰城中君送我,端阳重上宛溪船。多情云树愁如海,回首风尘暗隔年。

东海未成高士蹈,南冠应赖故人怜。重来不见刘公干,别卜交期在九泉。

出五城

元代 郭奎

五岭东头更五城,一川如出武陵行。人家烟火连机杼,蚕妇桑麻执篚籯。

春日向暄田鼓急,晓溪初涨石梁平。十年歌舞扬州梦,争似依山阅耦耕。

重忆西岩访旧

元代 郭奎

鶗鴂声中宿雨晴,白云閒傍马头生。东邻茅屋新烟起,南涧石桥多水平。

野鸟见多还问姓,山花开尽不知名。故人宅近青松下,未到柴门已出迎。

送王彬叔往同安二首 其一

元代 郭奎

驾言出城门,遥望西南路。别离良在兹,嘉会不常遇。

置酒张琼筵,绸缪复凝伫。饮饯未崇朝,聊以慰情素。

翩翩白罗裳,皎皎琼瑶树。高步凌青云,岂为缁尘污。

春江及信潮,方舟袭兰杜。小人众所疑,君子谁不慕。

久欲同车子,攀辕莫能去。惜哉苦淹留,年芳易迟莫。

顾瞻怀殷勤,增我越乡虑。

寄刘彦基同知五绝 其二

元代 郭奎

御史台前锦绣坊,千官同日宴刘郎。如今换却青骢马,潦倒风尘两鬓霜。

游罗汉寺

元代 郭奎

步出城东门,褰裳涉西澨。幽寻穷四郊,日入未遑已。

逍遥远尘踪,夕憩空门里。阴阶转长廊,金碧炫晴绮。

园池清且深,水竹澹如洗。追念畴昔欢,岂谓重来此。

春日阶载阳,百物含芳卉。好鸟向我鸣,高僧见人起。

閒云石上生,天花覆瑶几。信宿方告还,行行讵能止。

新丰市

元代 郭奎

过新丰,待沽酒,雪华当空大如手。断桥荒店无人烟,独有寒梅伴疏柳。

忆昔江东未搆兵,我亦曾经此地行。东家槌牛出新酿,西家开宴还吹笙。

春风步障千花锦,当垆美人劝客饮。形势虽非汉祖为,彷佛咸阳旧陵寝。

停骖慷慨怀马周,我欲濯发临清流。斗酒不可得,高兴良难酬。

着鞭遥指敬亭路,孤云日暮心悠悠。

重忆寄从兄叔章 其二

元代 郭奎

翡翠屏风护掌珠,日高贪睡在流苏。鲤鱼尾熟郎才起,婢子开门送玉壶。

归耕叟次人韵

元代 郭奎

素慕商山隐,投簪归就耕。比邻閒偶语,木石澹怡情。

檐下片云宿,林间一犊鸣。岁时具尊酒,聊乐在平生。

岁暮 其一

元代 郭奎

鸡鸣刁斗歇,展转尚无眠。华发何为者,离乡今十年。

重过庐山

元代 郭奎

庐山高与南斗齐,北视泰华千峰低。中天瀑布飞素练,半壁晴霞花紫泥。

五月雪花飘绝壑,万松云气带回溪。神仙有枣如瓜大,欲舍归舟便买梯。

寄刘彦基同知五绝 其五

元代 郭奎

九月征人未授衣,年年书到故园稀。无情恨杀湘东雁,不带平安一字飞。

送刘桂芳二首 其二

元代 郭奎

相逢惟问卜,时运果何如。军正还为掾,金吾不读书。

十年羁旅困,四海故人疏。争似长江上,持竿坐钓鱼。

春晖堂为子徽赋

元代 郭奎

游子念离别,有客同故乡。三岁始一见,春日已载阳。

入门叙契阔,拜母升高堂。晴晖暧迟和,卉木含初芳。

兰生欲覆阶,桑榆联景光。妻子勤中馈,珍殽恒自将。

眉寿百福具,旨酒盈华觞。飞云淡悠然,采衣烂成章。

寸心保终养,庭草萋以长。虽非旧里闾,为乐殊未央。

宿五城

元代 郭奎

旅憩五城馆,风泉日夕喧。爱山如锦里,对景想桃源。

鸡犬纷相杂,渔樵数共言。偶看溪上碓,因叩酒家门。

草色知春意,梅花忆故园。鸟鸣深树里,药斸乱云根。

佩剑思公子,求仙访白猿。松窗聊偃息,萝径待扳援。

明发逾前岭,星言至远藩。驰驱当效竭,时务敢辞繁。

恐辱将军命,虚沾奉使恩。愿求天下士,慷慨接奇论。

书所见 其一

元代 郭奎

一树古梅花似雪,半临驿路半临溪。美人玉笛吹何处,零落空山鸟自啼。

郭奎

郭奎

[公元?年至一三六四年]字子章,巢县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慷慨有志节。早从余阙学,颇称之。太祖为吴国公,来归,从事幕府。朱文正开大都督府于南昌,命奎参军事。文正得罪,奎亦坐诛。奎工诗,著有望云集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12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