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怀 其一

春怀 其一

宋代 韩淲

蝴蝶为庄周,黄粱熟邯郸。蘧然一梦觉,茫茫天壤间。

相推明日月,来往成暑寒。山林与钟鼎,胸中了不干。

诗人韩淲的古诗

鱼庄午睡

宋代 韩淲

鱼庄借榻眠春风,湖吹晚烟波拍空。是中祇可饮醇酎,摩挲醉眼花能红。

两峰高高浴凫乱,杜若汀前杨柳岸。相逢君懒我更闲,不用长歌白石烂。

夜过博山

宋代 韩淲

山行迫昏黑,乞火野人家。阴风振林壑,水激沟港斜。

扶舆听鸣钟,尚觉涂路赊。叩门得兰若,僮仆欣不差。

老僧为作茗,趺坐谈无涯。子夜各休去,幻境良可嗟。

送余制干赴四明

宋代 韩淲

鲸波环甬东,生犀驾鳅船。戈旗耀玄甲,声震登莱边。

运柁指河洛,连樯捣幽燕。中坚有宗臣,重望推世贤。

神机赞庙谋,天授黄石编。青春策名勋,幕府当慨然。

英英台阁姿,秉羽宁拘挛。贾勇出绪馀,一举四海全。

云帆万里风,杕杜歌劳还。

薄暮一二邻友见过

宋代 韩淲

燃烛炽炉炭,小雪冬已深。朋从把薄醪,不受寒暑侵。

山空风夜号,落叶鸺鹠音。挥手语坐人,尽醉惜此心。

减字木兰花(次昌甫韵)

宋代 韩淲

年光虚度。能得几多消散处。莫恨归迟。得见新词不自持。
山中酒里。笑语喧哗知有弟。此意谁如。世事纷纷一任渠。

鹧鸪天·兰溪舟中

宋代 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和韵赵十

宋代 韩淲

能为博山游,想度丁公岭。风乎两岩幽,泉石景逾静。

人谁无雅识,每每痼俗境。书传所兴起,更复史集订。

于其游息间,趣味必隽永。如君英妙年,宦达在俄顷。

因问传好修,何事不加省。里居得往还,时亦具果茗。

诗来予和女,老意转苏醒。

方斋启窗见月

宋代 韩淲

我岂不解饮,风轩乘月开。细细春酌动,徐徐秋兴来。

俄而弄清影,自尔却氛埃。谁信城市居,野老为裴回。

秋日杂兴 其四

宋代 韩淲

亭亭鸡冠花,散出非所莳。色与秋日明,叶与秋庭媚。

山閒人自稀,鸿雁几时至。境象吾素知,茅茨下清吹。

太常引(呈昌甫)

宋代 韩淲

随风和雨带烟开。更清冷、照崔巍。片片亦佳哉。细看得、花如翦裁。
茅檐出没,水浮桥外,人自两峰来。吟到涧泉梅。问何似、山阴道回。昌甫有“春浦雪涧泉梅”之句。

苦阴

宋代 韩淲

梅熟麦秀时,浓阴多转晴。础润雷掣电,沟壑须臾平。

清风四起处,郁蒸或不轻。今兹冷气深,经旬压檐声。

竹林七贤

宋代 韩淲

西晋风流付竹林,山王嵇阮本何心。便饶江左夷吾在,回首红尘河洛深。

次韵赵监仓

宋代 韩淲

是中能娱人,岂为杯酒留。不知我何求,当复醉扶头。

翩翩佳公子,临风仲宣楼。月满乃如此,对君可言愁。

凉雨

宋代 韩淲

凉雨濯袢暑,中林动清觞。一日亦易与,千古不可忘。

人物信消长,治运空微昌。我有插架书,醉甚无慨慷。

浣溪沙(仲明命作艳曲)

宋代 韩淲

宝鸭香消酒未醒。锦衾春暖梦初惊。鬓云撩乱玉钗横。
半怯夜寒褰绣幌,尚余娇困剔银灯。粉痕微褪脸霞生。

雨中杂兴 其三

宋代 韩淲

蛩吟四壁立,月过一窗閒。光明动音闻,此是我家山。

才短仕固艰,气馁发亦斑。人物与天运,初不苦相关。

题姜尧章白石洞

宋代 韩淲

诗眼玩尘世,漫作威凤鸣。经行苕溪水,乃见白石清。

拂衣鉴须眉,唤起仙骨惊。胡为随人间,叹息百虑萦。

洞中应笑我,何不高举轻。明时乐未正,尚欲追英茎。

它年为气合,肯有爵服情。痴人莫说梦,烈士徒殉名。

转庵偶饶舌,已足压旦评。古来旷达者,谈笑得此生。

临流赋招隐,一奏朱弦声。

次韵王教授

宋代 韩淲

悠悠城下水,又与日平西。漫移脚步高,忘却所历低。

奔忙小聚邑,乃有一大溪。栏干莫浪拍,事物久难齐。

望舒生绝巘,我醉马未嘶。停骖且莫上,狭路多涂泥。

蝶恋花(次韵郑一)

宋代 韩淲

千叶香梅春在手。日薄帘栊,花影遮前后。小立徐行还易久。微吟莫厌伤多酒。
拾翠流红弦管透。望断青青,休问行人柳。往事如云如梦否。连天芳草惊依旧。

徐子颜挽章 其九

宋代 韩淲

常与交朋奉杖藜,放怀携手动移时。苍茫溪北溪南路,忍对交朋只自知。

韩淲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58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