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二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二

明代 释函可

乌藤矫矫长七尺,当时与尔初相得。瞿昙倒退愁弥勒,共誇有眼明如日。

今来绝域支冰雪,狮子昼眠狐跳立。藤兮藤兮讵终穷,恐随风雨兮化作龙,何日将予兮直上千峰与万峰。

诗人释函可的古诗

咏花六首 其五

明代 释函可

风光撇眼我明知,花信频来暗自悲。二十四番肠寸寸,安能更见楝花吹。

大雪李苗二鍊师同诸子过谈竟日

明代 释函可

莫怨崎岖屐齿艰,但逢好友足开颜。囊中谩说长生药,且得浮生一日閒。

闻薪夷游豫章

明代 释函可

最是一身无著处,随风直向大江西。匡庐山下子曾住,应访茆堂过虎溪。

雪斋落成

明代 释函可

四海少邻并,况兹东复东。登阶惟鹤迹,挂壁有诗筒。

岂为儿孙计,聊安君子穷。委怀存宋拓,论事据枯桐。

千卷万卷在,两人三人同。快谈当圣代,高咏寄玄穹。

云过一床影,月来诸境空。难容金络马,共老竹编虫。

世界半窗隔,神明寸管通。囊开馀积雪,帘捲渡飞鸿。

稠叠深秋色,浑含太古风。人情轻故旧,天意勘英雄。

览镜添髭白,烧泉扫叶红。浮生只若此,大业在其中。

前往后犹待,隐然抱厥躬。

赠妙法师

明代 释函可

杖头曾入帝王家,合国同瞻又释迦。岁岁谈经今几会,伫看舌本长莲华。

癸巳冬四日诸公同集普济话别

明代 释函可

去年十月辽阳道,芒鞋蘸雪踏枯草。今年十月将出门,北风吹发冻逾早。

萧条古庙城南隅,钟鼓不鸣鸟惊噪。何人连袂叩荒扃,各山诗篇斗天巧。

吏部文章足起庙,祁连千仞欣独造。毛锥如铁面如冰,时复掀髯发长啸。

学士前身金粟是,相逢弹指雾烟扫。兴来墨汁自淋漓,明月一倾大栲栳。

豫章宿将旧登坛,万金散尽呼苍昊。唾壶崩碎声载涂,三郎瘦削偏静好。

布衲抛残不耐寒,枯桐一拨凤凰叫。庐江高士雪满胸,六朝荡涤存真藻。

梦里花深听鹧鸪,冰池独宿鸳鸯老。浙东公子神复清,屣露双跟顶破帽。

写就黄庭不换鹅,向影閒吟孤自悼。更有青门种瓜人,五色不生形半槁。

主人为我张素筵,氍毹重叠烧龙脑。又汲参泉煮木鸡,粤橙漳橘恣一饱。

众音喧豗坐莫伦,虽无旨酒情潦倒。请翻二十一青编,如斯良会古来少。

冷山寥落逻娑单,夜郎儋耳徒辽邈。妙喜衡阳电白洪,安得诗人共围绕。

杯冷歌残声黯悽,明看孤杖淩霜晓。亦知此别春必来,寂寂三冬守空窖。

千山杂咏五首 其一

明代 释函可

石人招我上高台,极目中原一点灰。半局未收云黯黯,只愁北海又生埃。

闻宗尉为戴子直冤

明代 释函可

耐尽冰寒鬓已霜,春风一点到穷荒。委缣仅见方义尉,更有何人赎仲翔。

接笑峰师己丑二月札

明代 释函可

三年一纸到关东,江月边云万里同。研泪题诗连夜寄,不知何日达南中。

送戴三

明代 释函可

半揖鞭梢雪载途,怀中一幅流民图。金鸡计日传边海,肯逊缇萦却丈夫。

蒿里曲

明代 释函可

蒿里谁家地,日夕悲风起。命尽五更头,不到五更尾。

狐狸招手人不知,脚下黄泉尺有咫。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二

明代 释函可

天近龙长护,山空雪独飞。祇愁林鸟出,带得世尘归。

关山月 其二

明代 释函可

关山月,何惨悽。城上吹笛乌复啼,城下秋草白萋萋。

安得长风吹此月,直向石洞青松枝。关山月,无尽时。

赠一真师

明代 释函可

瑜珈习后学毗尼,土榻蒲团日掩扉。十诵从今须细讨,莫教辜负水田衣。

寄丽和尚

明代 释函可

人天翘首岭云空,又向匡庐觅旧丛。杖底瀑飞三百丈,好携一滴洒辽东。

从千山携龙牙回约诸子同啖

明代 释函可

不是山中人,不识山中味。采采须及时,盈筐叠山翠。

得以山中日,濯以山中水。恬淡本性成,微苦亦有致。

楮鸡非其伦,弟薇友石耳。携之入城郭,犹带山岚气。

一嚼清齿牙,再嚼沁心髓。愿言啮雪人,共领山中意。

千山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可

三月峰头春意微,昼晴时见一鸦飞。东沟林外闻人语,野老提筐摘菜归。

牛庄问阿字诸子信不得

明代 释函可

秋风楖枥两肩横,草履狰狞布袋轻。沧海无踪鱼有腹,白云有路鹤无情。

行当野雪衣偏薄,吟向寒梅句亦清。老梦独能追去处,依稀犹见弟和兄。

示老马十首 其九

明代 释函可

不遇子方谁肯赎,虽然出塞不从军。龙鬐凤臆皆黄土,日暮临风哭旧群。

和戴子堡中八咏 其六 采蕨

明代 释函可

采采山中蕨,无为席上珍。同甘辽海雪,难比故乡莼。

到壑犹闻禁,盈筐未是贫。老僧知此味,好寄莫辞频。

释函可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