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三年一纸到关东,江月边云万里同。研泪题诗连夜寄,不知何日达南中。
闻我存得仲氏馈贻
抖擞曾无一寸毡,只将双眼看残年。邻翁斗粟浑閒事,续得寒儒命一线。
五更大风至旦晴明志喜
积露寒沙一霎收,天恩如水向东流。愁心吹入关门尽,一片残云也不留。
山暮
薄暮一山风,钟声在半空。云多遮不见,不出此山中。
借书四首 其四
世人爱读书,将以荣其言。山人爱读书,亦以乐其言。
倦卧置枕边,行止常与俱。人言何苦尔,我亦笑其愚。
不愿天中天,胡为效世儒。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一
一僧腰背曲,见予多笑颜。少小绝世味,中岁历苦艰。
一从戈甲兴,展转岛屿间。来此十载馀,不复问人寰。
日日荷锄出,日日负薪还。自言用力惯,一生不敢閒。
令我闻斯言,惕然愧素餐。
寄一指
闭户见青山,松风尽日閒。只愁三月梦,轻度蓟门关。
解嘲步谦公韵
北郊笑指峰头老,闹遍千峰两袖书。但使倚闾无鹤发,何妨托钵向云墟。
食残自觉
题天公寄画山水
身在山中不识山,何人泼墨寄柴关。雪深最好无蹊径,竟入长松大壑间。
赠友人十二首 其六
寥寥几字寄空笺,道是平安泪亦涟。常恐未能痴且鲁,偷将纸笔续残篇。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三
入世毋强同,强同多厚颜。入世无强异,强异难独全。
平生默自抱,不即不离间。
冬前一日即事
忽闻城里有书来,三读书题不敢开。但得寒冬无事过,何须翘足待阳回。
寄仙裳
执斧一长揖,白门雨雪深。十年曾有约,珍重昔时心。
偕天中清臣赤岩游千山因老马不前独回
相期连辔陟崔嵬,岩雨初晴蕨正肥。匹马似将人共瘦,片云不与鹤争飞。
遥看浓雾知题壁,独傍残阳欲掩扉。有石有松收拾遍,并携空翠满囊归。
入山有感示诸子
海角虚舟聊欲寄,深藏大壑亦空劳。松根盘石生难直,水势依崖声易高。
谩说一枝能自稳,便教三窟竟何逃。残身久拚馀双眼,万古云霄看汝曹。
忆双柏林
双柏林中古佛居,东官城外血成渠。于今纵到无寻处,更有何人读旧书。
赠印真师
閒窗飘雪共徘徊,羡尔英年出世埃。尽道长安风月好,一瞻瑞像便归来。
笑峰兄受杖人付嘱以书来并寄诸刻
石头风雨共朝昏,万里音书度玉门。云月是同溪不别,更惊一吼海澜翻。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二
居山不在高,但自远城市。城市非江河,日日波涛起。
山雪三首 其一
青山面面同,浑如张素纸。欲蘸万丈松,尽书太平字。
贺孝公被挞二首 其一
狱吏何妨溺死灰,独将鸡肋抵轰雷。翻嫌昔日王孙饿,宁受尊拳不受哀。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千山怀大来苏筑诸公
枝上雪二首 其一
示老马十首 其九
宿西寺
木公以闵茶寄山中感赋
三官庙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六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
雪斋烧沉水香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 其五
与希焦二道者夜谈漫纪
陈令公重招不往
戴公以湖笔松茗见寄赋谢
雨夜留戴子共榻
吊昭君冢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 其八
次韵答邢孟贞并以道别
雪中歌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四
雨中同诸老衲为左公持诵经咒
喜陈子罢役
柬焦冥
遥哭与然师
千山杂咏五首 其四
译鸟言七章 其三 寒号
重入千山二绝 其二
博中
访陈子新馆二首 其二
乙未生日四首 其四
题谦公寄画梅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四
海岸送人歌
山梦
雪晴见月
春前一日
心公移寓木公舍得子二首 其一
谭家庵
冬日偶成十首 其九
解嘲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十
首山律主过访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
寄江南诸同社四首 其二
塞上四时歌 其一
寄江南诸同社四首 其三
答育侍者
朱姑歌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二
采石耳
闻蠡云师有诗相寄未到先有此答
大雪李苗二鍊师同诸子过谈竟日
送登彻僧主香岩受具
雀飞多
还山忆旧十首 其八
示蕴珠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四
忆钟山
残菊二首 其一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