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天外何人赠一枝,未曾相识足相思。翻怜苏李赓酬处,那得中原几首诗。
和栖贤和尚见寄韵
鈯斧东来话近因,寸缄未达共沾巾。艰难菽水愁孤钵,潦倒风沙泣罪人。
入夜笳声传雁塞,何年斗气合龙津。乡关逾远师颜老,橹断遥知梦又频。
怀栖贤寺
破寺残年幸不孤,几人灯下共围垆。不知五老峰前雪,得及天山一半无。
冯兄来言龙公入城同木公心公寓时心公得子口占
客言星聚塞烟微,青琐花砖共土围。夜半呱呱惊梦醒,却疑白板旧黄扉。
静夜吟 其一
秋夜如漆我心忧,醒亦忧,寐亦忧。兼之蟋蟀,苦鸣不休。
揽衣忽坐起,还卧泪横流。大风吹树何飕飗,床头书鬼声啾啾。
家乡已荡尽,胡为身独留。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二
竹杖随身任我移,袈裟搭在矮松枝。青山处处容吾住,欲著茆檐便不宜。
五更大风至旦晴明志喜
积露寒沙一霎收,天恩如水向东流。愁心吹入关门尽,一片残云也不留。
和谦公雪中见怀韵
居山偏不喜看山,雪尽披衣偶启关。为有甚因千壑苦,如何顿老一朝颜。
忽思振策随云去,才欲过桥又独还。书报故人无一好,道心客梦已全删。
喜梅君磊从江南寄诗
读未央集有先文恪神道碑感赋
高冢前朝草木凄,灯前雪底泣孤儿。良弓久没箕同尽,华表空留鹤尚羁。
大节已昭悬日月,千秋不朽属文辞。遥知定有人来过,系马松根读旧碑。
还山忆旧十首 其七
常遣候君来,松枝挂月白。君今逐浮云,犹扫松根石。
赠友人十二首 其六
寥寥几字寄空笺,道是平安泪亦涟。常恐未能痴且鲁,偷将纸笔续残篇。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五
四月五月间,畦蔬摘有馀。口腹亦何厌,贪得无贤愚。
言采岸边菌,兼采水中蒲。菌味既已别,蒲根更复殊。
岭南金竹笋,恍惚可与俱。十年忆乡土,口嚼心踌躇。
赠友人十二首 其四
伯夷大笑入重泉,先代弓裘颈血溅。自是吹篪相和切,又看一雁度寒边。
寄净玄师
如何一去更无音,皓月相期空有心。为问田中禾熟未,西风索索漏沉沉。
示老马十首 其九
不遇子方谁肯赎,虽然出塞不从军。龙鬐凤臆皆黄土,日暮临风哭旧群。
暮过苏筑斋留题
原是道傍半间屋,自君到此足优游。纵令野月长相接,不得僧来也不幽。
山月
夜寒寂寂照冰颜,岩壑无心户不关。明月也知山上好,莫教清影落人间。
采石耳
唐帽万仞崖,下临不见底。乾叶挂危枝,苔藓烂苍紫。
黄鹄自去来,玄猿或游戏。一僧年半百,吟啸倏然至。
左手提竹筐,右手悬双履。陟险若康途,牵藤摘石耳。
石耳连石骨,净洁无纤滓。不知几千年,巑岏积幽气。
或言冰雪生,或言雾烟寄。瓦罐就泉烹,舒卷黑云腻。
荔枝非其伦,岕叶差可比。始信深山中,自然有真味。
临高台 其一
临高台,望行尘。多少驱车向西去,曾无一个是新人。
偕天中清臣赤岩游千山因老马不前独回
相期连辔陟崔嵬,岩雨初晴蕨正肥。匹马似将人共瘦,片云不与鹤争飞。
遥看浓雾知题壁,独傍残阳欲掩扉。有石有松收拾遍,并携空翠满囊归。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 其八
贺藏主师新筑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五
赠王三
千山杂咏五首 其三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一
怀旧有感八首 其三
寄答禅人二偈 其一
赠曹居士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九
海岸送人歌
接乡书二首 其二
正修书记录成来呈
谢别僧招
博里歌 其一
闻谢伯子赵裕子二老友在喜赋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四
寄华首旧住诸僧
赠友人十二首 其九
重接亦非兄札
与藏主夜谈三首 其三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三
赠友人十二首 其十
山暮
题王公六椽庵
木公寄衣
柬苏筑
怀华首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一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四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七
咏花六首 其二
塞上四时歌 其三
山谣
寄寤明
赠智轮道者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二
九日大风
千山杂咏五首 其二
送尸林
喜王三为陈子觅得馆地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三
与诸子约三日春游第三日阻雨二首 其一
赠碧庵师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一
赠净如师
病腹
题大士像
吊昭君冢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五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 其二
桃源词二首 其一
访陈子二首 其一
关山月 其一
寄江南诸同社四首 其三
朱溪臣临行再被价窃作此奉慰并以言别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二
即事十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