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法华转罢读皇经,仙阙依然傍佛扃。炼就丹砂堪作供,鹤衣长舞法王庭。
采菌二首 其二
三五趁晓晴,随云入涧壑。志与枯槁遇,荣茂非我乐。
顾视深草间,异种纷相错。恐是蛇虺居,根性乃独恶。
摈弃稍不严,美口成毒药。气化岂有殊,君子慎所托。
忆古松堂
门外鸾溪面面山,古松正对第三间。只今纵到翻经处,松亦苍颜我老颜。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六
老人莫自伤,白发抵黄金。请看台下土,尽是少年心。
晓起若有待,晚来何处寻。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四
千峰残雪挂松杉,月下孤僧经一函。何必浮山归便好,病躯今已委寒岩。
问石人
半揖低声问石人,何年风雨卧荒榛。威仪恍惚犹前代,不识皇家制令新。
三官庙
宫阙崔嵬近大罗,云裾琼佩老仙多。琅璈奏罢星辰隐,永夜如闻不二歌。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二十
采将山菜山柴煮,更汲山泉彻底清。野老自言年八十,年年食此不知名。
忆故山梅
不如此地雪花多,月落村头可奈何。翠羽无声魂已碎,梦中蝴蝶泪成河。
赠海城王令公五首 其五
鸣琴关镇晓风清,携得弦歌遍海城。父老岂长看昼锦,中原最苦是苍生。
栖贤先专普雨来及闽而返今冬阿字始至戏成二绝 其二
雁足先传纸半张,十年窖底伴羝羊。栖贤门下多龙象,蹴踏都应白玉堂。
望医巫闾
一片晴云万壑閒,行人立马自开颜。风沙此际还留胜,岂必罗浮是故山。
落花十首 其三
倚仗秾华最可怜,牡丹画就亦徒然。燕支山有倾颓日,未必红颜保百年。
和归宗蠡云师寄韵
尺幅三年到远天,泉声和泪落风前。何当剪烛松堂上,读尽离忧几百篇。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 其三
不是流人泪亦横,夕阳荒草诉中情。自抛家国甘心死,窃比冰霜彻底清。
玉麈柄边红粉净,孤鸾镜里白毫生。从今唤醒梨花梦,收拾残魂礼佛名。
刘老翁
河东止一家,夫妇俱老瘦。膝下无儿孙,篱外无鸡狗。
我来度木桥,疾走出门候。麦饭杂菜羹,呼佛不离口。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二
古人各有为,何况今之人。黄金葬神仙,白纸裹儒绅。
最苦狮子皮,束缚老狐身。为龟苦不灵,为麟苦不仁。
安得无为者,相与率天真。
谢江南诸友寄笔墨
肯怯层冰骨已残,独愁破砚泪难乾。凭君寄我如椽管,写尽天山百丈寒。
怀白下
欲寄音书道路长,霜风惊梦思茫茫。惠州此日真天上,却望江南是故乡。
大僧行
大僧结束何新鲜,锦裁窄袖黑貂缘。出门三礼释尊前,翻身上马挥金鞭。
玉作刀头绒作鞯,疾如飞鸟轻如烟。自言五上长安道,目视汉官如虱蚤。
归来依旧守空门,独立皂边添马草。
示老马十首 其七
幸无伯乐能垂顾,价重何曾老不才。青草渐长溪渐溢,骐驎终欲羡驽骀。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题去雁送寒还二首 其二
腊月一日大雪病中口占
还山忆旧十首 其二
落花十首 其九
怀旧有感八首 其五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一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三
怀侍者
即事十首 其七
广中
雪十二首 其七
闻薪夷游豫章
读未央集有先文恪神道碑感赋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七
冬日偶成十首 其三
咏花六首 其二
落叶二首 其二
赠采郎
忆浮碇冈
筑坟歌
我存晓过
燕衔花
题范宽真迹
路中
相逢行 其三
蜚声
送登彻僧主香岩受具
赠藏主师
送成空下山
接尔珍书
闻黄石斋至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三
苗鍊师雪中入山相访
译鸟言七章 其三 寒号
月二首 其二
次林茂之韵二首 其二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四
雪晴见月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六
寄介子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二
同傅陈二子送北里之堡中
山路
丁酉生日二首 其一
冬日偶成十首 其七
同大翁看古帖
树中草
怀旧有感八首 其三
怀关起皋
访华表
留别顾与治
遥哭邹白衣
花月歌
赠海城王令公五首 其一
山雪三首 其二
寄寿大公
笑峰兄受杖人付嘱以书来并寄诸刻
寄讯堡中吴子
南塔即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