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出户连天动远思,沙明如雪沁肝脾。夜深一片苍茫色,不是流人绝不知。
贺孝公被挞二首 其一
狱吏何妨溺死灰,独将鸡肋抵轰雷。翻嫌昔日王孙饿,宁受尊拳不受哀。
咏古二首 其二
采莲入深谷,养此眉与须。一朝事适逢,敢自爱幽隅。
以身为羽翼,岂曰为帝储。安危在一割,汉道争须臾。
卓哉四老人,山水本空虚。
谢易修师为染衣
往辽阳二首 其二
平生作戏几逢场,每笑河流尽日忙。最是云閒閒不住,又随风雪过辽阳。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四
生前有泪三千斛,一见流人一度挥。地下若能开别路,好呼残魄尽将归。
雪十二首 其一
岁岁易相思,五月六月时。莫愁久离别,亦有霜飞飞。
咏古二首 其一
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时。事会乃适然,隐见无预期。
鹰扬若有意,何异熊与罴。羊裘若无心,客星光亦微。
营丘与钓台,千载高嵬嵬。
暮过苏筑斋留题
原是道傍半间屋,自君到此足优游。纵令野月长相接,不得僧来也不幽。
访陈子新馆二首 其二
半岁三迁古佛家,云门胡饼赵州茶。莫因旧结僧缘熟,仍借田衣作绛纱。
即事十首 其八
微贱胜于鬼,妇子亦閒閒。始知情与操,惟存一饱间。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一
辛苦道傍井,辘轳无停时。行路日千百,若个心相知。
读未央集有先文恪神道碑感赋
高冢前朝草木凄,灯前雪底泣孤儿。良弓久没箕同尽,华表空留鹤尚羁。
大节已昭悬日月,千秋不朽属文辞。遥知定有人来过,系马松根读旧碑。
为跃海师易号
金鳞不见自徘徊,几向洪波掷钓回。三月海门看汝跃,桃花浪里一声雷。
赠妙法师
杖头曾入帝王家,合国同瞻又释迦。岁岁谈经今几会,伫看舌本长莲华。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二
捶碎檐前钟,十年刚把手,此别更难逢。
重留龙泉静室
岩边茆屋出林梢,乱石支床雪半消。拗得松枝重洒扫,壁间犹挂旧时瓢。
偕天中清臣赤岩游千山因老马不前独回
相期连辔陟崔嵬,岩雨初晴蕨正肥。匹马似将人共瘦,片云不与鹤争飞。
遥看浓雾知题壁,独傍残阳欲掩扉。有石有松收拾遍,并携空翠满囊归。
碛中三老咏 其一
龙鳞积深泥,郁吟岂其志。江海起胡髯,一喷天地沸。
弟死身独留,此中有深意。不作文文山,徒然歌正气。
慰桂居士
明知是幻复何忧,生灭从他海上沤。竹院相过应不远,何妨竟日为淹留。
接诸公札
屡接城中札,长为野老忧。一从入山后,半字未曾酬。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闻阿字诸子改从海舶还
赠戴三
遣诸子行后二首 其一
送阿字游医巫闾二首 其二
赠正修
即事有寄二首 其二
往辽阳二首 其一
同澹心咏介子庭中蜡梅
哭吴岸先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八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一
笔管花
寄丽和尚
留别白门诸公
赠两公子
望医巫闾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二
怀堡中左氏诸兄弟二首 其一
寄江南诸同社四首 其三
开原
怀戴公
示蕴珠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四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一
怀旧有感八首 其三
赠少年道者
同阿字诸子夜坐
示学人三十首 其四
忆双柏林
怀旧有感八首 其二
即事十首 其九
赠寿光三公子
落花十首 其九
落花十首 其六
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 其二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四 招子规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二
蒿里曲
塞上四时歌 其二
乐神辞三章 其三
送尸林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七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七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三
冬日偶成十首 其九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三
怀侍者
题去雁送寒还二首 其二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五
山谣
闻谢伯子赵裕子二老友在喜赋
借书四首 其三
送成空下山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五 招狂封
解嘲
和栖贤山居韵 其五
苏筑得丽服
遥哭与然师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