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谁道居山无限可,青松白雪总堪哀。生生只愿檀那笑,且向城西第二台。
从千山携龙牙回约诸子同啖
不是山中人,不识山中味。采采须及时,盈筐叠山翠。
得以山中日,濯以山中水。恬淡本性成,微苦亦有致。
楮鸡非其伦,弟薇友石耳。携之入城郭,犹带山岚气。
一嚼清齿牙,再嚼沁心髓。愿言啮雪人,共领山中意。
沈城即事
生杀繇来总是恩,流离十载衲孤存。雁飞成字频遭射,金铸为人文不言。
迁史有文观未达,奯公无命道弥尊。殷勤拜嘱劳劳客,好向空花仔细论。
示学人三十首 其九
人生各有病,深浅惟自知。百草不能至,扁鹊空攒眉。
佛祖入膏肓,此病最难医。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四
仰卧星辰见,雪来白满床。更添檐上溜,冰柱列成行。
赠心庵师
昔日牛头山上老,朝朝暮暮为谁疲。人生七十寻常事,心行如君自古稀。
闻柱江将至
笑指天山气独豪,先持尺素报吾曹。长城雪压龙文动,野戍云开呼首高。
歌发欲呼犹子梦,泪飞先湿老僧袍。荒魂招尽情无尽,收拾岩烟并海涛。
怀华首台
台高容易动相思,岁暮应愁塞上儿。想得东溪溪石畔,梅花须发斫残枝。
怀江南
灵谷无松虚夜月,台城有草照青燐。多情最是秦淮鼓,梦里声声到海滨。
寄净玄师
如何一去更无音,皓月相期空有心。为问田中禾熟未,西风索索漏沉沉。
赠海城王令公五首 其五
鸣琴关镇晓风清,携得弦歌遍海城。父老岂长看昼锦,中原最苦是苍生。
闻谢伯子赵裕子二老友在喜赋
少小论交四十秋,惊闻二老足风流。长安市上韩康伯,衡岳峰前李邺侯。
陵谷已移贫未改,亲朋欲尽咏难休。白云旧社时来往,定话冰天老比丘。
咏花六首 其二
空枝相对惬清幽,谁把繁花缀上头。为嘱狂风索吹尽,莫留残蕊向人愁。
咏花六首 其六
嫩蕊终当委草莱,漫劳狂雨强相催。空门不染犹生感,莫向朱楼绮阁开。
即事十首 其四
同生既不能,同死亦徒尔。尔去未必生,且非眼前死。
海岸送人歌
水荡荡兮归路长,圣人出兮波不扬。我送子兮蛟龙肠,安得从子归兮天苍苍。
塞上四时歌 其三
未到中秋吹已寒,每因踏月怯衣单。何须更听悲笳曲,白发丝丝叶叶丹。
陈伯玑和余留别与治诗见赠复次原韵答之
曰归曰归我心忧,野草荒烟失旧游。野是天涯逢有道,相投杖策上高楼。
西山遗老留云卧,赣水新魂带月愁。话至伤心窗又雨,何年重约虎溪头。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三
言别多哽咽,况我大漠中。我身如断梗,尔身亦飘蓬。
相聚虽一岁,恍惚数夕同。尔留已多恨,尔去更何穷。
秋风振高林,落叶分西东。雁飞不成队,菊开不成丛。
作书报汝师,兼上老人峰。平安复平安,把笔心正忡。
赠友人十二首 其三
两世持衡淡有馀,传家只有一楼书。年来方识全无用,那得神仙到白鱼。
题我存新斋二首 其一
雪天谁复赠绨袍,残卷寒灯道自高。日里市尘三万斛,梦中化作大江涛。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采菌二首 其二
接笑峰师己丑二月札
丙申生日二首 其二
采石耳
留别余澹心二首 其二
丽大师寄梅花诗
礼雪庵祖师塔
栖贤先专普雨来及闽而返今冬阿字始至戏成二绝 其一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三 砚
怀陈子
赠妙法师
雪花歌
槿言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 其三
即事十首 其二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二
博中
示老马十首 其十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 其一
贺藏主师新筑
同傅陈二子送北里之堡中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三
问我存病
怀堡中左氏诸兄弟二首 其一
同诸子访耀寰不遇
黄熟香
和谦公雪中见怀韵
示老马十首 其六
冬日偶成十首 其八
怀苗鍊师
怀旧有感八首 其二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四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一
接乡书二首 其二
示密训
译鸟言七章 其三 寒号
忆故山梅
赠汤官师
与希焦二道者夜谈漫纪
二高过访
暮钟二首 其一
慰老僧病
閒步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一
赠碧庵师
赠友人十二首 其四
台中
对与治怀莞羊诸同志
遣诸子行后二首 其二
赠寂庵师
寄澹归
和归宗蠡云师寄韵
冬前一日即事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三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 其一
忆庾岭
北里暮归
雪十二首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