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鄱阳客药名诗

答鄱阳客药名诗

唐代 张籍

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

诗人张籍的古诗

江陵孝女

唐代 张籍

孝女独垂发,少年唯一身。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相吊有行客,起庐无旧邻。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

题渭北寺上方

唐代 张籍

昔祭郊坛今谒陵,寺中高处最来登。
十馀年后人多别,喜见当时转读僧。

哭丘长史

唐代 张籍

曾是先皇殿上臣,丹砂久服不成真。常骑马在嘶空枥,
自作书留别故人。诗句遍传天下口,朝衣偏送地中身。
最悲昨日同游处,看却春风树树新。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绣衣石榻

唐代 张籍

山城无别味,药草兼鱼果。时到绣衣人,同来石上坐。

赠华严院僧

唐代 张籍

一身依止荒闲院,烛耀窗中有宿烟。
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

古钗叹

唐代 张籍

古钗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复得。凤凰宛转有古仪,
欲为首饰不称时。女伴传看不知主,罗袖拂拭生光辉。
兰膏已尽股半折,雕文刻样无年月。虽离井底入匣中,
不用还与坠时同。

山中秋夜

唐代 张籍

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
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西峰采药伴,此夕恨无期。

离妇

唐代 张籍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昼夜常纺织,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古树

唐代 张籍

古树枝柯少,枯来复几春。露根堪系马,空腹定藏人。
蠹节莓苔老,烧痕霹雳新。若当江浦上,行客祭为神。

送闲师归江南

唐代 张籍

遍住江南寺,随缘到上京。多生修律业,外学得诗名。
讲殿偏追入,斋家别请行。青枫乡路远,几日尽归程。

禅师(一作西峰顶)

唐代 张籍

独在西峰顶,年年闭石房。定中无弟子,人到为焚香。

江村行

唐代 张籍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耕场磷磷在水底,
短衣半染芦中泥。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桑林椹黑蚕再眠,
妇姑采桑不向田。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离宫怨

唐代 张籍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
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赠施肩吾

唐代 张籍

世间渐觉无多事,虽有空名未著身。
合取药成相待吃,不须先作上天人。

南归

唐代 张籍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宁。行车未及家,天外非尽程。
骨肉待我欢,乡里望我荣。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
人言苦夜长,穷者不念明。惧离其寝寐,百忧伤性灵。
世道多险薄,相劝毕中诚。远游无知音,不如商贾行。
达人有常志,愚夫劳所营。旧山行去远,言归乐此生。

蓟北春怀

唐代 张籍

渺渺水云外,别来音信稀。因逢过江使,却寄在家衣。
问路更愁远,逢人空说归。今朝蓟城北,又见塞鸿飞。

寒食书事二首

唐代 张籍

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舞爱双飞蝶,歌闻数里莺。
江深青草岸,花满白云城。为政多孱懦,应无酷吏名。
出城烟火少,况复是今朝。闲坐将谁语,临觞只自谣。
阶前春藓遍,衣上落花飘。妓乐州人戏,使君心寂寥。

送梧州王使君

唐代 张籍

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
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

野老歌 / 山农词

唐代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三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求仙行

唐代 张籍

汉皇欲作飞仙子,年年采药东海里。蓬莱无路海无边,
方东舟中相枕死。招摇在天回白日,甘泉玉树无仙实。
九皇真人终不下,空向离宫祠太乙。丹田有气凝素华,
君能保之升绛霞。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36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