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王六侍御

寄王六侍御

唐代 张籍

渐觉近来筋力少,难堪今日在风尘。谁能借问功名事,
只自扶持老病身。贵得药资将助道,肯嫌家计不如人。
洞庭已置新居处,归去安期与作邻。

诗人张籍的古诗

喜王六同宿

唐代 张籍

十八年来恨别离,唯同一宿咏新诗。
更相借问诗中语,共说如今胜旧时。

晚春过崔驸马东园

唐代 张籍

闲园多好风,不意在街东。早早诗名远,长长酒性同。
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莫遣经过少,年光渐觉空。

和户部令狐尚书喜裴司空见招看雪

唐代 张籍

南园新覆雪,上宰晓来看。谁共登春榭,唯闻有地官。
色连山远静,气与竹偏寒。高韵更相应,宁同歌吹欢。

学仙

唐代 张籍

楼观开朱门,树木连房廊。树有学仙人,少年休谷粮。
高冠如芙蓉,霞月披衣裳。六时朝上清,佩玉纷锵锵。
自言天老书,秘覆云锦囊。百年度一人,妄泄有灾殃。
每占有仙相,然后传此方。先生坐树堂,弟子跪四厢。
金刀截身发,结誓焚灵香。弟子得其诀,清斋入空房。
守神保元气,动息随天罡。炉烧丹砂尽,昼夜候火光。
药成既服食,计日乘鸾凰。虚空无灵应,终岁安所望。
勤劳不能成,疑虑积心肠。虚羸生疾疹,寿命多夭伤。
身殁惧人见,夜埋山谷傍。求道慕灵异,不如守寻常。
先王知其非,戒之在国章。

寄陆浑赵明府

唐代 张籍

与君学省同官处,常日相随说道情。新作陆浑山县长,
早知三礼甲科名。郭中时有仙人住,城内应多药草生。
公事稀疏来客少,无妨著屐独闲行。

赠箕山僧

唐代 张籍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蒲团借客坐,石磹甃人行。
似鹤难知性,因山强号名。时闻衣袖里,暗掐念珠声。

招周居士

唐代 张籍

闭门秋雨湿墙莎,俗客来稀野思多。
已扫书斋安药灶,山人作意早经过。

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

唐代 张籍

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乍惊物色从诗出,
更到工人下手难。将展书堂偏觉好,每来朝客尽求看。
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绣衣石榻

唐代 张籍

山城无别味,药草兼鱼果。时到绣衣人,同来石上坐。

寄宋景

唐代 张籍

诏发官兵取乱臣,将军弓箭不离身。
今君独在征东府,莫遣功名属别人。

春日早朝

唐代 张籍

晓陌春寒朝骑来,瑞云深处见楼台。
夜来新雨沙堤湿,东上閤门应未开。

寒食夜寄姚侍郎

唐代 张籍

贫官多寂寞,不异野人居。作酒和山药,教儿写道书。
五湖归去远,百事病来疏。况忆同怀者,寒庭月上初。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上士泉瓶

唐代 张籍

阶上一眼泉,四边青石甃.唯有护净僧,添瓶将盥漱。

寄和州刘使君

唐代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
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酬孙洛阳

唐代 张籍

家贫相远住,斋馆入时稀。独坐看书卷,闲行著褐衣。
早蝉庭笋老,新雨径莎肥。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

送萧远弟

唐代 张籍

街北槐花傍马垂,病身相送出门迟。
与君别后秋风夜,作得新诗说向谁。

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

唐代 张籍

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一行已作三年别,
两处空传七字诗。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
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

闲游(一作题山寺僧院)

唐代 张籍

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
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寄菖蒲

唐代 张籍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君能来作栖霞侣,
与君同入丹玄乡。

酬韩祭酒雨中见寄

唐代 张籍

雨中愁不出,阴黑尽连宵。屋湿唯添漏,泥深未放朝。
无刍怜马瘦,少食信儿娇。闻道韩夫子,还同此寂寥。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36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