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致政欧阳少师

寄致政欧阳少师

宋代 韩琦

独步文章世孰先,直声孤节亦无前。欲知退足高千古,请视经犹阴五年。

在我光阴长更乐,扶天功业去如捐。西湖风月谁为伴,笑许当时处士贤。

诗人韩琦的古诗

次韵答赵少师以南京永寿禅院主僧崇祐于新铁铸佛大殿后建堂写真于 ...

宋代 韩琦

怀德思人始绘容,不缘斯举理难穷。兔园何有安民迹,鹫岭兼无护法功。

名姓不传勋阁上,仪形徒入梵祠中。愿更此误图公像,公行宜居极乐宫。

仲春释奠

宋代 韩琦

明祀严先甲,喜辰历上丁。采芹因旧馆,释菜协前经。

俎豆由斯学,粢盛信匪馨。欲知时祭重,百世仰仪刑。

长安府舍十咏 其七 山楼

宋代 韩琦

西北高楼上,南山日面栏。势笼秦地胜,阴落渭波寒。

带雨新屏活,穿云古道难。仙扃如可造,便拟挂朝冠。

寒食会康乐园

宋代 韩琦

欲识芳园立意新,康辰聊以乐吾民。天收寒食时来雨,人得常年数倍春。

密密楼台花外好,蚩蚩歌舞醉中真。朝来必要升平象,请绘轻绡献紫宸。

癸卯喜雪

宋代 韩琦

一夜阴云匝四溟,朝来嘉雪洒寰瀛。因风絮起先春媚,剪水花飞到地轻。

天际定迷琼蕊屑,世间今有玉楼成。应时何止销民疹,直压胡沙万里清。

送范纯仁司封移漕京西

宋代 韩琦

衰拙何堪定绎骚,使台犹喜会英髦。治财绝扰常先恕,移用皆宜贤不劳。

此去任贤终漕挽,几时当路压风涛。家声莫拟君能绍,日看青云步步高。

壬子春分方见迎春盛开以小诗嘲之

宋代 韩琦

迎得新春入旧科,独先嘉卉占阳和。今年顿被寒摧朽,应为尖头送暖多。

黑砂岭路

宋代 韩琦

诘曲榆关道,终朝险复平。后旌缘磴下,前骑半天行。

举目自山水,劳生徒利名。报君殊未效,何暇及归耕。

早夏 其一

宋代 韩琦

脱帻吏休后,凭轩风快馀。瀑泉增濑急,新叶补林疏。

英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三

宋代 韩琦

蜃驾虽停洛,飙舆已溯天。空藏轩剑舄,不敢霸山川。

挽揭秋声外,旌翻夕照前。老臣非从死,何路答知怜。

甲寅中秋对月二首 其二

宋代 韩琦

中秋侵夕启宾罍,共看长空一鉴开。四坐雪霜清耳目,万家昆阆倚楼台。

波凉桂子从天落,阴极潮头半海来。正好抽毫竞高唱,当筵人胜仲宣才。

至和乙未元日立春

宋代 韩琦

元日难逢是立春,普天谁不喜佳辰。一年气候均诸节,万卉芳菲实九旬。

柏叶始倾为寿酒,土牛随示力耕人。故阴尽革无馀腊,端朔阳来庆共新。

马上成春雪二阕 其二

宋代 韩琦

晓来飞雪抑香芽,料峭轻寒特地加。青帝似矜春意早,更妆新萼与梅花。

安正堂观牡丹

宋代 韩琦

何须风雨苦相催,自结东君不在媒。开晚要当三月盛,艳高宜作百花魁。

好期天上香魂返,长对樽前醉玉颓。谁道元舆能体物,只教羞死刺玫瑰。

游蜂

宋代 韩琦

游蜂纷扑竞花繁,未到香须只自喧。尽日却输蝴蝶计,闹红心里默无言。

和润倅王太博林畔松

宋代 韩琦

郁郁山头翠色攒,就中高格出林端。霜凌劲节难摧抑,石缠危根任屈盘。

古鬣自随仙日老,孤风不入俗人看。时来匠者须回顾,且禀幽姿待岁寒。

戊申末伏与立秋同日

宋代 韩琦

末伏居尝极蕴隆,今辰俄与立秋同。虽馀暴虐难禁暑,奈有萧骚已至风。

冰出魏台犹示贵,扇思班箧欲收功。从兹渐入清凉境,林嘒寒蝉露暧空。

次韵酬滑州梅龙图惠诗

宋代 韩琦

自昔能诗者,如公敏思稀。清风当世耸,大雅一时归。

京辅方期治,天颜此暂违。召棠随有爱,庖刃不劳挥。

吟笔闲邀战,邻邦动怯围。疲神支败北,对景失芳菲。

无物酬明月,何心衒昼衣。惊弦常跕跕,突阵正騑騑。

溪柳柔金幄,园花烂锦帏。嬉游成乐国,佳气俯端闱。

郢曲高难和,荆栖近莫依。流年伤阻阔,好梦接容辉。

不信降旗竖,犹胜走檄威。可惭貂莫续,安敌虎而飞。

窘蹙图更郡,奔逃始见机。吾乡虽甚美,无计恋柴扉。

乙卯巳会醴亭

宋代 韩琦

熙熙春色水溶溶,修禊临流景倍浓。物外风光占昆阆,洞中神变走鱼龙。

飘花任逐红尘去,浮醴时看紫府供。欲学永和当日序,愧无奇笔绍前踪。

郡西斋有夜合萱草对开因成二阕 其二

宋代 韩琦

合欢萱草两含芳,一见令人乐兴长。唯是忧边与忧国,对花终日不能忘。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45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