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郡西斋有夜合萱草对开因成二阕 其一

郡西斋有夜合萱草对开因成二阕 其一

宋代 韩琦

合欢香影拂西斋,萱草前临小槛开。待尔忘忧与蠲忿,争如无事起灵台。

诗人韩琦的古诗

登金铜门

宋代 韩琦

当暑思来坐北轩,俯看形胜在檐前。楼台突兀陵高木,城堞萦回际远天。

万室正虞多暍者,一身惭独御泠然。歊烦尽涤无心下,欲帐轻绡彻夜眠。

新岁拜坟二首 其一

宋代 韩琦

先陇比如何,新年重一过。风迎人意好,春入鸟声和。

畎亩因时劝,松楸趁暖科。公馀私遂及,吾幸比为多。

元日祀坟

宋代 韩琦

寤寐先茔敢暂忘,元正亲得奉肴觞。病襟不觉支离困,山势频瞻蜿蜒长。

尽日风埃天黯淡,一冬田陇雪微茫。人思三白今无望,只觊春膏浃万方。

上巳晚游九曲池

宋代 韩琦

九曲池边第一开,舣舟同赏尽高才。弯流自得黄河势,怪石应从迷阁来。

尘外恍迷仙境界,竹间深有古亭台。徘徊复至丰碑下,花萼吁嗟作盗灰。

长安府舍十咏 其六 池亭

宋代 韩琦

亭出水中央,轻风四面凉。岸平飞略彴,波暖戏鸳鸯。

静夜蟾蜍落,清秋菡萏芳。公馀时独坐,万虑默皆忘。

张逸人归杭

宋代 韩琦

不因疔适出中林,尘外高踪岂易寻。鸿在碧霄谁可慕,云归苍岛本无心。

堤奁一鉴平湖满,寺枕千屏叠嶂深。知己重留多下榻,故栖猿鹤莫惊吟。

暮春书事

宋代 韩琦

榆荚空飞不算钱,韶光归速置何缘。惜春情味过年少,战酒英雄退日前。

竹笋迸阶抽兕角,杨花铺水涨龙涎。妖妍万变成凋谢,长养须资大夏权。

三月五日会浮醴亭

宋代 韩琦

曲水春闲遂宴嬉,何须元巳始为宜。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

和春卿学士柳枝词五阕 其二

宋代 韩琦

陌闲宫古绿烟迷,惹尽春愁困拂堤。却为多情足离恨,故教沟水亦东西。

又寄二阕 其二

宋代 韩琦

到处园亭列画屏,四时如只在仙扃。归来便是无为乐,不必重笺道德经。

甲午中秋夜不见月

宋代 韩琦

中秋待月高楼上,浮云妒明逞顽黑。姮娥积贮一岁光,欲放天下不可得。

今夕实系天下望,未必举世罹遮塞。欢明戚暗一时偏,人不咎天云所职。

吾问云兮尔无系,胡为动与人相贼。岁旱不能含雨来,翻于此夜浓如墨。

吾欲独仗倚天剑,上决重阴走奸慝。空中夺出黄金盘,万宇澄然同一色。

甲寅重九

宋代 韩琦

勉同风俗燕重阳,可惜良辰值岁荒。南亩流民方塞路,东篱嘉菊漫浮觞。

虽无弦管追游乐,赖有山川气象强。自笑当筵陶靖节,几时归去傲羲皇。

郡西斋有夜合萱草对开因成二阕 其二

宋代 韩琦

合欢萱草两含芳,一见令人乐兴长。唯是忧边与忧国,对花终日不能忘。

次韵和都运孙永待制广教院三头牡丹

宋代 韩琦

骈枝三出牡丹红,奇有双头结未工。宛似灵芝相并秀,瑞云攒处起香风。

和春卿学士柳枝词五阕 其三

宋代 韩琦

章街风晓起新眠,寒食轻阴未雨天。无限青丝拂游骑,一生芳意负金鞭。

盛暑思接荣归之游寄相守张工部

宋代 韩琦

伏暑如何散郁陶,荣归陪赏望空劳。红芳照槛莲千颊,绿荫环波车万条。

趋第小车谁竞挽,见山新址日增高。遥知贤守多娱地,诗笔虽豪酒未豪。

中秋月二首 其二

宋代 韩琦

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悲欢徒自感,圆缺本无情。

天外有相忆,世间多江平。嫦娥难借问,寂寞趁西倾。

与馀杭希文资政经时两绝音问忽得讯正与近致书同日因以诗寄

宋代 韩琦

闰首邮音得到无,使来还喜发双鱼。却思塞上经时问,恰是吴中当日书。

人邈江山神自照,道存忠义信从疏。昔年元白慈恩事,诗意虽同志未如。

赵资政再尹西蜀

宋代 韩琦

坤维求尹此难才,重倚真贤出上怀。一去棠阴歌蔽芾,再来人乐綍乖崖。

新承纶綍从天别,旧过山川作画排。莫候使星临益分,郎回符采正三阶。

次韵答承旨王端明

宋代 韩琦

禁扃清切拟仙都,多病年年绝塞居。四海风雷归旧笔,二垂霜霰乃吾庐。

道同今古犹相照,事役鳞鸿不计疏。莫谓安恬道留滞,是非终有史臣书。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45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