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歌谣辞。吴楚歌(一曰燕美人歌)

杂歌谣辞。吴楚歌(一曰燕美人歌)

唐代 张籍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诗人张籍的古诗

送闲师归江南

唐代 张籍

遍住江南寺,随缘到上京。多生修律业,外学得诗名。
讲殿偏追入,斋家别请行。青枫乡路远,几日尽归程。

没蕃故人

唐代 张籍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送吴炼师归王屋

唐代 张籍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独戴熊须冠暂出,
唯将鹤尾扇同行。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赠姚怤

唐代 张籍

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
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无人识高韵,荐于天子傍。
况我愚朴姿,强趋利名场。远同干贵人,身举固难彰。
昔逢汴水滨,今会习池阳。岂无再来期,顾恐非此方。
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离别勿复道,所贵不相忘。

湖南曲

唐代 张籍

潇湘多别离,风起芙蓉洲。江上人已远,夕阳满中流。
鸳鸯东南飞,飞上青山头。

山中秋夜

唐代 张籍

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
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西峰采药伴,此夕恨无期。

和长安郭明府与友人县中会饮

唐代 张籍

一尊清酒两人同,好在街西水县中。
自恨病身相去远,此时闲坐对秋风。

南归

唐代 张籍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宁。行车未及家,天外非尽程。
骨肉待我欢,乡里望我荣。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
人言苦夜长,穷者不念明。惧离其寝寐,百忧伤性灵。
世道多险薄,相劝毕中诚。远游无知音,不如商贾行。
达人有常志,愚夫劳所营。旧山行去远,言归乐此生。

杂歌谣辞。白鼍鸣

唐代 张籍

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六月人家井无水,
夜闻白鼍人尽起。

答刘竞

唐代 张籍

刘君久被时抛掷,老向城中作选人。
昨日街西相近住,每来存问老夫身。

古树

唐代 张籍

古树枝柯少,枯来复几春。露根堪系马,空腹定藏人。
蠹节莓苔老,烧痕霹雳新。若当江浦上,行客祭为神。

野田

唐代 张籍

漠漠野田草,草中牛羊道。古墓无子孙,白杨不得老。

寒食书事二首

唐代 张籍

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舞爱双飞蝶,歌闻数里莺。
江深青草岸,花满白云城。为政多孱懦,应无酷吏名。
出城烟火少,况复是今朝。闲坐将谁语,临觞只自谣。
阶前春藓遍,衣上落花飘。妓乐州人戏,使君心寂寥。

赠华严院僧

唐代 张籍

一身依止荒闲院,烛耀窗中有宿烟。
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

寄孙洛阳格(一作寄洛阳孙明府)

唐代 张籍

久持刑宪声名远,好是中朝正直臣。赤县上来应足事,
青山老去未离身。常思从省连归马,乍觉同班少旧人。
遥爱南桥秋日晚,雨边杨柳映天津。

酬藤杖

唐代 张籍

病里出门行步迟,喜君相赠古藤枝。
倚来自觉身生力,每向傍人说得时。

怀别

唐代 张籍

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
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
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
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代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寄故人

唐代 张籍

静曲闲房病客居,蝉声满树槿花疏。
故人只在蓝田县,强半年来未得书。

弟萧远雪夜同宿

唐代 张籍

数卷新游蜀客诗,长安僻巷得相随。
草堂雪夜携琴宿,说是青城馆里时。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36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