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仞千雁影诗

读仞千雁影诗

明代 释函是

金风起肃杀,凋落先梧楸。知时贵哲人,不如鸿雁俦。

噭噭鸣青天,徬徨向南州。气序乃相逼,匪为稻粱谋。

伟哉求寂士,睹影发清讴。寒暑识代谢,物化冥显幽。

悟理捐形骸,色空生双眸。玄景靡所遗,江山亦不留。

俯仰彻上下,所见皆浮沤。万物同一雁,羽翼空绸缪。

象类常寂然,圣人行多忧。憬然知无从,岂羡乘云游。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题观世音菩萨像

明代 释函是

道以无心得,相以有心现。无心割截平,有心庄严展。

无心无罪福,福罪有心见。割截与庄严,有无心转变。

一人成两心,两人圆一念。积精遂密藏,至诚忻佛面。

大士无缘慈,照临仝时遍。各以佛子根,真实通方便。

甲子九日

明代 释函是

今年登眺昔年人,九日溪山气转新。病后岂教超有力,定中不信散无身。

风吹云散碧霄净,日照霜明万象真。无影树栖鸿雁尽,芦花寒水自粼粼。

入齐云

明代 释函是

深山高卧白云屯,閒听林莺尽日喧。不为痴呆宁有此,肝肠空向石头论。

净成处泉

明代 释函是

曾闻陆羽题招隐,天下标名第六泉。紫岫更饶甘露味,洪源高出处流鲜。

子瞻到处西湖在,宏觉他生铁镇传。笑我住山多苦涩,一杯常得试云边。

秋兴八首 其八

明代 释函是

长源何事乞归山,功大难为骨肉间。富贵每多孙子累,崇高偏觉孝慈艰。

秋风万里投林疾,寒月千峰入座閒。莫道深云高卧足,近名干誉亦须删。

许明府逸林见过夜话次早陪上净成有诗见投率笔奉答

明代 释函是

未竟夜堂无义句,明朝且逊杖头论。崇山仄径回风细,浅水微烟过雨痕。

望望岂知春已入,行行空觉鸟初喧。一铺功德聊回互,又待花繁到石门。

梅影诗示愿海

明代 释函是

山斋不作师雄梦,那得佳人入户来。四壁疏斜疑带月,一帘浮动已成埃。

未堪折赠谁当幻,更欲移踪独上台。恐伤洁白聊同夜,自有寒香透劫灰。

送刘观复北上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出门休讶路行难,南北东西尽此间。举棹渐随寒影远,却疑烟月在波澜。

勉乐说还丹霞

明代 释函是

咫尺丹山不肯归,已看红脱荔枝矶。谁言锦石非深隐,谩说香炉待息机。

阅遍人情还老大,许同宗党莫依违。灰心赖有吾门在,古道于今岂尽非。

还岭南汀州道中忆老父

明代 释函是

六十翁翁心似铁,知恩无路解酬恩。还家本是儿孙事,祖父元来不出门。

哭阿字无子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珠江绝袂几伤神,千里归山尚早春。离合分明今日事,行藏谁定雁尘身。

失群鸿雁高飞急,背水将军转战频。力尽势穷还法运,一条直路出风尘。

劝耕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人言一岁苦,所志在秋穫。营营商贾心,不知苦中乐。

一镬更无馀,今日忙如昨。晨征入云烟,微昕见飞鹤。

午食藉畦蔬,藜羹任斟酌。腹果力气粗,一斫一株落。

远近归牛羊,万山沉日脚。暮鸟随人声,呜呜绕松彴。

青萤高复低,蟾影摇屋角。

摘茶八首 其五

明代 释函是

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

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

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

玉泉呈雁字诗

明代 释函是

不分气序却知寒,但到西风便入关。长幼后先谙物性,纵横点画落人间。

观穷玄象踪应没,影印空潭榻亦难。斜抹太虚惊绝笔,如虫偶尔莫成顽。

雷峰雨后

明代 释函是

秋林濯濯野烟浮,万古江山色共幽。且对暮云閒不散,不知世上有人愁。

牡丹花开讶其憔悴戏示诸衲

明代 释函是

鄂君何事减生平,岂到山中绣被轻。国色但存兴庆白,天香犹见雒阳名。

不将富贵撩人意,故作清癯称道情。直待懒残寒涕尽,明年应有露苞生。

示翁子郑居士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治生产业不相违,湖海江山直捷时。尽道长安风物盛,不知身已在皇畿。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十

明代 释函是

网罟不可设,匪但戕群生。禽鱼多异迹,隐显难以明。

大鸽济罗者,乃是金仙身。深慈聊尔尔,所矢终何心。

仁暴性靡常,迁延宁至今。

老子

明代 释函是

精一而既邈,三代朴以漓。尚闻周柱史,眷言守中规。

无欲妙常净,有欲覈所依。浮游浴玄虚,神物无相违。

久久返自然,颛致之循持。古者垂衣裳,百姓冥是非。

运替文质殊,一揆成两岐。仲尼叹犹龙,理穷拙言辞。

今日为长年,长年其糠秕。大圣不可作,斯道犹近之。

闰中秋玩月

明代 释函是

闰亦中秋月,胡为此较妍。云尽当空媚,桂影无正偏。

因闰识从来,翳中体恒然。休更怀宿昔,尔乃矜目前。

万古清光偏,明暗分后先。暗先难为明,明后谁独怜。

且尽今夜欢,夜夜青霄寒。顾影成阴霾,遮莫疑当时。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