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摘茶八首 其五

摘茶八首 其五

明代 释函是

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

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

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刘别驾莘叟入山

明代 释函是

万里王程归永日,纷纷竹马迓湖东。城头峰出鸟飞外,谷口云封僧病中。

深棘旧寻三径在,断金难隔二人同。尚期把臂秋山早,覆我寒襟共朔风。

杨睹者居士引其子来参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父子同参事亦奇,欣逢恰在睹星时。一堂冷澹僧和俗,面面相看知未知。

还庐山与尘异第一次对雪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五年相失忽如昨,黯淡千峰暝色移。严冷投人偏欲近,洁清于世教相期。

翠竹且教凌后夜,青松不敢傲当时。毋忘白首轻寒意,拥被为君赋雪诗。

大云寺监院睹者五十一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尺蠖之屈以求信,闭户青山足净因。一句分明无量寿,莲华瓣瓣口中春。

示法液何居士

明代 释函是

江门一滴自曹溪,认得随流亦不迷。法液至今清碧碧,月明光浃海天齐。

闰中秋玩月

明代 释函是

闰亦中秋月,胡为此较妍。云尽当空媚,桂影无正偏。

因闰识从来,翳中体恒然。休更怀宿昔,尔乃矜目前。

万古清光偏,明暗分后先。暗先难为明,明后谁独怜。

且尽今夜欢,夜夜青霄寒。顾影成阴霾,遮莫疑当时。

南阳李鉴湖寄桃杏核各数百颗

明代 释函是

武陵不可入,岂复访蓬瀛。中州有奇士,携家来海滨。

选胜丹之丘,侨居最上层。琴书藏石室,鸡犬云中鸣。

皇天何辽辽,激烈星辰横。伯氏不吹埙,悽恻泪沾巾。

家人怀桑土,扶榇向舂陵。云烟还长空,丘壑付隐沦。

墨池后芳泉,紫玉绍金轮。昔居不种桃,始以见厥心。

今寄维缃核,千里托中情。释此毋片言,当歌歌不成。

重台朱千仞,回渊绿一泓。还将旧时月,相待故山人。

松桂寒无恙,莫当桃杏阴。

古诗十九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穷贱人所厌,岂不慕要津。辞褐事簪绂,得意扬风尘。

吹笙连北里,歌钟接南邻。壮心亦云遂,往来多懿亲。

讵知松柏侧,垒垒列高坟。生前皆荣贵,死后同贱贫。

营营一百年,电火追良辰。何不湛高识,虚舟随吾身。

贵贱当有时,俯视如浮云。

形影神诗三首 其一 形赠影

明代 释函是

天地岂不仁,万物为刍狗。斯人岂不仁,大患随其后。

我本奉周旋,尔复劳相守。父母未生时,太虚谁为偶。

忽然成百骸,我有尔亦有。动静虽不离,泯灭岂当久。

曾念世间人,名利空狂走。纵使长逸媮,毕竟将安取。

羡尔能无心,我亦恒抖擞。归尽宁异今,且共乐南亩。

游凌云留赠主人

明代 释函是

沿溪万竹深深处,壁削凌云自一峰。贪月少栽当砌树,爱人常策北山筇。

长年一衲寒暄换,小榭临窗苔藓重。交臂忘怀成好友,更期借榻得从容。

柬伦宣明使君

明代 释函是

老病辄闻衰世事,无缘空抱古人心。闭门风静看花影,倚树日迟听鸟音。

三径久荒迟贵客,五陵夐绝托瑶琴。溪山莫笑无陶酿,也有清谈到夕阴。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七

明代 释函是

尼连林外池,香象侍母处。采藕汲清泉,于世复何与。

林外有人声,徬徨悲失路。象导人以归,人指象往捕。

岂待两臂落,方知鬼神怒。幽厄本自甘,盲母谁为哺。

仁王自有心,上帝日临汝。名利终当尽,此心安可负。

三江

明代 释函是

乘风昨夜扣山窗,惭愧华亭尚隔江。莫道骊珠容易见,乖龙左耳割难降。

示广慈侍者

明代 释函是

一见桃花更不疑,数枝红绽自相宜。招携直入千峰里,溪月山云似旧时。

雪木书记同鉴光行乞临川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为道相随二十年,清泉白石自安眠。于今拓钵非他事,念我颓龄一众先。

雷峰即事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海外日长生计拙,山中屋少住僧多。筑得东篱倒西壁,算来真不奈缘何。

春佃六首 其六

明代 释函是

甲子行当健,今春逾往年。日食几一升,颂诗尝百篇。

措心无他营,所慕维耕田。贫贱固其分,畎亩诚多贤。

燕逸岂不娱,揣己难为安。迩因老且病,众务惭身先。

徒以口舌劳,兀傲谁与怜。君子贵自处,吾亦非苟然。

悼崔石师四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身心久已拚空门,在欲行禅未易言。惭愧老僧辜负汝,绿萝庵里待招魂。

复梁同庵庞若云两居士

明代 释函是

恍惚百年容易尽,尚存一刻岂徒然。与君今日为期约,莫是三生石上缘。

春日口占呈郡中诸公

明代 释函是

红桃碧柳到窗前,倦倚绳床听杜鹃。曾历兴衰如昨梦,渐忘名字自今年。

少延生客调山惰,故纵高谈放老颠。被物修名官占尽,独留一壑恣吾眠。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