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徐州试反舌无声

徐州试反舌无声

唐代 张籍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幽空晓,谿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诗人张籍的古诗

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

唐代 张籍

旧年同是水曹郎,各罢鱼符自楚乡。重著青衫承诏命,
齐趋紫殿异班行。别来同说经过事,老去相传补养方。
忆得当时亦连步,如今独在读书堂。

襄国别友

唐代 张籍

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
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

律僧

唐代 张籍

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
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

不食仙姑山房

唐代 张籍

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因山曾改眼,见客不言心。
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

听夜泉

唐代 张籍

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独起出门听,欲寻当涧行。
还疑隔林远,复畏有风生。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

谢裴司空寄马(一作蒙裴相公赐马,谨以诗谢)

唐代 张籍

騄耳新驹骏得名,司空远自寄书生。乍离华厩移蹄涩,
初到贫家举眼惊。每被闲人来借问,多寻古寺独骑行。
长思岁旦沙堤上,得从鸣珂傍火城。

杂歌谣辞。吴楚歌(一曰燕美人歌)

唐代 张籍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司裴司空酬满城杨少尹

唐代 张籍

圣朝偏重大司空,人咏元司第一功。拥节高临汉水上,
题诗远入舜城中。共惊向老多年别,更忆登科旧日同。
谁不望归丞相府,江边杨柳又秋风。

湖南曲

唐代 张籍

潇湘多别离,风起芙蓉洲。江上人已远,夕阳满中流。
鸳鸯东南飞,飞上青山头。

寄梅处士

唐代 张籍

扰扰人间是与非,官闲自觉省心机。六行班里身常下,
九列符中事亦稀。市客惯曾赊贱药,家僮惊见著新衣。
君今独得居山乐,应喜多时未办归。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胡芦沼

唐代 张籍

曲沼春流满,新蒲映野鹅。闲斋朝饭后,拄杖绕行多。

古树

唐代 张籍

古树枝柯少,枯来复几春。露根堪系马,空腹定藏人。
蠹节莓苔老,烧痕霹雳新。若当江浦上,行客祭为神。

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

唐代 张籍

三朝出入紫微臣,头白金章未在身。登第早年同座主,
题未今日是州人。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后新。
此处吟未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

酬孙洛阳

唐代 张籍

家贫相远住,斋馆入时稀。独坐看书卷,闲行著褐衣。
早蝉庭笋老,新雨径莎肥。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

山中酬人

唐代 张籍

山中日暖春鸠鸣,逐水看花任意行。
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

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

唐代 张籍

夜向灵溪息此身,风泉竹露净衣尘。
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赠施肩吾

唐代 张籍

世间渐觉无多事,虽有空名未著身。
合取药成相待吃,不须先作上天人。

昆仑儿

唐代 张籍

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
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送韩侍御归山

唐代 张籍

闻君久卧在云间,为佐嫖姚未得还。新结茅庐招隐逸,
独骑骢马入深山。九灵洞口行应到,五粒松枝醉亦攀。
明日珂声出城去,家僮不复扫柴关。

别离曲

唐代 张籍

行人结束出门去,几时更踏门前路。忆昔君初纳采时,
不言身属辽阳戍。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不如逐君征战死,
谁能独老空闺里。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36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