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好事近(郑德与家留饮)

好事近(郑德与家留饮)

宋代 韩元吉

秋意满芙蓉,红映小园丛竹。风里凤箫声扬,有新妆明玉。
诗翁相对两悠然,一醉绕黄菊。目尽晚山横处,共修眉争绿。

诗人韩元吉的古诗

入冬苦雨祷晴幸应刘若讷惠诗为贺因次其韵 其四

宋代 韩元吉

麦田秋过未休工,䆉稏如云白雨中。乞得晴明三十日,披襟可咏快哉风。

减字木兰花(次韵赵倅)

宋代 韩元吉

风梳雨洗。玉阙琼楼何处是。万里秋容。唤起嫦娥酒未中。
相逢且醉。忙里偷闲知有几。况自丰年。须信金华别是天。

挽知泰州宋公大夫词

宋代 韩元吉

投老溪南幸卜邻,一麾频见宠章新。
养花别圃频三径,种木佳城度十春。
前席遂孤明主意,留鞭难继沣阳尘。
空余樽酒追随地,同社凄凉泪满巾。

减字木兰花·风梳雨洗

宋代 韩元吉

风梳雨洗。玉阙琼楼何处是。万里秋容。唤起嫦娥酒未中。相逢且醉。忙里偷闲知有几。况自丰年。须信金华别是天。

远游十首 其十

宋代 韩元吉

呼吸为阴阳,动静乃天地。犹然一身间,至理无弗备。

苍龙驾白虎,昼夜分六气。坎离会精神,否泰本仁义。

吾师不吾欺,持以御一世。

朝中措(寿十八兄)

宋代 韩元吉

清霜著柳夜来寒。新月印湖山。共喜今年称寿,一尊还在长安。
人间千载,从教鹤发,且驻朱颜。看取烟霄平步,何须九转神丹。

同叶梦锡赵德庄游牛首山

宋代 韩元吉

不辞扶病触春寒,及此新晴一日閒。
云外经年见双阙,马头乘兴酌前山。
清泉细酌巉岩上,佛窟同探紫翠间。
我亦无心话禅悦,衔花百鸟自飞还。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其四

宋代 韩元吉

筑城始议戍,寓兵复言攻。二年大江南,兵戈在目中。

忧时亦千虑,惟子与我同。诣阙请长缨,终军本儿童。

题十二兄野堂

宋代 韩元吉

少年行乐记乡关,月渚霞洲一梦间。
为爱轩窗临野水,只疑风景是家山。
荷香柳影情偏厚,竹色松声意自閒。
堪笑主翁持节手,却来垂钓傍苍湾。

题金元鼎至乐堂

宋代 韩元吉

百岁休论七十稀,羡君林壤得熙怡。
赋归已久林元亭,至乐真能慕启期。
一壑过人聊自足,万钟于我亦何思。
故应不羡纡朱贵,带索行歌世未知。

方务德元夕不张灯留饮赏梅务观索赋古风

宋代 韩元吉

昨日风雨今日晴,绿水桥南春水生。
使君元夕罢高宴,亭午邀客花间行。
危亭直上花几许,水仙夹径梅纵横。
不须沈水薰画戟,帘幕自有香风清。
门前纷纷乌鹄上。隐几坐爱寒江明。
忆昨淮南戎马动,岂谓景物还新正。
遗民归公十万口,鼙鼓日日严刀兵。
眼看指麾尽摩抚。闾里愁叹成欢声。
酬功端合侍玉辇,安得坐啸江干城。
景龙灯火公尚记,耆旧出语儿童惊。
我来两月滥宾客,况有别驾能诗名。
相从一笑说万事,重费美酒勤杯觥。
东风摇荡入烟柳,歌管错杂催离情。
诏书徵拜那可后,为公前马遥相迎。

送杜少卿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七首 其七

宋代 韩元吉

征帆转吴楚,涉江指岷山。富贵归故乡,昔人以为难。

大府固可乐,高风亦难攀。岂必待政成,甘泉行赐环。

致政龙图给事吴公挽词二首

宋代 韩元吉

风采仪三院,循良著六州。
誉高青琐闼,名动紫云楼。
经世余闳议,兴邦閟远猷。
君王问黄发,柱石可能留。

秋日杂咏六首

宋代 韩元吉

醉著山堂梦,初凉枕簟清。
秋声迷夜雨,月色误天明。
为客心长惯,思新意未平。
岁华容易晚,寂寞壮心惊。

晖仲惠梅花数枝 其一

宋代 韩元吉

霜馀不用怨年华,已有寒梅一两花。眼冷故知春意动,瓦瓶终日看横斜。

与苏训直约游招隐寺

宋代 韩元吉

鼙鼓初归塞上师,京江酒美胜年时。
春来逆旅真无事,身到名山合有诗。
石底於菟穷作穴,泉间科斗闹成池。
荒寒景色君休问,后日应怀此客随。

行汴渠中

宋代 韩元吉

东海桑田未可期,隋河高岸已锄犁。
楼船锦缆知无地,枯柳黄尘但古堤。

夜宿斜溪闻杜鹃

宋代 韩元吉

船窗初日弄晖晖,起坐胡床自揽衣。
无数青山随岸改,几声幽鸟唤人归。
鸥盟好在重游戏,蝶梦惊回果是非。
便拟走书闻稚子,归来同买钓鱼矶。

挽主奉路分赵公词

宋代 韩元吉

画舸安舆霅水清,春风犹忆送君行。
无家举案犹方恨,有子分符世共荣。
德履未容居祭酒,声华端合主宗盟。
太支耆老凋零甚,兰玉阶庭独擅名。

明老惠炭戏以二小诗

宋代 韩元吉

道人作喜每逢场,一束乌薪发电光。
便使樽前化红袖,不妨笑杀话旌阳。
韩元吉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47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