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巩道
江天高雁不堪闻,幕府深秋又对君。半世文章多结客,十年烽火远从军。
菊边度曲抛红泪,柳畔弹棋笑白云。早晚班生投笔叹,一飞那肯恋鸡群。
春寒次罗尊城韵
积雨犹含二月寒,满帘山色倚楼看。微苔近水初生浅,冻鸟窥鱼欲下难。
芳草绿遮春社酒,落花红过远游冠。步兵欲向穷途哭,不及鲛人泪满盆。
钟子建才美而文有怀高云白之作社中人为和章余亦步韵二律代高子赋 ...
芳树亭亭玉不如,思君何事久离居。岂怜蝴蝶迷庄子,难得蒹葭倚太初。
对镜远山朝霭霭,入弦流水夜徐徐。不须帝子临湘渚,别有愁怀渺矣余。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五
身学孤云到处飞,杜鹃枝上枉催啼。自怜汉殿虚题扇,谁为秦王更捲衣。
月色苦临黄叶寺,潮痕寒尽白鸥矶。美人自昔矜词藻,莫笑相如作赋非。
暮投石子村
晚烟含树隐孤村,一水通船石有门。不见溪花开白昼,但怜渔火照青尊。
悲风尽脱临厓叶,落□争啼挂树猿。便欲回舟向沧海,秋波犹恐易锁魂。
归乡七首 其三
西园文酒久飘摇,空绕黄花认板桥。楼上彩云连夜散,门前烟水几时消。
路逢兽迹争传虎,地少人踪忽听枭。独有古松依旧绿,不随秋草共萧萧。
赠彭钟鹤
湖上白莲十首 其六
太液承恩妒宠时,君王总是爱胭脂。宁知玉井千株雪,笑尽金黄一局棋。
人世几何沧海老,繁华无定落花时。可归太华峰头去,波浪于今在海涯。
丽人
积水明素云,馀霞吐红雨。散作巫山秋,梦中自来去。
广袖拂轻飙,香烟隔江树。
昨日
昨日看山共一舟,叶黄沙白对新秋。羁情岂敢投新句,老眼犹能认旧邱。
沙鹤渐饥潮未落,水门初暝日先浮。早知身世同流水,应向烟波问海鸥。
舟次虎门
不待推篷已怆然,舟师云是虎头门。人烟灭尽看如梦,番舶相衔来似村。
风雨急来吹大块,鱼龙横去动中原。浮萍一点飘无定,何处容人更托根。
赠朗宁治中顾象之
夜署无金凛四知,郡门流水见心期。西瓯望岁情方切,东粤扳辕去尚迟。
帝里肯堂留旧泽,蛮乡归梦写新诗。容城夫子曾同谱,今日登龙是我师。
寄姚文初
廿年相见博罗城,夜夜僧庵绕佛行。白发宫人频语旧,青衫司马共伤情。
别离梦断经三载,踪迹人传在两京。若使寒灰能再热,与君同望一阳生。
呈彭飞云太守
襄阳司马蜀文翁,又挟昆吾到粤东。设醴每令人饮泣,分题多与客临风。
心悬作月虚常白,气蔚为霞晚更红。欲托微词邀皓首,壮夫从古薄雕虫。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八
何处繁弦复短箫,独眠江馆意寥寥。春秋塞雁长年客,朝暮江流两度消。
入夜花光浮绿鬓,隔帘兰气吐红潮。深愁积恨园难解,谁为题诗一射聊。
邱坡三刘任远区天功诸子以社事推赋谢并寄
才疏不敢问鸡坛,留得孤心待岁寒。高咏欲从何地寄,枯桐能向几人弹。
溪深两岸禽声啭,日落千山树影残。却喜钓台新有约,故园归去把渔竿。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六
船头过尽绿鸳鸯,船背春风落海棠。竟日烟波悲去住,半生明镜照行藏。
心非对烛常添火,鬓未逢秋已变霜。欲访旧游无路到,子期凄断向山阳。
赠吴季延三首 其一
海上相逢似有期,虬须如雪为谈诗。名齐二陆登坛早,家在三吴入梦迟。
短榻偶从僧院寄,寸心惟许佛灯知。九州踏遍芒鞋路,又向香山访荔枝。
范湖口号三首 其二
压帘蕉叶入窗花,尽向轻风弄日斜。心到寂时长似客,地逢幽处色为家。
山阴树色停高阁,江静潮痕画晚沙。笑倚竹门看月上,数声江树万重鸦。
过武侯祠
天涯争奉武侯祠,千古英灵想在兹。鱼水亦知能遇主,江山终恨势逢时。
南阳大势言曾早,西蜀偏安计已迟。徒使老臣频拜表,出师心事至今悲。
秋日过马少府署中访吴门胡玉心留酌分赋
凉秋偏得坐春风,鼎足高谈各自雄。小试渐知成美锦,大烹何意及雕虫。
窗开晚霭光添绿,杯对斜阳色借红。醉却座中吴市客,独将残恨唱江东。
何巩道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259篇诗文
冬日送赵友入滇兼致马公堡城壁
腊月十四夜将归复宿江楼
将归香山旧隐留别刘汉臣 其一
晚过野寺
湖上白莲十首 其二
舟次新塘
舟次三山渡口
咏草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九
惠阳书事
崧台下寄家兄二首 其二
过西园赠张公子
鹤顶花
客中雨夜
夜集
易兼上人见访不值
舟中寄汪鐏石
寄李子将
问梁药亭下第
寄郑宠将
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 其四
和常山爱玉诗二首 其一
将归香山旧隐留别刘汉臣 其二
羊城归日汪王二君复以首韵赠别走笔再答汪鐏石
湖上白莲十首 其九
梦金陵王羽左
寄李祁年
暮春归访西山呈华堂主人
病后得杨髯龙书却寄
自蒙园醉归
生日答朱监师
秋日集高氏园亭
江行寄汪鐏石
红亭
晚承式祖侄过话心曲快甚而此赋
放舟甘滩寄王楚臣
秋夜寄黄龙山
送潘剩水归逢简
寄陶昭辑粤西道中
偶出江干见丽人骑马怅而成之
冬夜与陈、梁二君咏物,各得三首 其一 井
寄高鼎仲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一
和李子将秋吟二首 其二
春夕五首
归乡七首 其五
在惠州赠提督
怀李东苑
秋日李远及偕侄东宛过访山堂即别
元夕坐西山草堂旧感
代友赠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