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巩道
拍天江水浸鹅城,百尺浮桥半驻兵。花落野塘添马饮,月斜村巷失鸡鸣。
争看白面喧帘幕,竞买红绡入柳营。门外鼓鼙今正急,将军何事玉箫声。
寄方文楚
爱倚东郊水上扉,寂然亡尽此时机。床分鹤影斜当月,酒引荷风静到衣。
性懒不知为计拙,病多方喜所交稀。何时学得城边草,一化流萤便会飞。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一
笑剔银灯再赋诗,一庭花露隔帘垂。羊求幽径来何暮,禽向青山愿已迟。
薄醉伴琴眠短榻,高吟惊鹤起危枝。与君终岁穷图史,从此园蔬莫更窥。
过赠二白堂主人
水篱残艳落秋蕖,瑟瑟孤烟竹屋疏。多难平原非旧业,太平宗伯有遗书。
药栏引蔓藏红鸟,钓舸吹箫跳白鱼。莫怪频来寻美酒,门前深柳可停车。
湖上白莲十首 其六
太液承恩妒宠时,君王总是爱胭脂。宁知玉井千株雪,笑尽金黄一局棋。
人世几何沧海老,繁华无定落花时。可归太华峰头去,波浪于今在海涯。
寄李子将
九月黄花十月开,轻寒不觉已冲梅。殷勤谁送篱边酒,寂寞空吟掌上杯。
溪色远移残照入,笛声斜带晚鸦回。人生容易头如雪,为谢青铜暗里催。
寄易宣人隐居
故人高隐远辞家,茆屋阴阴住海涯。深树雨眠芳草鹿,断桥风起夕阳鸦。
地临南服山林古,关控西江水势斜。千里一身回首日,满城黄叶与秋花。
羊城归日汪王二君复以首韵赠别走笔再答汪鐏石
梦里曾陪别墅棋,觉来残月满高枝。久闻说法头争点,翻恨多言伤似锥。
无路自伤狂阮籍,有心难托老要离。明朝又挂孤帆去,水不萧萧歌亦悲。
赤花埠口
草色含烟雨未消,中流一舫去迢迢。鱼迎晓日吹轻浪,鸟下平田啄短苗。
云气白时浮海市,酒帘红处拂溪桥。十年踪迹多零落,笑向天涯问早朝。
晚过海怀庵
寂寂小人事,閒窗对乱流。滩声激虚壑,帆影入高楼。
朋友隔生死,风尘任去留。一杯独成醉,无语向江鸥。
罗专城罢官东粤与余舍相依穷愁著书颇称同病余家在香山将浮海而归 ...
马上将军耽左传,天涯公子怨离骚。穷渊终作齐飞剑,别泪先沾旧战袍。
一寸心孤闻铁笛,九回肠断走银涛。他时若对梅花咏,忆尔扬州古法曹。
晚承式祖侄过话心曲快甚而此赋
百尺红栏倚岸花,有人吟访夕阳斜。谈心未必情如水,飞盖何妨气似霞。
帘影欲移千树柳,楼阴空噪一行鸦。偶然拈韵能成句,彩笔凭谁写碧纱。
寄刘汉臣
共是飘零忆旧游,终身左袒为刘侯。饮冰十日心犹热,对镜三春鬓已秋。
河北此时求草檄,江南何日罢登楼。从来磨剑不磨血,只为平生喜执仇。
湖上白莲十首 其五
阅尽繁华不可招,却从炎夏出寒潮。世间烟火何曾到,眼底尘埃已尽消。
公子莫歌金缕曲,美人休放木兰桡。生平直骨沧海里,肯向朱门学折腰。
和李子将泛莲波见怀之作
一秋心绪对流波,风起回塘落晚荷。下坂白羊惊野火,出林红鸟学蛮歌。
溪非近海潮生小,叶渐辞枝见月多。欲访李郎愁道阻,愿随渔者逐烟蓑。
秋日集高氏园亭
偏从斋日避林僧,寻得红栏此地凭。郊外园亭閒便到,诗中情性踏相增。
穿篱鸟踏风边叶,照水花缠井上藤。聚散无常君莫叹,乱离曾见谷为陵。
秋日过马少府署中访吴门胡玉心留酌分赋
凉秋偏得坐春风,鼎足高谈各自雄。小试渐知成美锦,大烹何意及雕虫。
窗开晚霭光添绿,杯对斜阳色借红。醉却座中吴市客,独将残恨唱江东。
夏日湖上口占二首 其二
猎猎西风吹海天,一群沙鸟逐渔船。浮生无限江山泪,何处逢人乞酒钱。
送谢鹾使
金貂七叶旧家声,心在三湘水共清。鲸浪静时誇柱石,雪花飞处待调羹。
南来岭树皆含润,北望燕云又送行。惭愧道傍虚报称,满江明月写离情。
寄高鼎仲
鸿文玉面两翩然,占得时名正妙年。对镜谁知云碍水,照人长似梦登天。
贪寻前梦惟凭酒,爱寄新诗自写笺。无恨暮帆惆怅处,一声横笛乱江烟。
湖上白莲十首 其四
尽日湘江捲画帘,清歌应拟雪梅兼。生成水国能禁火,高卧冰盘不受炎。
天地有情容我老,水云无恙许惟添。素心近得渔翁识,明月清江梦若恬。
何巩道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259篇诗文
重过博城
钟子建才美而文有怀高云白之作社中人为和章余亦步韵二律代高子赋 ...
寄郑野鹿
赠陆山人
偶赋四首 其三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七
湖上白莲十首 其八
上金鸿胪三首 其二
呈石鉴上人
寄怀李子将
日日诗三首 其三
秋阴过李子将溪野漫赋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一
寄梁寒塘
问梁药亭下第
女色
赠彭钟鹤
寄杨氏兄弟
春寒次罗尊城韵
赤鹦鹉 其一
寄杨髯龙
赠苗将军二首 其二
舟泊石湖寄梁容若
同王方之游大小石楼二首 其二
赠朗宁治中顾象之
暮投石子村
是夕乡心益切因寄潘剩水
舟发碧鉴寄刘汉臣
云梯山下西溪诗
寄陈金吾元孝二首 其一
湖上白莲十首 其二
咏草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八
楚中怀古
次答汪鐏石 其一
冬日寄家兄草堂同傅子元业师赋
寄陶昭辑粤西道中
残夜坐海门望初日
鹤顶花
舟晓
送大牛上人
秋夜寄黄龙山
寄李远及
夏日湖上口占二首 其一
病后得杨髯龙书却寄
舟次新塘
蜡月游石湖
午日浪妓
楼居
秋吟和李子将
江静白来游吾粤借榻僧舍以诗见贻赋此为答
腊月十四夜将归复宿江楼
昨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