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巩道
一点嫣然出绿苔,泪痕疑听楚歌来。汉家宫阙生秋草,惟有美人花自开。
送李祈年同人入都
三年两度拂征鞍,万里陪人乞一官。吟苦诗篇惟觉瘦,看多卿相不知寒。
宫前客舍听钟易,马上家书寄雁难。若遇谢公同赌墅,休将棋局笑长安。
丽人
积水明素云,馀霞吐红雨。散作巫山秋,梦中自来去。
广袖拂轻飙,香烟隔江树。
暮投石子村
晚烟含树隐孤村,一水通船石有门。不见溪花开白昼,但怜渔火照青尊。
悲风尽脱临厓叶,落□争啼挂树猿。便欲回舟向沧海,秋波犹恐易锁魂。
过羊城投汪鐏石先生
一秋江上鲤鱼沉,绛叶黄花想至今。欲托梦魂谁得到,不□风雨更相寻。
门多战马朝闻角,邻有征人夜听砧。久住严城犹玉貌,知君原似鲁连心。
上金鸿胪三首 其二
梅岭巍巍半壁存,东西旌旆拥雄藩。总凭妙算持全粤,难怪高名动至尊。
临敌不忍游别墅,过庭惟有颔诸孙。千秋善处功名会,悟主封侯在一言。
寄李东苑
世路悠悠叹复悲,古今曾见几相如。独怜文采佳公子,不弃飘零老画师。
心乱此时惟□酒,夜残何处尚围棋。披衣起立西窗月,正是寒灯雁叫时。
湖上白莲十首 其六
太液承恩妒宠时,君王总是爱胭脂。宁知玉井千株雪,笑尽金黄一局棋。
人世几何沧海老,繁华无定落花时。可归太华峰头去,波浪于今在海涯。
呈彭飞云太守
襄阳司马蜀文翁,又挟昆吾到粤东。设醴每令人饮泣,分题多与客临风。
心悬作月虚常白,气蔚为霞晚更红。欲托微词邀皓首,壮夫从古薄雕虫。
赤鹦鹉 其一
绛罗衫袖汉宫妃,十二红栏扑蝶飞。宿雨未埋孤客恨,落英先点少年衣。
倾城褒似烽连闼,入殿灵芸火照扉。迷尽荔枝林外路,夏云千片不知归。
舟泊石湖寄梁容若
一宿西山复放船,旧游曾记野塘边。燕雏学语将飞日,萱草忘忧未老年。
帘薄竹床朝见月,地寒松叶尽生烟。今来不得同杯酒,空隔梅花望远天。
元夕坐西山草堂旧感
雨晴荒院有春灯,照入西山路几层。屋暖渐低鸡树月,石寒犹响马蹄冰。
新愁绿酒酣千日,往事红灰化五陵。不用更歌金管曲,十年王谢半为僧。
寄杨髯龙
君归曾说事躬耕,不渡潇湘又远行。陇亩亦知能税驾,江山犹觉易生情。
千秋命世才堪赏,四塞为家地必争。欲问当年丞相府,乱离同是亚夫营。
过武侯祠
天涯争奉武侯祠,千古英灵想在兹。鱼水亦知能遇主,江山终恨势逢时。
南阳大势言曾早,西蜀偏安计已迟。徒使老臣频拜表,出师心事至今悲。
送查韬荒
越客思归欲暮天,离情飞起入蛮弦。路长风雪空相忆,世难文章未可传。
红蓼落花初宿雁,绿杨凋叶忽辞蝉。平生最喜临江水,一到分流便黯然。
残夜坐海门望初日
星痕灯色散平林,高坐松门向晓吟。银汉望穷千里目,金乌飞起气更心。
山河有气光俱动,鱼鳖无灵影尽沉。一出扶桑天自白,不劳风雨洗凝阴。
滩上送元子业师还端州旅舍
满山斜日海门开,送客寒滩水尽哀。残腊易生摇落思,旅途难把别离杯。
帆移雪月鸡声早,路绕梅花马首回。闻道彼都禾黍冷,不胜惆怅望崧台。
和李子将秋吟二首 其一
潮入高窗雨入灯,久抛双屐与孤藤。独游南海秋时别,却忆西樵雪里登。
脱叶忽添林际月,断钟还忆水边僧。读书床在江楼畔,绿尽残苔知几层。
午日浪妓
夕阳西下暗长虹,红藕花开艳晚波。乐处每嫌歌舞短,愁来方恨浪离多。
江堆白浪千群马,树锁青山一点螺。欲吊湘累无路到,沉吟空自绕烟波。
腊月十四夜将归复宿江楼
未得理归棹,还栖江上楼。钟疏遥隔水,寒浅尚疑秋。
月色从今满,江声自古流。夜乌啼不住,知是宿城头。
邱坡三刘任远区天功诸子以社事推赋谢并寄
才疏不敢问鸡坛,留得孤心待岁寒。高咏欲从何地寄,枯桐能向几人弹。
溪深两岸禽声啭,日落千山树影残。却喜钓台新有约,故园归去把渔竿。
何巩道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259篇诗文
石湖送伍氏兄弟归羊城二首 其二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四
越滋宿小斋戏成
寄郑野鹿
赠吴季延三首 其一
过伍铁山先生旧庐
昨日
寄郑宠将
霜溪
江行寄汪鐏石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一
寿谢观察尊人双寿
赠苗将军二首 其二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三
汪鐏石席上出巩二诗吴门王楚臣见而和之巩自以为粤风吴人和而为吴 ...
石龙道中怀黔南王楚臣
残腊自榄回邑舟中滞雨复送式祖侄
赠陆山人
项王
饮江门酒楼寄陇西刘汉臣
过易宣人故居
与诸子游罗浮
滩上
怀李东苑
舟上作
登平湖阁
寄方文楚
送杨髯龙之楚二首 其一
霜溪酌酒
送李子将兄弟之羊城
寄王楚臣作客潮阳
偶赋四首 其三
和李子将秋吟二首 其二
呈石鉴上人
赠彭钟鹤
湖上白莲十首 其一
午日寄梁药亭
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 其二
秋湘堂偶成
和李子将泛莲波见怀之作
偶吟三首 其三
白石道中
再泛甘滩
秋日区天官招过僧舍
秋日集高氏园亭
过刘杜陵山居
偶吟三首 其一
前题自和
寄麦始郢御林
种秫
小园新成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四
赠谢补阙
赠方邵村侍郎
病后得杨髯龙书却寄
元夜风雨忽作有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